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内容有哪些

快乐生活
精选回答

1、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我们理应满怀信心并且坚信: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民族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拥有勃勃生机。下面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学习的唐诗、宋词、四大名着;我们用的文房四宝,我们吃的中药,喝的茶;还有我们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们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国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随处可见。

3、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还是最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4、过春节可以收到象征着祝福和平安的压岁钱;过清明节可以祭拜去世的亲人;过端午节可以吃到香甜软糯的粽子;中秋节是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日子;重阳节是登高、佩带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端午节。

5、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骗,伤心至极,当晚投江而死。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时,纷纷赶到江边,上了小船准备把屈原的尸体打捞回来,可怎么也打捞不回来了。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让鱼虾吃粽子。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吃,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6、我国的每个传统文化都有它的一个历史背景或是一个经典故事。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啊!

7、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礼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狭义的礼指的是一种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而广义的则包含合乎道德要求的治国理念和典章制度,以及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交往方式。仪则是礼的形式和外在表现,最为直观,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正因如此 ,人们总是喜欢在礼的外在形式上下功夫,在生活中往往忽略掉了礼的内涵。

8、在阅读中华传统礼仪概要这本书之前,我也曾误以为那一套表面的形式就是礼仪的全部,以为学习了一些礼仪行为规范就掌握了礼仪的要点。而现在我明白了,那些只不过是礼的躯壳罢了,外在形式只有服务于内在思想才有生机,真正懂礼的人一定是存礼于心的,在与人交往中,他们会有一种从内而发的气质和魅力。而只注重外在形式不注意自我内在修养和沉淀的人不过是“伪君子”罢了。 鲁昭公继位五年,朝拜盟主晋国,自始至终,进退趋避,有模有样,礼让言谈,相当得体。种种表现,与传说中的鲁昭公大相径庭。对此,女叔齐却不以为然。他说:“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

9、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 鲁侯的表现只能算是“仪”,不能说是“礼”。 女叔齐回答晋平公的这番话说明了“礼”和“仪”的本质性差异,在女叔齐看来,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社会秩序、国家安定的根本,不容似毫有失,而仪则是表象的东西,属于细枝末节。 但是,女叔齐对于礼仪的看法不免有些绝对,礼与仪应该说是互为表里,思想总是要借助某些形式才能显示出来,而且在很多场合和语境里,“仪”同样很重要。论语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棘子成问子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说:“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要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

10、他认为,良好的品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品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孔子也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与质均衡发展,两者相互烘托,既有人的质朴,又有文明人的行为方式,这次是君子的风范。由此可见,内在思想只有通过外在的形式才能得到更好地展示,并且,在与人交往中灵活地运用正确合体的礼仪行为,往往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彬彬有礼的印象,这也是反映一个人文化素质和修养高低的重要方面。

11、人们要在社会中和谐相处,就必须知礼、懂礼。然而在如今这个以快为“时尚”的社会,很少有人会去分“礼”和“仪”了,更别谈静下心来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自己的心灵,陶冶情操了。充斥于官场、职场、学校的礼仪培训速成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礼仪变成了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一种知识。我们原本有崇尚道德的优秀传统,如今却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只重视外表,不重素质,忽视心灵。

12、礼应该是文与质的完美统一,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和感悟才能达到。任何礼仪教育都要强调礼仪的本质作用而非只是追求外在的规范。圣人根据人之交情而制定了礼仪规矩,君子见礼仪而知人情。若只把礼仪当作礼仪,却不懂礼仪背后的人情,那礼仪岂不成了天底下没有意义的虚假俗态,又有何意义呢? 在中国这个传统的礼仪之邦,本国的“礼”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曾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今,它却渐渐被人们忽略,淡忘,不断地遭受着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

13、纵观中华传统礼仪的发展历史,虽然其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礼仪的精髓仍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理应担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认真学习传统礼仪文化,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懂得如何称呼、介绍和问候;如何着装得体;如何同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 在不断变化的场所游刃有余, 充满自信地与人交往。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 慧于心而秀于言”, 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做到真正名副其实的 “知书达礼”。

14、中国的礼仪不同于西方的礼仪。在西方人眼里,礼仪通常是指一种风俗,是依据民族或地域差异来区别的风俗,并且他们比较注重礼仪的细节和形式,有一些量化的标准。而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人眼里,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提倡真诚、质朴、自然。总之,东西方礼仪各有长短,我们应相互借鉴。

酌酒入心 2023-08-12 13:51:25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什么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隶书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隶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什么意思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意思: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出自《论语·述而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论语·述而篇》是《论语》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改造国民性什么意思

改造国民性,汉语词组,拼音为gǎi zào guó mín xìng,意思是改变打造人民,使他们变得有气质,有血性。
出自闫玉刚创作的作品《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此书通过介绍鲁迅通过文学、革命来改造国民的精神、思想,唤醒一个民族的血性,强调鲁迅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成吉思汗四个字的寓意

“成吉思汗”四个字寓意着至高无上的荣耀,“成吉思”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伟大、宽阔”,“汗”就是蒙古族的首领,也可以指权利、荣誉。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胸怀宽广、眼界开阔,一生立下了许多赫赫有名的战功,被评价为“一代天骄”。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