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考试临场几大技巧

清风月影 高考英语
精选回答

(一)合理安排时间
各项时间分配:四段时间:听力20分钟,单选和完形25分钟,阅读40分钟,书面表达35分钟(全国试卷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每段不要超过规定时间5分钟。有些考生在做单选时耗费的时间比较多,做到二卷的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时就只剩十几分钟了,特别是书面表达有时不能很好地审题,来不及思考或写出提要,提笔就写往往错误百出,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有些考生想调整一下做题的顺序,这要取决于你平时做题的习惯,一般来说还是应该从前到后,更容易把握时间。
(二)认真正确地填涂机读卡
一共是75个,最后一定要看是否都涂上了。不要出现漏填、错填的现象。填涂的三种方法:一个一个填,较费时间,思路有时受影响;全部做完填,有一定的风险,前提是时间充裕;按大题填,比较可靠;无论用那种方法,一定要标准,保证上交的机读卡没有出现漏填、错填的现象。将失误减少为零。
(三)各部分做题提示:
1.听力:考英语时尽量提前进入考场使自己平静下来。在做听力题时,情绪一定要非常稳定,充分利用好每段听力前所给的读题时间,找出每段所要听的重点,可以在题上划出关键词,先预测一下短文或对话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听。万一有听不清楚的地方也不要着急,可以集中精力听好第二遍。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放松,如遇到没听清的词,不要多想,重要的是大意,把握对话或短文的主要意思,注意说话人的语气,重点听实词。
2.单项选择:注意语境,利用信息,适当分析句子结构,特别注意疑问句、感叹句、定语从句中的句子成分还原。选定答案后尽量不琢磨,不轻易改动所选答案。注意这部分一定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应该是30秒钟做完一题。
3.完形一定按照平时训练的方法读3遍,不要因为时间紧张拿起来就急于答题,上下文一定看通以后再做选择,做完有时间带着答案往回读一遍。尽量避免出现连错的现象。
4.阅读5篇,用时40分钟,平均8分钟一篇。掌握好时间。记叙文重细节和中心思想;议论文注重作者态度和核心观点;信息题先读题,迅速浏览。可以在试卷上划出重点。先看题还是先通读文章?要看文章的体裁,一般来说,信息类的文章应该先看题,针对性更强;而记叙文要找细节和中心思想,就一定要通读全文,避免只看局部而造成的理解的片面性。
以下是关于第二卷的答题注意事项:
首先是用对书写工具,机读卡用2B铅笔,而第二卷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否则不给分。
书写、标点及大小写也不可忽视。标点要规范,卷面要整洁,不可涂改过多,最好不超过三处,不能带涂改液、胶条进考场,写错的地方,用笔划掉即可,不要涂成一个个黑疙瘩。字体大小适中以便修改。
5.短文改错注意事项:
(1)通读全篇,注意动词时态,并列结构是否一致;
(2)一定要以句子为单位而不是以行为单位,特别注意转行的错误以及上下文逻辑;
(3)注意改错的类型,一般都是一个对的,删词和加词三处左右,改动的六个。其中需要改动的包括:冠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误用,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连词,介词搭配等等。改错的写法要正确,原文中要有准确的标志。
6.书面表达:
(1)注意中英文提示,注意你自己写作的身份,不要写错名字,比如李华,写成李明会被认为写了真名而被扣分,看提示确定写作的身份、背景、时间等。
(2)看图、表或其它提示明确写作的要点。要点要全,而且详略得当,不要随意发挥加入过多的个人看法及感情抒发等。每个要点一两句话。全文一般8-10句话。
(3)字数在100字左右,最好在100-110之间。有些同学为了得到较高的分数,发挥得比较多,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很得不偿失。
(4)表达清楚,不要用不熟悉的结构。
(5)连接结构,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最好不要每句都以主语开头,加入副词,短语等。小词往往能使文章增色。
(6)使用结构丰富,文章中最好有简单句、从句、非谓语结构等,水平比较高的同学甚至可以用独立主格、倒装、感叹、强调等,但要从自己的水平出发,不要为了用而用,显得文章很涩。最好的文章是能让读的人一口气读完,而不是在琢磨你到底想说什么。
(7)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留够充足的时间来写作,不要少于25分钟,否则很难写出得分高的文章。
北京考生关于开放作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审题,掌握好文体和交际对象(也就是谁来读这篇文章),尽量用比较接近口语的语言,避免用过于复杂的句式。要有好的想法,并有具体描述(即细节支撑),字数不少于50,但也不宜过长。
(四)检查
最好把时间控制好,不要剩过多的时间检查,改错答案的例子并不少见,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要检查,首先看看答题卡是否填涂正确了,还可以看看改错和写作中的问题。
(五)良好的心态是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
高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受其他科目考试情况的影响,相信自己能正常以致超水平发挥。英语试题的难度相对稳定,一般来说不会有大的失误,所以保持良好的状态往往能有出色的发挥。做题时不要着意,把握好时间。到考场可用一些心理暗示的方法,使自己放松下来。
(六)最后几天安排
每天看一至二个小时就可以了。最好是看看最近三年的高考题。也可以看看范文、背背单词,常用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看看错题等。最好不要再做套题了。读读高中课文或一些短的英语文章,如“新概念”的第二册里面的课文,21世纪英文报的中学生版或“空中英语教室”等,看看文章是怎样组织的,用了哪些好的连接结构及词汇。

梦情夜星 2022-10-17 18:48:20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有志不在什么

是“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意是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释义:樵子拍手大笑不停,对子牙点头叹道:“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大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近义词:有志者,事竟成。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是思想斗争的折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表承接关系。
该句出自西汉·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邹忌)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因往晓之的之什么意思

“因往晓之”中“之”是代词,代指人或事。出自《杞人忧天》。
原文节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