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应用题奥数

不再畏惧 学而时习
精选回答

1、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很有用的知识。

2、求复杂的平均数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教材没有把平均数问题编排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单元,而是独立成章。

4、我想这正是强调了不能把平均数简单地当作除法计算的应用,也不能只是把其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处理,而是更注重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含义的理解和对它实际应用的认识、体验。

5、 探索应用题教学的新思路 (1) 重组数学内容,使其体现更大的弹性。

6、 教材把求平均数分为求简单平均数和求复杂的平均数。

7、不可否认,这样的编写也有它的优势。

8、但教材考虑的是全省各地的学生的一般情况,对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对于不同的班级,不同性格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一定适合?所以基本上考虑,我试用将这两份内容联合起来考虑,而且结合生活内容。

9、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求平均数”,还可提高数学效率。

10、至于重组内容的多少,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而定。

11、 (2)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2、 在我们当前教育中有的教育中容过于陈旧,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教育方法不切合学生的思想认识,不能很好的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服务。

13、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许多书读了似乎没有派上一点用场,似乎跟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关。

14、至于学生是否有体验,是否有的想法,则考虑的很少。

15、因此,我认为最好要用最基本的素材,有浓重的生活气息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在探索中,依靠自己,依靠小组的配合来感悟,来解决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方法。

16、 第一、让学生参与学习材料的提供。

17、 本节课通过分五芳斋粽子引入课题之后,请学生向大家说说自己的身高,教师随意的请五位同学报出自己的身高。

18、如:128 132 137 138 135等(单位:厘米),接着就用这个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9、让学生参与材料的提供,他提供的也是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所以在解答时,他们显得更得心应手。

20、 第二,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的方法。

21、 探索如何求五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时,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怎么样的去计算,只是说了句“就按你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去办。

22、”并请学生随后的时间里将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出来。

23、如学生在计算平均身高时,有部分学生是笔算的,有的是口算的。

24、口算的速度比笔算快,但正确率比笔算就少。

25、教师则及时让同学门相互说说方法,用“协作”来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因为“协作”是让每一个人参与的基本途径,是集智公关,创新的方法。

26、而且孩子的教育力量有时比教师要大得多。

27、在“协作”中,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平均数的含义。

28、 第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9、 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30、平均数可能和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相同,但一般是不存在的,它只是对一组数据的刻画。

31、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协作尝试去理解。

32、通过动脑、动口、动手,这“三动”积累感性的知识,然后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演示,使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3、 3、力求构建以学法定教法的教学风格。

34、 以学法定教法是我努力的方向。

35、但因我的课堂教学无论是从学习材料的提供,还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运用,都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学生有非常大的自由选择权。

36、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和实现者,所以,对于课堂的各个具体环节,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需要的,我均设计了多种方案,在课堂上根据需要来具体实施和调控。

37、如:拓展阶段,先让学生估计这五位同学的平均身高,然后引导学生们自己猜猜具体的数是多少,如果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较好完成这一些学生应该没有困难的。

38、学生可以通过和同学同学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39、如果有困难,那就可以在课件上的最矮的同学和最高的同学的最高点的中间用一条线表示他们的平均身高,让他们知道这一条线既不是最高的同学的身高,也不是最矮的同学的身高,而是他们五位同学的平均身高。

40、又如在最后自主评价的这个环节,教师有代表性的选择7位同学参与打分。

41、教师引导性的问:“那么咱们这节课到底是几分呢?”学生也能够求出平均分来表示最后的得分。

42、计算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出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底分来计算平均分,而且在集体交流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平均分应该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排除感情因素,而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底分的话,那老师就没有必要再用多媒体来演示。

43、原来的多媒体准备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演示:先用一个体育比赛的情境,裁判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底分来计算最后的平均分的事实来问学生,他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

44、但到这时候这些都已经是多余的了,因为学生自己已能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

彩云飞 2023-08-14 13:23:17

相关推荐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西游记的体裁

《西游记》的文学体裁是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妖怪魔法高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亭亭玉立是形容外貌还是神态的

“亭亭玉立”是形容外貌的,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出处:
1、《北齐书·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2、《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
造句:
1、几年的光景,那个大姐姐已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2、几年不见,邻居家的那个小女孩儿已经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3、瞧,那个小女孩长得亭亭玉立,多漂亮。
4、她是个亭亭玉立、美丽清秀的姑娘。
5、她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人,虽然年过花甲,但鹤发童颜,十分年轻。
6、几年不见,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天香国色了。

质询是什么意思?质量的质

“质询”的意思:质疑询问。
出处:
1、茅盾《锻炼》一:“端进茶来的时候,阿金便成了质询的对象。”
2、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二章:“他回答代表质询。好厉害的质询,他记得,连珠炮般的发问,把他震懵了。”
造句:
1、多少世代以来许多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就在著书立说,考证和质询这些宗教传说的真实性。
2、在职代会闭会期间,要实施职工代表政务质询制度,畅通民主管理渠道。
3、对于住户们反复质询其为何不带支验电笔检测一下,陈无言以对,最后离开。

艺术和技术的区别

技术与艺术相比,技术更强调功能,艺术更强调表达。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
“艺术”是广泛的人类活动(或其产品),涉及创造性的想象力,旨在表达技术熟练程度、美感、情感力量或概念、观念。
“技术”造句:
1、爸爸如饥似渴地钻研技术,成为全厂革新能手。
2、白医生对医疗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举重运动员不但要有力气,还得懂技术。
5、我们需要大批有魄力、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
“艺术”造句:
1、齐白石笔下的小鸡真有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
2、观众对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赞不绝口。
3、我们要努力发掘民间艺术的宝藏。
4、晚会上,艺术家们还表演了几个戏剧片段。
5、人们密密层层地坐在广场上,观看“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