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真的有反意吗?韩信之死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竹影清风
精选回答

韩信的确是非常厉害,厉害到了刘邦都要忌惮他的地步,但是在皇帝面前,忌惮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很多人认为,韩信之所以会被杀掉,是因为他功高盖主,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韩信就是如此。但是,韩信真的就只是因为功高盖主就被杀掉了吗?韩信自己究竟有没有反意呢?韩信有没有想过要谋反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韩信早年经历

韩信,汉初时期旷世奇才,更被后人称为“兵仙”,至今还流传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历史典故。他充满传奇的一生因何横死?对于他的死从古至今都争议不断。那终归是韩信确有反心,还是刘邦“只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韩信与刘邦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恩怨情仇,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回到楚汉!

韩信,早年穷困潦倒,连吃饭都成问题。只能厚着脸皮每天到他朋友家蹭吃蹭喝,那哥们倒也有义,每次很热情的接待他。他哥们仗义他老婆倒是不乐意了:“每天蹭吃蹭喝谁惯着他啊!”于是就对韩信下了“逐客令”。看此情景,韩信也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到人家家里蹭饭了。

他唯一的“饭源”也没了,为了填饱肚子,只能走到河边钓鱼,可总是钓不到鱼。河边有位洗衣服的老大娘看他可怜,便分了几块烧饼给他,他毫不客气的接过来吃了,并说“等我以后富贵了,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大娘却叹息道:“我给你烧饼是看你可怜,男子汉大丈夫连填饱肚子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报答。”韩信少年时期可以说是在饥饿中长大的。

尽管生活十分困难,却酷爱兵法,还总喜欢带把宝剑到处瞎晃悠,这与他的样子十分不搭,常常引人嘲笑,他却不以为然,自娱自乐还有点当大将军的感觉。这时,“大将军”韩信没晃悠多久,就被一壮汉给劫住了,挑衅道:“你不是很拽吗?你要么拿着剑杀了我,要么从我裆下爬过去。”韩信犹豫了片刻,头一低,就从那个无赖裆下爬了过去。这就是历史著名的“胯下之辱”的典故了。也正是因为韩信早年时的经历,让他懂得了穷苦百姓的生活,这也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人上人的信念。

2、韩信之死只是因为功高盖主吗

晚秦时期,农民纷纷揭竿起义,韩信也毅然投军。可真是不巧,有着旷世奇才的韩信却迟迟得不到重用。先是投奔项梁,得不到重视;项梁死后项羽当家,却得不到重用;后投奔汉军,犯点小错差点被斩,好在夏侯婴求情。后来,不知萧何怎么发现了这一奇才,便举荐给了汉王刘邦,在一番交谈之后,终于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这也迎来了他的人生巅峰。

灭齐一战,韩信为自己埋下了一颗杀身的种子。韩信攻齐之前,刘邦原本计划是派郦食其去劝降的,在郦食其的一番游说下,齐王也同意求和了。而韩信为了抢郦食其的功劳,竟去偷袭齐国,这也惹怒了齐王,便杀了身在齐国的郦食其。

在平定齐国后,韩信便挟刘邦封为伪齐王。刘邦当时正与项羽打的正鼾,得到消息后,顿时怒火万丈,可是为了安抚军心还是答应了。也因此,韩信渐渐地失去了刘邦的信任。

刘邦平定天下后,对韩信也是更加忌惮了。恰好,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也不问青红皂白,将计就计就把他押入大牢。虽然后来也赦免了他,但韩信却怀恨在心。后来陈稀造反,韩信为内应,纠集一些亡命之徒去袭击吕后与太子,后来事情败露,被吕后以谋反之名***在长乐宫前。

韩信造反或许并不是他的本意,但终究还是反了。其根本原因在于韩信的性格,他居功自傲,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也让刘邦丢了面子。刘邦其实也不想杀他,可他的军事才能实在是让人捏把冷汗。所以说韩信之死不能全怪刘邦,韩信自己也有一定的原因。

3、韩信有没有反意

韩信创下了汉王朝的两个第一:创业功劳第一,功臣被杀第一。军功最大是韩信第一个被杀的最大诱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因为在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中,韩信的功劳不见得是最大。从军事方面来说韩信的功劳最大;从运筹帷幄上说,张良出谋划策功劳至伟;从后勤保障上说,筹运粮草,补充兵源,萧何的功劳首屈一指。所以韩信只算是汉王朝开国功臣之一。但又为什么在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中,刘邦不杀张良,不杀萧何,单杀韩信呢?

