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文化长河中的古琴音乐

山水总有情 古琴
精选回答

琴在中国是一件历史悠久的弹弦乐器,现在称为古琴或七弦琴。相传它最早是伏曦所制。古琴从诞生之日就与人类形影不离,就如同一位最亲密的朋友。而自古以来,古琴就是君子、文人雅客爱逾性命的一件乐器。顾况在《王氏文陵散记》说道:“众乐,琴之姬妾也。”在嵇康的《琴赋》中我们也看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说法。可见我国古代的文人对琴的评价是极高的。琴在他们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这也是出现了“古琴文化”的一个原因。

古往今来,人们对琴的评价都非常之高,琴仿佛就像一种品格,一种高尚情怀的象征。文人雅士们将它作为寄托情怀的工具,在弹奏琴时,将自己内心世界最深处的情怀与思想铺开在琴弦之上,琴音的高低起伏,低回宛转仿佛就是内心世界的情绪起伏一样。在中国古代漫长的文化历史中,有许多都是我们深感熟悉的著名人士。琴在古代曾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一个必修课,在古代,有着“琴音调而天下治”的说法。琴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浸透了古往今来创作者和演奏家们留下的智慧和理念,它的进步和发展同精神知音密切相关。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熟悉,是一段永久流传的佳话,琴的故事总是伴随这一些让人掩卷叹息的故事,也因为这样,在我们所必须提及的古代琴家中,文人成为了其中庞大的构成部分。

首先要提到的是孔子,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几千年的思想精髓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教育着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可是他身为一位擅长演奏古琴的音乐家却鲜为人知。孔子流传至今的琴曲有《敏操》,《猗立操》,《陬操》等等,其中《陬操》是为了纪念两位被赵简子杀害的大夫而作的,这位伟大的人留给世人的琴曲数量很少,但不可否认他仍然是最早的古琴演奏文人之一。

为我们所熟悉的蔡氏父女是擅长古琴演奏的两父女,东汉末年的蔡邕以及他的女儿蔡琰。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琴,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他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的十二年间,创作了中国古琴史上最著名的蔡氏五弄,即《游春》、《绿水》、《幽思》、《坐愁》、《秋思》,今日现存的《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等琴曲都传为蔡邕的作品,蔡邕还著有《琴操》,被称为“中国早期最丰富的重要琴学文献”,内容大都是首先阐述琴的形制和作用,再为琴曲的解题和歌词,颇多故事,史料丰富。蔡邕是身为文学家,又身为一个古琴家的典型例子。他的女儿蔡琰,即我们所熟悉的蔡文姬,更是个千古传诵的才女,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音乐,书法,绘画方面颇有造诣,在天文,数术,辞章,文史方面无不精通。她是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蔡文姬自幼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蔡文姬生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年代,一生命运坎坷,颠沛流离,饱尝人间辛酸。兴平二年(195),她被作为礼品献给匈奴左贤王,在风沙滚滚的塞外边境生活了十二年,直到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统一中原之时,得知她的下落,才遣使者以金璧赎还。回到南朝后蔡文姬振作精神,将昔日为一般人所难以承受的痛苦经历,写成了著名的《悲愤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她又自编曲写词,依照胡笳的音乐风格在古琴上弹唱出千古不朽的《胡笳十八拍》。这是一曲是感人肺腑的绝唱,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赞誉说:“无论在形式上或者内容上,那种不羁而雄浑的气魄,滚滚怒涛一样不可遏止的悲愤,绞肠滴血般的痛苦,决不是六朝人乃至隋唐人所能企及。”“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喷发着熔岩的火山,那是用整个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我坚信那一定是蔡文姬的所作,没有那种经历的人,写不出那样的文字来。”在中国古代音乐历史中,《胡笳十八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既是文人又身为古琴音乐家的人,在古代的例子还有很多。除了以上提及的几位外,还有一位著名人物,他就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嵇康,字叔夜,本姓奚,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三国时魏末著名的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写的《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千秋相传,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倍受人们关注。史称的魏晋名士那种清风明月的胸怀和仙风道骨的风采,在嵇康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嵇康好老庄学说,生性放荡不羁,而他最擅长的一首琴曲,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广陵散》,据说嵇康由于生性耿直而遭到奸人陷害,被勒令斩首,在临刑前,他要求抚琴一曲《广陵散》,寄托无限哀思,这首寄托了嵇康心中无限情感,伴随他走完最后生命旅程的琴曲《广陵散》成为了当时黑暗统治的历史见证,也因此负有盛名,使后人不胜唏嘘,惆怅!

