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语重点语法总结整理

海上明月共潮生 初中英语
精选回答
部分否定的表示方法

1.all 的否定式:

not all…(或:all…not)表示“并非都……”、“不是所有的都……”例如:

Not all bamboo grows tall. 并非所有的竹子都会长得很高。

2. both 的否定式:

not…both (或:both… not) “并非两个……都……” 例如:

I don't want both the books. 我不是两本书都要。

3.every…的否定式:“不是每……都……”例如:

Not every book is educative. (或:Every book is not educative.) 不是每本书都有教育意义的。

4.always的否定式:“并非总是(并非一直)……”例如:

He is not always so sad. 他并不是一直都这样悲伤。

5.entirely, altogether, completely 和quite 的否定式:“不完全……”,“并非完全……”例如:

The businessman is never to be entirely trusted. 不可以完全信任商人。

6.all the time 的否定式:“并非一直……”、“未必老是……”例如:

A foolish man doesn't make a mistake all the time. 笨人未必老是犯错误。

7.not…and…的否定式,被否定的往往是and后面的那一部分。 例如:

He did not speak clearly and correctly. 他讲得清楚但不正确。

be动词的功能

1.系动词be

be为连系动词,中心词义是"是",句型为"主+系+表"结构。be的形式常用am, is, are(现在式);was, were(过去式);will/can/may/must be(助动词/情态动词+原形);have/has/had been(助动词+过去分词)等。

2.助动词be

助动词be,无词义,辅助主要动词一起在句中作谓语动词。用法如下:

①be+doing:构成进行时态,有现在和过去两种进行时态。

②be+done:构成被动语态(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done必须是及物动词)。

③be+going to do,表示"打算或将要做某事",be有现在和过去两种形式。

④be+to do,表示"按计划安排将要做某事"。

3.there be

there be句式为:there be+主语部分+状语部分,表示"某处存在某物",be常用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

4.实义动词be

可以将be视为实义动词,因为它具有实际的词义,如"成为;做;发生;举行;逗留;到达"等。

反意疑问句

1.肯定陈述句+否定提问 如:Lily is a student, isn’t she?

Lily will go to China, won’t she?

2.否定陈述句+肯定提问 如:

She doesn’t come from China, does she?

You haven’t finished homework, have you?

3.提问部分用代词而不用名词 Lily is a student, isn’t she?

4.陈述句中含有否定意义的词,如:little, few, never, nothing, hardly等。其反意疑问句用肯定式。 如:

He knows little English, does he? 他一点也不懂英语,不是吗?

They hardly understood it, did they?他们几乎不明白,不是吗?

并列句

1.同等关系:同等关系的并列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相关的简单句构成,常用的连接词有:and和,而且;neither…nor 既不……也不……;not only…but also不仅……而且……; both…and和……都……;then然后。

2.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并列句,是由表示转折意义的两个分句构成,常用的连接词有:but但是; however然而;still然而,不过。

3.选择关系:选择关系的并列句,是由表示选择意义的两个分句构成,常用的连接词有:either…or要么……要么……;or“或者”,表示选择;另一个意思是“否则,要不然”,表示条件。

4.因果关系:这个类型的并列句,是由两个表示因果意义的分句构成,主要的连接词有:so所以; for 因为;therefore所以。

5.特殊并列句:

①祈使句+and+简单句,这里的祈使句表示的是一个条件,并列连词and引导的简单句,表示的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谓语动词经常用一般将来时。

②祈使句+or+简单句,这里的祈使句同样表示一个条件,并列连词or后面的简单句,表示的是一个不愉快,或者是不理想的结果。

我要发光 2022-04-29 23:13:39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在校大学生选择统招专升本条件为需要满足为省内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的大三学生,报考对口专业,报考省内招生院校;在校大学生选择远程教育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等方式需要满足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不雅是什么意思

“不雅”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ù yǎ,释义:不正、不雅观、不好看。
出处:
1、《荀子·儒效》:“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
2、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法后王》:“法贰后王谓之不雅,以居下倍上,是邪说也。不雅者,不正也。”
3、清·李渔《凰求凤·避色》:“我这园亭里面,常有附近的女子,借游玩为名,不时进来走动,旁人观看甚是不雅。从今以后,须要严词拒绝。”
4、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叫外人听著,不但我的名声不好听,就是妹妹的名儿也不雅。”
5、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这话好不通,你爱谁,说明了,就收在房里,省得别人看着不雅。”
6、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没有对证,赵姨娘那里肯认帐?事情又大,闹出来外面也不雅。等他自作自受,少不得要自己败露的。”
造句:
1、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2、后来罗贯中写书,觉得不雅,便改成望梅止渴,流传至今。
3、没有签名档就像没穿裤子,方便是很方便,就是有些不雅。

盼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盼》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盼》是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019年秋季修订版)第17课的课文,出自铁凝的《夜路》,并特邀张蕾、梓君参与本文音频的朗读。
原文节选: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本文中,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职校退学了换学校学籍还在吗

职校退学、换学校学籍还在,在学生离开学校后,所在教育部门会保留一段时间,方便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如果一年内没有继续上学或有严重违规被开除才会删除学籍。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2013年9月1日起,全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花木兰什么朝代

花木兰是南北朝。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明确载。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花木兰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3个行军记载切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魏书·世祖纪上》:“车驾东辕,至黑山”。《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渡燕然山”。《北史·列传第八十六》:“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