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杜牧齐名的是谁

缘来如此
精选回答

唐朝诗歌盛行,诗人数量数不胜数,其中“大李杜”、“小李杜”的诗歌被人们广泛诵读,杜牧是小李杜的一员,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诗歌内容多为咏史抒怀,著名的诗歌有《清明》,《琵琶行》等,在晚唐成就颇高。

与杜牧齐名的是谁

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杜牧的诗歌风格清新爽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咏史怀古和抒情诗最为著名。

李商隐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杜牧和李商隐的诗歌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们的诗歌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杜牧号称什么诗人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杜牧是唐代文学家,被后人称为“小杜”,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来源于诗圣杜甫,杜牧擅长写七言绝句,是晚唐时期写七绝的高手,在诗歌上造诣较高,能与杜甫媲美,所以人们将杜甫称为“老杜”,杜牧称为“小杜”。

杜牧在万年的时候居住在长安南樊,因此也有“杜樊川”的称号,在诗歌方面,主要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和晚唐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

杜牧的主要作品

杜牧的代表作有《泊秦淮》、《赤壁》、《江南春》等,脍炙人口,在文章方面以《阿房宫赋》最为有名,为后世传诵,著有《樊川文集》,在《全唐诗》中,共收录杜牧诗八卷,还曾写下不少。

为什么说杜牧放浪形骸

杜牧不拘小节,放浪形骸,还有一个风雅的外号“风流才子”。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写的《遣怀》诗,也坦承了自己后半生在扬州青楼酒馆,沉湎酒色的放浪生涯。

杜牧之所以放浪形骸,是与其经历有关的。

杜牧曾经胸怀大志,敢于改革弊政,关心民生,政绩卓著。

杜牧也有军事才能。他研究过孙子兵法,写过《孙子》注解。有经邦济世的抱负,面对朝廷的内忧外患,他渴望舒展才能,内削藩镇,外除边患,济世安民,实现寿域富农商,让人民安居乐业。

但是,当时的大唐王朝衰落之势已难扭转,皇帝庸弱,朝政混乱,官员钩心斗角,争权夺利。杜牧空有理想和治国平边之策。因此,杜牧只能写诗发牢骚: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

杜牧原本就生活浪漫,不拘小节,理想破灭之后,他就放浪形骸,买醉青楼。杜牧壮志难酬,风流却不快乐,享年仅五十岁。临终前,自撰墓志,清理平生著作,只保留部分诗文,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其余付之一炬。

我是一片云 2024-06-14 13:16:13

相关推荐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 ②都是自信的误区 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

题目内容: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②都是自信的误区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是良好的心理素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最佳答案:A答案解析:自卑的人轻视自己,自负的人过高的估计自己,它...
展开详情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

题目内容: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有志不在什么

是“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意是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释义:樵子拍手大笑不停,对子牙点头叹道:“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大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近义词:有志者,事竟成。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是思想斗争的折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表承接关系。
该句出自西汉·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邹忌)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因往晓之的之什么意思

“因往晓之”中“之”是代词,代指人或事。出自《杞人忧天》。
原文节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