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地震

大叔
精选回答

富士山会不会再次爆发?为何日本地震如此高发?

12月13日日本富士山附近10个小时接连发生5次地震,最大一次地震震级达到5.3级。

富士山是一座休眠的活火山,距离上一次火山爆发已经过去314年,富士山会不会再次爆发呢?为何日本地震如此频发,就这个话题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日本平均每年发生1500多次地震,最多的一年共发生5744次地震,日本民众平均每天要体验15次地震带来的震感,日本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震感小,导致民众对于地震震感早已习以为常。

根据现有记载资料统计日本发生6.5级以上的地震一般每年发生一次,每隔10年才会发生一次7.5级以上的大地震,每隔20~30年才会发生破坏性极强的8级地震。

这样的地震频率令人害怕,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日本国内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威胁,那便是沉睡了300年的富士山。

富士山简介。

富士山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南部,东距东京约80千米,跨越在日本静冈县与山梨县之间,高约3775米,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山底周长125千米,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富士山是日本精神、文化的经典象征,在日本人心中富市是一座蕴含着自然魅力,优美、庄严的神山。

自古以来富市山一直是日本文学创作者讴歌的主题,同时也是日本人崇敬的圣地,是日本民俗宗教的一部分。

富士山的形成过程。

富士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隆起而形成的。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富士山是在公元前286年因地震而形成的。

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喷发是1707年,此后变成休眠火山。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曾在10个小时内发生5次地震,日本为何地震如此高发?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根据地质勘探研究太平洋板地质基础比较薄,密度较大,位置相对低一些。

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

当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个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会出现变形断裂,导致地震出现,断裂的岩层较深,突破了地幔的承受能力,岩浆便会从地幔的裂缝处经岩层的裂隙处喷涌而出,造成火山喷发。

日本之所以地震如此频发原因是日本地表下方是好几个板块的交汇地,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这一地震带围绕着太平洋分布,地震带总长度超过4万公里。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板块移动剧烈。

每天会有十几起到上百起大小不等的地震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发生,日本在几大板块的交汇处,所以每天都能感觉到地质板块挤压带来的地震震感。

日本东边有一条世界上最深的海沟称为马里亚纳海沟,平均深度达8000米,最深处超过11,000米,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日本最近处直线距离只有200公里,那里地震频发。

马里亚纳海沟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相互挤压,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的海沟。

通常情况下海沟的形成一般都处在板块的的交界处,相互挤压而形成海沟。

由于地壳运动,地球上的各大板块都会有轻微的漂移,受到亚洲大陆板块的推压和太平洋板块的后退原因,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处的日本诸岛正在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方向漂移。

2004年印尼地震和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这两起大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且震源深度都在海底10公里左右,两起地震均引发了大海啸。

两起地震仅相隔七年,证明亚洲太平洋板块正在变得越发脆弱,地震和海啸也将越发活跃。

而日本列岛已经处于一个随时可能塌陷的漏斗之上,也就是说日本列岛随时都将面临滑入马里亚纳海沟的可能。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结合最近日本地震频发,富士山会不会再次喷发。

富士山形成于公元前286年地震引发的火山喷发,最后一次喷发是1707年。

公元前286年到1707年,在1995年间富士山总共喷发了18次,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富士山平均110年发生一次喷发。

富士山形成之处根本没有现在的高度,是在18次喷发之后才有了现在海拔3775米的高度。

现在是2021年,距离富士山1707年最后一次喷发已经过去314年。

根据日本气象厅观测,12月3日日本本州南岸近海10个小时以内发生了5次地震,最高震级为里氏5.4,震源包括富士5湖。

富市5湖是富士山周边位于山里县附近的5个湖泊。

五次连环余震把日本当地民众吓得不轻,很多日本人认为这是马里亚纳海沟大地震的前兆,有人猜测富士山喷发在即,那么富士山真的会再次喷发吗?不少地质学家认为此次山梨县发生的地震震中距离富士山只有30~40公里,眼下富士山距离上次喷发已经过去300多年。

