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是秦皇岛昌黎人吗

重新开始
精选回答

韩愈是我国唐代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韩愈的一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流传至今,仍是常用的劝学名句,可见韩愈的影响至深。

韩愈是秦皇岛昌黎人吗

韩愈虽然出生的是河南的孟州,但秦皇岛昌黎是韩愈的祖籍,韩姓在秦皇岛昌黎是望族,韩愈常称自己是“郡望昌黎”

秦皇岛昌黎建有韩文公祠,在李大钊的《五峰游记》中有写:“五峰有个圣境,就在山腹。望海、锦绣、凭斗、飞来、挂月,五个山峰环抱如椅。好事的人在此建了一座韩文公祠。下临深涧,涧中树木丛森。再南可望渤海,碧波万顷,一览无余”。

韩愈自称昌黎韩氏反应了什么

反应了唐代中前期讲究士族门第的社会风气。

在隋唐实行科举制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选官,首先看选拔对象的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这里指的是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相关家族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由中正官详细掌握。

在这样的制度下,魏晋南北朝的士家大族把持了国家权力,延续着累世公卿的身份。而一个人的出身和地位是通过姓氏的郡望来显示的,“郡望”从字面上理解,即显贵的家族世代聚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有时也写作姓望(姓氏所系之地望)。

郡望作为高贵家族的标帜,以其极为重要的政治、社会意义,影响着家族群体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媾关系、仕宦前途等各方面,郡姓凭借高贵的郡望,可以理直气壮地“平流进取,坐致公卿”。为了防止冒领出身来做官,魏晋南北朝时期伪造自己姓氏郡望是违法的。

这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讲究姓氏郡望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流及唐代,科举制的施行,虽然选官不再看出身和门第,姓氏郡望已经不再重要,但郡望仍是维持社会地位与阶级婚姻的法宝。

一些郡姓虽已“世代衰微,全无冠盖”,但“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而当朝大臣也“慕其祖宗,竞结婚媾”,以求提高自己的名望。

其影响及于民间,郡望成为为人处世的必备知识。当时书仪往来,有不写官爵而署郡望者。士人间初次见面,要互通郡望;撰写传记、碑志、歌功颂德及其他一些纪念性文字,郡望也是必要内容之一。由郡望的这种社会意义,加上郡望失去了法律保护,唐代中前期出现普遍的郡望作伪。

韩愈自称“昌黎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朱熹转引宋人董逌的评论来说明韩愈为何自称“昌黎人”:“是时昌黎之族颇盛,故(韩愈)遂称之(昌黎),亦若所谓言刘悉出彭城,言李悉出陇西者邪”。当时以昌黎韩氏为贵,韩愈在社会上,无论文人之间的诗词唱和,还是庙堂之上的交际往来,自称昌黎韩氏就理所当然了。

韩愈的人生经历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韩愈自幼父母双亡,由其兄韩会抚养。后其兄也去世,与嫂尝尽颠沛流离之苦。韩愈的文学天分奇高,七岁时便能“日记千百言”,十三岁时便能出口成章。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胡渣熟男 2024-06-12 15:16:06

相关推荐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质量法是化学实验中测定物质组成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现有11 g气体,经测含碳元素3g,

题目内容:质量法是化学实验中测定物质组成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现有11g气体,经测含碳元素3g,其余都是氧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可能是CO2和O2的混合物B.气体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物C.气体组成有...
展开详情

“全民全心全运会,新风新貌新齐鲁”、“齐鲁齐心,全民全运”等是2009在山东省举行的

题目内容:“全民全心全运会,新风新貌新齐鲁”、“齐鲁齐心,全民全运”等是2009在山东省举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用齐鲁代表山东起源于古代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最佳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秋水伊人在眼前是什么意思

“秋水伊人在眼前”的意思是思念中的那个人就在眼前。
秋水伊人,汉语成语,拼音是qiū shuǐ yī rén,意思是指思念中的那个人。伊人的意思是那个人,多指女性。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见景思念的人。
示例:清·龚萼《雪鸿轩尺牍·答许葭村》:“登高望远,极目苍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循环定义

循环的意思:
1、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
2、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再转。
3、反复地连续地做某事。
出处:
1、《战国策·燕策二》:“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
2、《史记·高祖本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3、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寒暑兮往来相继,兴衰兮循环道理。”
4、巴金《秋》四十:“花谢花开,月圆月缺,都是循环无尽,这是很自然的事。”
循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回。可以简要地将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即所谓的“生成的大年”,周而复始地永恒循回;这个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但又不是完全确定的;在这个永恒循环的过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并且将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绝不会有丝毫改变。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谁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晋朝的赵王司马伦。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司马伦(?-公元301年6月5日),字子彝,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幼弟。母为柏夫人,“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司马伦初仕曹魏,封安乐亭侯。五等制建立后,封东安县子,授谏议大夫。西晋建立后,封琅琊郡王,授宣威将军。迁安北将军、镇守邺城,改封赵王。迁征西将军,镇守关中。刑赏不明,激发羌族和氐族反叛。入为车骑将军、太子太傅。
狗尾续貂(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是一个成语,古代官员以貂尾为冠饰,晋代封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替貂;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用于形容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寓意:
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做一件事情,既然做了,就自始至终把它做好。不要在事情接近尾音之时,因为种种原因而写下败笔的结局部分,它会折损之前所有的努力,削减所累积的高度。

是什么数学符号

?不是数学符号。
?这个符号是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用于疑问、设问、反问句等句型的末尾。问号是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语气。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用法:
1、选择问句中,选择项较短,选择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用问号。
3、对句子里某一词语有疑问,用问号表示。注:这种用法用得不多。
4、对生年、卒年不详或有疑问的,用问号表示。
5、疑问句构成的文章标题或小标题后面用问号。
6、一般疑问句用问号,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7、选择问句中,问号只用在句末,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8、倒装问句中,问号放在句尾。主语和谓语之间用逗号隔开。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