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翻译pdf

杨柳青青
精选回答

研究生们刚开始看英文文献是怎么看的?

研究生一开始看英文文献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这是因为大部分人本科时没有接触过英文文献,我本科期间只有大四毕业的时候毕业要求每个人翻译一篇英文文献,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英文文献,毕竟那时只是翻译文献,所以对内容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初步知道了英文文献的框架结构。

读了研究生后发现读英文文献看懂英文文献是搞科研必备能力,对于大部分文献要学会断舍离,下面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如何读英文文献?第一步:选择一篇英文文献时,首先要对其内容做初步了解来判断这篇文献适不适合你读,和你的研究方向相不相关,这个就需要你先读论文标题和关键词能初步知道文献讲的什么内容,从而判断是否与你研究的领域相关;之后读摘要以及最后的结论初步掌握论文的内容。

第二步:读英文文献--先读摘要+结果与讨论,之后了解研究背景—引言部分,之后根据结果与讨论对文章的实验部分进行深入挖掘。

1、摘要 (Abstract)摘要的作用是介绍论文研究内容、创新点、论文的研究成果是论文内容的精简版,高度概括,我在写大论文时也要写摘要,其实摘要的写法可以概括为:第1句话,本领域的科学问题;第2句话,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第3句开始,你做了哪些工作来具体解决这个问题,发现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结论,最后是不是解决了你开头提出的科学问题。

论文的核心内容就在摘要的一两句话里边呈现,之后论文通过研究背景、实验数据、结论来支持核心内容。

读摘要需要知道在这篇文献里边作者想解决什么问题? 通过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得出什么结论?就是“Qusetion、Method、answer".2、引言(Introduction)引言中首先介绍文献的研究背景,在研究背景里会交代本领域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根据这些不足要做哪些改善,从而引出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交代清楚研究意义。

在引言的最后一段,大部分文献都会交代清楚文章的大体内容和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和摘要不同,这是对文献框架的介绍,最后一段还是要精读的,对于引言没必要全读,只是做一下泛读就可以,简单了解研究背景。

3、结论(Conclusion)结论是对整篇文献内容的总结,在结论里边会先总结研究内容,之后简单的评价一下研究内容,对于本课题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哪些研究,就是展望一下发展前景。

4、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结果与讨论是作者对研究内容的缜密论证,在这里的实验数据起到支撑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的深入分析。

一般论文结构是一个段落分析解释一个实验数据图,重要的图(FigureX)呈现在正文中,不算多么重要的放到支持信息里边。

看结果首先看图,首先看懂图说明的意思,先自己去揣测这样才能锻炼自己的科研思维,先看横纵坐标对于图中不懂的标注可以回归原文进行寻找定位,之后看各个标注代表的意思区别之后,这些实验对比能说明什么问题、支持什么结论。

如果图没有看懂先找到原文出现FigureX的地方,看作者对这个图是如何解释的。

这样一个图一个图分析,之后对于这些数据猜想一下可以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得到的,之后再看具体的实验步骤。

5、自己对文献的总结在读文献过程中尽量做笔记,可以采用PPT的形式进行记录,因为这样开组会时,可以稍加修改之后进行文献报告。

总结可以考虑这些方面:通过这篇文献你收获了什么?在这篇文献的基础上你能对研究前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不?在这个课题研究中作者研究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就是你可以接着作者的研究还可以做哪些工作?从中获得idea对你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哈哈哈~我刚刚上研究生时看文献巨慢。

记得入学两个多月就要讲组会,因为前半年基本都在上课没做实验,所以选择了汇报文献。

当时选了一篇Angew的文献,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从头读到尾,连supporting information都仔细读了。

收获比较多,但是这种方法效率太低。

后来,看文献,先搜关键词,找到文献后先把abstract看一遍,不太明白,就再把conclusion看一遍。

如果和自己课题相关,并且文章质量较高,那就把正文看一看,学一学人家用了啥高水平的表征。

如果想节省时间,那就先看图和图注,对哪个图的表征或分析感兴趣,那就根据图注去搜索文章中描述这个图的段落或几句话。

我觉得用图找线索学习文献还挺有用挺节省时间的。

如何想学习实验的具体方法,那就直接开始看experimental method部分。

也可以直接在文献中搜关键词,然后只看关键词的部分。

大家有啥好的读文献的方法欢迎分享呀。

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天道酬勤 2023-09-06 11:23:09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