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抒情毕业留言寄语三篇

天马行空
精选回答

大学毕业留言

寄语

(一)

你们有些惆怅,有些迷惘,有些依依惜别,但是你们掩饰不了心里的渴望:终于可以走进那精彩的世界里,终于有机会去指点江山,终于有机会来

证明

自己。可是,孩子们,我告诉你们,你们会有一天来怀念。

怀念什么?也许是第一次晚会时见到某人的诡异穿着,也许是和恋人分手时却忽然记起的初见,又或许是某一场球赛的某一次跑动,再或者是一起打cs或是星际的兄弟和那一次醉到不省人事。会是一幅画,会是一首歌,会是一个记忆里的笑容,会是一张老照片。

我说,那些都是假的。

你热泪盈眶的时候,你是否知道,你怀念的不是那一个个人和一件件事,你怀念的是那一段永远不能再有的青春岁月,而且是在这个独一无二的园子里的独一无二的青春。而一切,永不再来。

他是你最好的兄弟,在你的上铺睡了四年。你们一切打球,一起游戏,一起醉倒后告诉对方自己心里的那个她,又在失败后彼此安慰,他许诺以后的孩子也叫你爸爸,你许诺说有女儿就一定嫁给他的儿子。可是今天,你要送他离开,你挽着他的手,走下宿舍的楼,走在大道上,走到南门,帮他叫好车,打开门。目送他远去的你,想到下次相见不知会是何时,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于是泪流满面……你送走了什么?不仅仅是一个好兄弟,更是你的那段无忧无虑的青春。

你们曾经是情人,可是如今,他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而你不能同行。沉重的行囊沉重不过你的心绪,你开始质问自己一切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曾经那样自信的我们忽然发现,其实我们永远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一个深情的吻别,把一切划上一个不情愿的句号。

就这样,我们来了,我们走了。曾经仰望着的我们开始俯视,曾经敬畏着的我们开始唏嘘。看着身边的孩子们,在校园里欢快地走着,忙碌地走着,满不在意地走着,从他们的眼神里才忽然想起,也曾经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这样惊诧着别人的离别。

是啊,当时年少春衫薄,离别又算什么东西?而且,又那么遥远……可是,蓦然发现,我们已经毕业。

这就是离别。

永远记得自己是从哪里走出来的,这会让你心里温暖而塌实;永远记得和老朋友们多多联系,这会让你不寂寞;永远记得偶尔回来灌灌水,从忙碌的工作中偶尔解脱一下;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像我一样,回来看看要离开的孩子们,你才会永远知道什么叫做年轻。伤口若不去不停撒盐,总有一天会结疤,会麻木……

人应该小心翼翼地生活,才不会让幸福从手里溜走。这句话,送给所有即将离开的孩子们,和那些终究有一天会离开的孩子们。

大学毕业留言寄语(二)

博雅是致力人性完善、人格健全的教育理想。因为博雅,我们相识相知;因为博雅,我们携手同心;因为博雅,我们自由快乐;因为博雅,我们超凡脱俗。

从名师云集的博雅课程学习,到博大精深的岭南名园调研;从丰富多彩的校园博雅文化,到迥异其趣的田野文化考察;从个人独立的社会调查,到团队合作的科学研究;从广州社区的志愿服务,到地震灾区的援助行动,从绿色、阳光、寓意天下为公的博雅班徽,到简约、亮丽、蕴含文化意境的博雅班服;处处都洋溢着博雅班同学的广博、优雅、自由、快乐,犹如春天绚丽的花朵、盛夏灿烂的阳光、金秋蔚蓝的天空,寒冬雪白的莽原,充满了诗情画意。

四年博雅,每一个足迹都是人生的美好记忆,深深地铭刻在我们脑海里;每一个同学都是人生的朋友知己,牢牢地铭记在我们心房里。愿广博的知识、优雅的气质、自由的精神锻造每个同学快乐的人生。

大学毕业留言寄语(三)

又到盛夏,燥热良久,空许了几抹残阳西下,象牙塔里一切还是如此的祥和安宁,不同的只是,校园深处生活了四年的你我,即将卷入毕业的大潮奔赴社会的各个岗位,别离了学生生涯,告别了象牙塔的年少纯真,也别离了在一起学习生活四年的母校——中青院。

舍不得几多愁,三棵树的绿叶匆匆,校训石的泰然苍茫,图书馆的潇洒舒适,老食堂的食味飘香,无论是老校门的斑驳历史还是如今的“五四碑门”,每每经过,载动的都是这即将离别的校园

伤感

无论何时,我都记得,西三环北路25号这座大院深处的故事……

模糊地记忆已经不起回忆,不是不记得,只是不愿意。四年前,我拖着行李箱匆匆的迈进了这个校园,迈进了一个我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大学世界里。从没想过自己会如此的自由自在的在象牙塔的海洋里磨练我的成长。此刻,寂静的能听见流水哗啦啦的趟过脑海,我回忆着,怎么也找寻不出成长的影子,花儿顿然没有了香气,心再一次回到了冰封的南极。

秋风伴落叶的日子,落幕着一幅幅搁浅的记忆。凌乱的回忆在重复中拼凑着简单的中青记忆。记得那个九月,那早上的大风,那午间的薄云,那傍晚的彩霞,盘根错节拧成一个扣,锁住了舞动的心情,苍白的萎缩在遗失的角落,守望着灵魂的影子。

无奈那纷乱的情绪,总是凌乱着脚步,一次次邂逅的相遇,却也错落着字的音符,心从此迷失在朦胧里。果园教室的没落被层层的绿荫包容在繁华深处,一抹自习的幽静让我很安心的陶醉在文字的安宁里。只可惜,现在,我很难在进去了,也许,过几年,它就该消失在这中青小小的世界里了。

情感的闸阀竟崩溃了一切固有的栅栏,顺着指间在笔尖暄染着心灵纯洁的天空。还记得匆匆的下课铃声,夜晚的中青月光婆娑,穿透着静谧的夜空,穿渗着宿舍的屋窗,舔吮着青涩的脸膛,狭小而温情,绞碎了缠绵。

老男人的烦恼 2024-04-20 11:52:32

相关推荐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下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丙地位于(40N,117E)。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

题目内容:下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丙地位于(40N,117E)。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若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可能看到的景观有A.甲处的旅游景点B.位于乙处的寺庙C.步道两侧枫叶正红D.典...
展开详情

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

题目内容: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最佳答案:B答案解...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