从三个功臣的命运来看,韩信被杀不是因为功高震主。韩信被杀其实是源于一件事情,这件事决定将来不论韩信功劳有多大,都免不了被刘邦斩杀的命运。

汉王四年,韩信平定齐地,所带汉军三占其二,并立下赫赫战功。这时的韩信应该主动向汉王示好,帮助汉王解决荥阳危局。但此时的韩信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做出了一件让刘邦一生都不能原谅的事情。平定齐地后,韩信不是派兵支援刘邦,而是派使者去找刘邦索求爵位,以齐地“伪诈多变,不为假王无以镇之”为理由请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关键是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机是“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此时的刘邦正处于生死关头,急需韩信回师援助,所以当使者说完韩信的说辞以后,刘邦勃然大怒,心想我现在和项羽拼得你死我活,你竟然在这时候趁机要挟我。刘邦正要拍桌子发作,这时在一旁的张良一个眼神,刘邦立马心心领神会(韩信手握重兵,此时不是翻脸的时候),立马改了口风,痞气十足地说:韩信这小子怎么这么没出息,让我加封他一个假的齐王,要做就做一个真齐王,带上我的封印,封韩信真齐王。刘邦为了能够在和项羽对决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对韩信的要挟采取了隐忍做法,而此时也只能采取隐忍。

韩信这种乘人之危,借机敲诈勒索的做法就象一根毒刺深深地刺在了刘邦的心中,汉朝建立后,当刘邦没有了外部敌人之时,就到了对韩信总清算的时候。所以不论韩信有没有谋反之心,但你有谋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你有信任危机,所以必须把你铲除***方安君心。

月光 2023-08-11 14:51:21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秋水伊人在眼前是什么意思

“秋水伊人在眼前”的意思是思念中的那个人就在眼前。
秋水伊人,汉语成语,拼音是qiū shuǐ yī rén,意思是指思念中的那个人。伊人的意思是那个人,多指女性。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见景思念的人。
示例:清·龚萼《雪鸿轩尺牍·答许葭村》:“登高望远,极目苍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循环定义

循环的意思:
1、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
2、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再转。
3、反复地连续地做某事。
出处:
1、《战国策·燕策二》:“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
2、《史记·高祖本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3、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寒暑兮往来相继,兴衰兮循环道理。”
4、巴金《秋》四十:“花谢花开,月圆月缺,都是循环无尽,这是很自然的事。”
循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回。可以简要地将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即所谓的“生成的大年”,周而复始地永恒循回;这个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但又不是完全确定的;在这个永恒循环的过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并且将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绝不会有丝毫改变。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谁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晋朝的赵王司马伦。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司马伦(?-公元301年6月5日),字子彝,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幼弟。母为柏夫人,“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司马伦初仕曹魏,封安乐亭侯。五等制建立后,封东安县子,授谏议大夫。西晋建立后,封琅琊郡王,授宣威将军。迁安北将军、镇守邺城,改封赵王。迁征西将军,镇守关中。刑赏不明,激发羌族和氐族反叛。入为车骑将军、太子太傅。
狗尾续貂(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是一个成语,古代官员以貂尾为冠饰,晋代封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替貂;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用于形容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寓意:
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做一件事情,既然做了,就自始至终把它做好。不要在事情接近尾音之时,因为种种原因而写下败笔的结局部分,它会折损之前所有的努力,削减所累积的高度。

是什么数学符号

?不是数学符号。
?这个符号是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用于疑问、设问、反问句等句型的末尾。问号是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语气。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用法:
1、选择问句中,选择项较短,选择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用问号。
3、对句子里某一词语有疑问,用问号表示。注:这种用法用得不多。
4、对生年、卒年不详或有疑问的,用问号表示。
5、疑问句构成的文章标题或小标题后面用问号。
6、一般疑问句用问号,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7、选择问句中,问号只用在句末,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8、倒装问句中,问号放在句尾。主语和谓语之间用逗号隔开。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