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专版山东省中考生物总复习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预测

是梦终醒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滨州专版山东省中考生物总复习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预测本文简介: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预测一、选择题1.[2018·滨州中考]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D)A.燕子育雏B.子女与父母不同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2.[2017·通辽中考]如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D)选项生物特征实例A生物

滨州专版山东省中考生物总复习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预测本文内容: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预测

一、选择题

1.[2018·滨州中考]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D)

A.燕子育雏

B.子女与父母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2.[2017·通辽中考]如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D)

选项

生物特征

实例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流感病毒

3.[2018·安徽中考]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D)

A.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

B.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

C.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

D.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蚂蚁之间的通讯

4.[2018·日照中考]下表是土壤对落叶分解作用的探究实验过程。其中属于作出假设步骤的是(B)

A

步骤1

发现土壤中的落叶出现了大量小网孔,这些网孔是怎样形成的呢?

B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是土壤中的细菌分解了落叶。

C

步骤3

将土壤灭菌后分成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同种树的落叶,喷洒等量的无菌水,一组接种细菌,另一组不接种细菌,两组均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

D

步骤4

分享交流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发现是土壤中的细菌分解了落叶。

5.[2017·潍坊中考]下列对教材中“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D

A.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实验法

B.实验目的是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C.该实验能够说明草履虫具有应激性

D.将实验动物换成“水蚤”(一种多细胞动物),一样能达到实验目的

6.[2018·长沙中考]小丽用显微镜观察黄瓜果肉细胞时,发现有多个气泡影响观察。为找到较好的观察视野,正确的做法是(C)

A.擦拭物镜

B.转动反光镜

C.移动载玻片

D.调节细准焦螺旋

7.[2018·潍坊中考]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C)

A.对光时要让反光镜对准直射阳光以获取明亮视野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

C.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适当调暗视野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8.[2018·芜湖中考]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9.[2017·宜兴中考]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图一所示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

B.图二中,由甲换到乙需要转动转换器和细准焦螺旋

C.图二中,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视野也较暗

D.直接用手放盖玻片时,应慢慢平放下去

10.[2018·滨州中考]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

B.视野过暗,应调节③和⑦

C.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

D.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二、非选择题

11.[2015·长沙中考]“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或应激性)。

(2)“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另一方面,“红杏出墙”为墙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反映了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的特性。

(3)红杏伸出墙并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4)“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12.[2018·广安中考]新鲜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新鲜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探究实验,以下是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将其补充完整。

(1)方法步骤

①取一块猪小肠黏膜平均分成两半,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

②向A培养皿中滴加20毫升生理盐水,同时向B培养皿中滴加等量新鲜菠萝汁。

③把A、B培养皿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

(2)实验结果的预测

若A组培养皿中小肠黏膜完好,而B组培养皿中小肠黏膜出现明显的破损,则说明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

(3)讨论交流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新鲜菠萝汁,设置A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多次重复了该探究实验,以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3.如图是显微镜的构造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2)第1步,对光。左眼应注视[A]目镜,同时转动[D]反光镜,直到视野明亮为止。

(3)第3步,观察。左眼应注视[A],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

(4)第4步,向右方移动玻片,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5)第5步,转动转换器,使物镜F(填字母)对准通光孔,转动细准焦螺旋C(填字母),使物像更清晰。

(6)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洋葱的叶属于器官,第5步调整后,视野中所看到的物像属于保护组织,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

14.[2017·湘潭中考]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到的不同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以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视野。据图回答问题:

(1)这是低倍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填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

(2)出现图A的情况,原因是盖盖玻片时没有使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3)图D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填“组织”或“器官”)。

(4)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④①,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⑥。

(5)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看到了C图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对光不正确或镜头没对准通光孔等。

(6)要使图像D变得更清晰,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将心比心 2022-06-25 22:02:24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彩是平舌音还是翘舌音

彩是平舌音。平舌音是指由舌尖抵住下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即汉语拼音中以z、c、s开头的音节。
彩是汉语一级字,读作cǎi,最早见于汉魏两晋时代,本义是指丰富美丽的颜色。另说其本义为文采,文章才华。即《说文》:“彩,文章也。从彡,采声”,用作名词是指彩色的丝织物,引申为游戏、竞赛中获胜者所得的奖品,又引申为对胜利者或成功者的称赞、负伤流血等。

曦月的寓意是什么

曦月的寓意:前程似锦、光辉、积极向上、明朗、贞洁、洁净、智慧、爱与美的象征之义。
曦月,读音为xī yuè,汉语词语,意思是古文中的日月。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日光,在文中指太阳。)
曦,汉语二级字,读作xī,汉字,意思是多指(早晨的)阳光。
曦出处:《聊斋志异·促织》:“东曦既驾。”
曦相关组词:曦月、晨曦、春曦、曦光、斜曦、曦轮、赫曦、曦舒、霆曦。

尽在是什么意思

“尽在”的意思:都在,全在。尽:完全,都,全部。
“尽在”造句:
1、雪已经停了,田野里洁白一片,冀中平原尽在红装素裹之中。
2、有些人尽在细节上面吹毛求疵,令人生厌。
3、迫于无奈,他把全部资金投在这宗买卖上,破釜沉舟,成功失败,尽在此一举。
4、生活平静得就像一杯白开水,波澜不惊,又平淡无奇。又像一杯苦咖啡,人间百味尽在其中。
5、迫于无奈,他把全部资金投在这宗买卖上,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成功失败,尽在此一举。

云之苍苍江水泱泱山高水长什么意思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意思: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出自《严先生祠堂记》:“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译文: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福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处处将严光与光武帝并列,写光武帝“以礼下之”,礼贤下士,实际上写出了严光鄙视显贵,为人高洁的气节。文章隐隐地批评了当时社会钻营官场、追求名利,贪污腐化的恶习;赞颂了严光不图名利,视官爵如泥土的高尚品德;也赞扬了光武帝能以礼待人的优良作风。文章结构精巧,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相得益彰。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