《广陵散》是我国古代的一首著名琴曲,取自聂政刺杀秦王的民间传说。《广陵散》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出现,它详细刻画了曲中主人公为了家国之仇而复仇的发展过程,全曲情绪激昂,层次鲜明,气势磅礴,壮烈雄浑,这样一首充满着激烈又委婉的乐曲,本身也非常适合像嵇康这样大情大性的人来演奏。在“竹林七贤”中,嵇康无疑是他们当中最能将音乐与文才紧密结合的一位。嵇康本身也是音乐与文学结合得最完美的化身,文人音乐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

在中国古老而又灿烂的古琴音乐史当中,文人音乐家的数量占其大多数,除了以上提及的孔子,蔡氏父女以及嵇康之外,尚有许多优秀的文人古琴家,他们在古琴史上同样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章,丝毫不逊于他们在文坛的成就,“竹林七贤”中的阮籍,著名的田园诗人,按无弦琴的陶渊明,大文豪苏轼,专心咏琴诗的白居易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正是因为琴的高雅格调,和清淡脱俗的气质,才深得这些文人们的喜爱,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人墨客们对古琴的爱若性命,才会有了光辉灿烂的古琴文化,即琴与文的结合。使得中国的文坛与乐坛,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篇章,这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页,也是中国古代音乐乃至文化的代表。琴上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传统的艺术风范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和人格。在琴上不仅体现了传统的音乐艺术,而且蕴涵着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理想,因此,古人称到“在乐莫如琴”。文人雅士们用他们独特的审美心理来爱护古琴,追求人类心灵的至高境界,因此,古琴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独一无二,至高无上。中国古代文人对八音独钟于琴,可见是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背景的,在这方面,古琴占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理性价值,让古往今来的人们向往和不胜唏嘘。

荣辱不惊 2023-08-13 14:37:55

相关推荐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省略号五种常见的用法及举例

省略号五种常见的用法及举例:
第一种: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例如:她磕磕巴巴地说,一句话丌能流畅地表达完整。
第二种:表示列举的省略,一般在列举多项以后再用省略号,以便读者据以联想省略的内容。例如:说上面这个,什么都有,它包括稻鸡、角鸡、鹁鸪等等。
第三种:表示说话的中断:例如:由于穿长袍的丌认识戴礼帽的兄弟,所以问到这位是的时候突然中断,随即后面戴礼帽的回答。
第四种:表示余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例如:“你这个人真是”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作者欲言又止,都丌知道该怎么说了,这就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无限的遐想的空间了。
第五种: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即相同的词语重复出现时用省略号代替。例如:我在几十分钟内想了很多,重复很多-次,说明我内心想的东西之多。

陀螺的作者是谁

《陀螺》的作者是:高洪波。高洪波,男,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1951年12月生于内蒙古。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曾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
高洪波,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诗刊》主编等职。代表作有散文集《悄悄话》、诗歌《我想》、《高洪波文集》(八卷本)及《高洪波文存》(九卷本)等,作品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图画书“快乐小猪波波飞系列”累计销量超百万册,版权输出到法国、韩国、越南等国家。

籴和粜是什么意思

“籴”拼音是dí,为会意字,从入从米,也就是买米的意思,引申开来是买入之意。“粜”拼音是tiào。本意为卖米,引申开来是卖出之意。“籴粜”组合在一起就是买卖粮食的意思。
例句:
1、籴:
(1)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
(2)你来籴米。将银子来我秤。——《陈州粜米》
(3)籴米毋使钱。——客家话常用谚语。
2、粜:
(1)贩谷粜千钟。——《史记·货殖传》
(2)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
(3)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唐·聂夷中《咏田家》
(4)想那粜风月的女娘,似饥狼饿狼。——《雍熙乐府》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作者豁达、豪爽,大丈夫当率性而为,视死如归的思想情感。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赏析:古诗描写边塞将士们很难得的一次欢聚的酒宴,表现出激昂兴奋的情绪、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边地荒凉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的写照,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