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最大障碍:地方政府担心利益分割

几曾回眸
精选回答

异地高考方案迟迟未能面世,意味着2012年纯粹基于学籍上的异地高考限制还没有任何松动,在这背后面临着以地方利益为主的四大障碍。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要抓紧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这意味着,近期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一份包含异地高考改革方案的文件“不可能”

此前有消息称:国家层面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制定中,2011年年底,“即可能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一份改革文件”其中不再要求考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考试(也就是社会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政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指出,高考改革方案不落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也不出台。

包括异地高考改革在内的全国性高考改革不是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能强力推动的,中间涉及的各种利益诉求使得改革更是一个系统工程。

地方政府担心利益分割

现实中,各地高等教育的录取率不一,这与各地的高等教育资源直接相关。各地现行的政策均倾向于本地考生。

时间已经跨入2012年,各地今年高考报名工作陆续展开,而期待中的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仍未出台。

户口在流出地、但在流入地高中就读并注册学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学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被通俗称为“异地高考”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情况。

在说到今后的工作重点时,袁贵仁表示,要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抓紧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国家考试中心一直在制定国家层面的高考改革方案,原定于2011年年底可能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一份改革文件,但至今没有公布。

这意味着纯粹基于学籍上的异地高考还完全看不到松动的迹象,也反映了教育部制定异地高考政策的艰难。

当年3月10日,袁贵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父母在城里站住脚,子女完整地接受了义务教育,就应该考虑到高中阶段在哪里参加高考的问题。

袁贵仁认为,门槛设置应该考量下列因素:流动人口在输入地的居住时间长短、纳税情况以及随迁子女在输入地的教育完整性。

此后,教育部开始制定方案,以回应异地高考这一民生问题。但由于高考改革涉及诸多重大敏感社会问题,异地高考政策前路艰难。

实现异地高考最大的阻力在于地方政府,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改研究室副主任王烽指出。

2010年年底,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对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调研。在总共16个调研专题中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办法”和“是否恢复统一高考”2011年年中,调研报告全部完成。

“地方政府担心的是,教育资源不足。”参与此项调研的王烽介绍说。

“所谓‘异地考试’重点不在考试,而在招生和录取,即在机会均等原则面前,异地考生是否能与本地考生一样,在招生和录取的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奇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现实中,各地高等教育的录取率不一,这与各地的高等教育资源直接相关。各地现行的政策均倾向于本地考生。

而即使是一些部属院校,也不可能脱离与地方政府的联系。

比如“985工程”“211工程”等都针对部属高校,其建设资金却基本是中央与地方一比一配套,而高校在土地、治安、水电等各方面,对地方政府亦多有依赖。

与此对应,部属高校以提高当地录取比例的方式,对地方政府的付出给予回报。这在高校与地方政府签订的共建协议中大都有明确约定。

“计划录取制度与各地的教育不均衡相互作用,高考录取指标充足的地区,出于地方利益,强烈反对外来人口瓜分利益。”熊丙奇说。

户籍“门槛”从未放松

城市的发展在得益于外来人口所创造的财富和价值的同时,城市的规划者、管理者或地方政府应该有责任把外来人口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权纳入当地发展的规划而逐步加以保障

2011年12月7日,有消息称“青海首先全面试水异地高考”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据报道,11月14日,青海省教育厅发布《普通高考报名录取条件补充规定(暂行)》的文件,被视为全国第一份异地高考实施方案。

法治周末记者致电青海省教育厅,该厅直属考试管理中心宣传部负责人王正林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青海异地高考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他们从未说过“没有户口能在青海报名参加高考”该政策限制的是“高考移民”

按照青海省的政策,凡是从外省到青海省从事工商经营、个体私营者的子女在青海省报考省内外普通大中专院校,必须具备户籍条件: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及考生本人户口一并迁入青海省满五年。

针对异地高考的“拦路虎”---户籍问题,2011年10月29日,由20多位常住北京的家长共同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在网络上公布,其主要建议就是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常住地等标准,而不是户籍来认定。

此前几天,包含学者在内的15名人士联名向国务院递交建议书,呼吁取消高考和招生中的考生户籍限制。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高考的户籍限制,源于2005年教育部与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为了治理当时颇为严重的“高考移民”问题,该份文件确立了高考“学籍、户籍”双认定原则,即高考报名以考生户籍为主,并要求其在本地区高中就读一定学习年限。

爱拼才会赢 2021-05-30 04:39:24

相关推荐

心理学类大学排名 有哪些比较好的院校

我国心理学类比较好的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心理学类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1北京师范大学2北京大学3华南师范大学4西南大学5华东师范大学6浙江...
展开详情

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有哪些比较好的院校

会计学比较好的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排名高校名称1上海财经大学2东北财经大学3江西财经大学4厦门大学5...
展开详情

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名最新 高职专科学校哪个好

在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名中,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排名第一位,武威职业学院排名第二位。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行榜最新排名高校名称等级学校数1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5★22武威职业学院4★2...
展开详情

浙江美术综合分530的大学 可以报考哪些院校

浙江省美术综合分530分的考生可以选择的院校也有很多,如浙江万里学院、丽水学院、衡水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浙江美术综合分530的大学1、浙江万里学院的以下专业动画:综合分538环...
展开详情

2024年450分左右的警校 有哪些院校

2024年450分左右的警校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吉林警察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福建警察学院等。每年分数线都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年实际录取情况而定。450分左右的警校...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西游记的体裁

《西游记》的文学体裁是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妖怪魔法高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亭亭玉立是形容外貌还是神态的

“亭亭玉立”是形容外貌的,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出处:
1、《北齐书·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2、《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
造句:
1、几年的光景,那个大姐姐已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2、几年不见,邻居家的那个小女孩儿已经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3、瞧,那个小女孩长得亭亭玉立,多漂亮。
4、她是个亭亭玉立、美丽清秀的姑娘。
5、她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人,虽然年过花甲,但鹤发童颜,十分年轻。
6、几年不见,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天香国色了。

质询是什么意思?质量的质

“质询”的意思:质疑询问。
出处:
1、茅盾《锻炼》一:“端进茶来的时候,阿金便成了质询的对象。”
2、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二章:“他回答代表质询。好厉害的质询,他记得,连珠炮般的发问,把他震懵了。”
造句:
1、多少世代以来许多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就在著书立说,考证和质询这些宗教传说的真实性。
2、在职代会闭会期间,要实施职工代表政务质询制度,畅通民主管理渠道。
3、对于住户们反复质询其为何不带支验电笔检测一下,陈无言以对,最后离开。

艺术和技术的区别

技术与艺术相比,技术更强调功能,艺术更强调表达。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
“艺术”是广泛的人类活动(或其产品),涉及创造性的想象力,旨在表达技术熟练程度、美感、情感力量或概念、观念。
“技术”造句:
1、爸爸如饥似渴地钻研技术,成为全厂革新能手。
2、白医生对医疗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举重运动员不但要有力气,还得懂技术。
5、我们需要大批有魄力、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
“艺术”造句:
1、齐白石笔下的小鸡真有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
2、观众对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赞不绝口。
3、我们要努力发掘民间艺术的宝藏。
4、晚会上,艺术家们还表演了几个戏剧片段。
5、人们密密层层地坐在广场上,观看“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