这次发生的地震是富士山喷发的前兆吗?最近另一处在日本和歌山附近海域发生的地震,也刚好处于日本南部海沟特大地震带范围。

自去年8月份以来日本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300多个地震监测点,根据监测数据显示从今年8月份开始太平洋板块出现了明显移动,移动是陆地板块应力的释放,可释放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下一个大释放的开始。

今年10月份以来,日本地质学家高桥学曾公开预测主震将会发生在今年12月份,也就是这个月。

他还预测大地震的位置就在东京市的西边,距离富士山很近的地方,就在富士山脚下。

早在2019年卫星监测发现富士山东面和两座城市的长度增加了两厘米,这说明富士山地壳下积聚的溶岩正在膨胀,东京市及附近一带将受到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双重打击。

结语:地质专家研究日本正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逐渐下沉,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只需要一两百年日本就会完全下沉,如果再发生大地震,火山喷发将会加快日本下沉的速度。

因此这次发生的地震让日本人们担心自己的国家会沉没,早在很久以前,为了应对下沉的速度,日本开始填海造陆,但是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海平面的上升,对日本的影响非常明显。

如果真的日本完全沉没,为此日本官方就近期富士山有可能出现喷发的情况制定了避难预案,目前的富士山已经处于喷发的活跃期,有很多日本人正拿着预言一样的文章,把很多日本民众吓得不轻。

最近的观测数据显示富士山内部的压力已经高达1.6兆帕,这个压力已经接近喷发的临界值,12月3日的地震也确实印证了地震确实发生了。

实日本国内早已流传着日本将会被地震火山毁灭的预言,毕竟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中心,是多个板块的交接带,加上日本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国家,所以日本人从未停止过关于寻找栖息地避难场所的想法。

沿海抗倭之战。

3、明朝日本欲以朝鲜为跳板夺取中国与印度。

4、甲午中日战争。

5、近代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共伤亡3,500多万人,财产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解放付出沉重的代价。

日本人道德伦理崇尚强者、重视羞辱,而不重视罪恶、侵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从没认真检讨过。

日本人大量迁入中国、在中国建立日本人学校,在全国各地建立养老院以及日本风情街,应该引起中国人的重视。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看破红尘 2023-09-04 13:25:33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亏贼是什么意思

亏贼的意思是损害。
亏贼,读音为kuī zéi,汉语词语。
出处:《墨子·兼爱下》:“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出处:《易·谦卦》:“天道亏盈而益谦。”
例句:《战国策·魏策一》:“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近义词:损、缺。

什么是标兵

标兵,读作:biāo bīng,意思是:
1、阅兵场上用来标志界线的兵士。泛指群众集会中用来标志某种界线的人。
2、比喻可以作为榜样的人或单位:树立标兵;服务标兵、生产标兵、安全标兵、质量标兵。
出处:
1、明沈德符《野获编·督抚·整饬兵备之始》:“但承平日久,仍如守土之吏,无标兵可练,无军饷可支。”
2、《花月痕》第四十六回:“试问各道节度共带枢部之衔,且有标兵之掌,如何说得不知兵。”
3、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他杀得性起,不再同刘芳亮等互相照应,率领着自己的标兵追着一股敌人不放。”
造句:
1、他对自己能当选学习标兵感到十分荣耀。
2、王大伯过去是捕猎的能手,现在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兵。
3、他的母亲不仅在厂里是生产标兵,在家里也是个好主妇,大家都称赞她精明强干。
4、丘盈盈是我们班当之无愧的学习标兵。
5、我们学校中午都会公布星级达标班级,每到念我们几星的时候,我的心就会七上八下,生怕没有得到了标兵班。

此之谓大丈夫的之意思

“此之谓大丈夫”的“之”是结构助词,不译。出自《富贵不能淫》。
原文节选: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苏轼哪里人

苏轼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