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的意义是什么(婚姻的意义是什么)

放肆年代已经过了
精选回答

01

婚姻是利益关系,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些关于婚姻的现实一面,也许叫人无法反驳,但是,我想我们应该清晰且客观地认识到,也只是婚姻内容中的一面。

包括在利益关系中,依然可以发生的最特殊、最珍贵的感情,并紧密联系着彼此。

物质、生理、情绪、浪漫,这些生活的需要不一定是必须通过婚姻才能获得,但两个人之间最珍贵的感情,只有通过婚姻才有可能发生。

有个朋友,在结婚之前,他常常觉得自己是没有根的。

去哪里打工,打工多久,对他来说都一样,无非就是换个城市和环境继续生活。和朋友吃饭,无所谓多晚,也无所谓回不回家,反正就自己一个人。看着潇洒,但内心深处经常感到一种孤独。

即便是这样,他依然没有“成家”的强烈心理欲望,然而在结婚以后,却真实享受了“家”的好处。

最大的变化,他从此有了一份牵挂,无论身在天涯海角。对家的那份惦念,也使他有了回家的期盼,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急急忙忙地冲回家。还有奋斗事业的动力和决心。

从未想过,人在有了家后,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但真的会感觉到突然有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所以婚姻都有一个最好的意义,那就是通过婚姻,让我们有了一个真正的家。

这个家,是身体的去处,更是灵魂的归宿。伴侣是我们生活上的合作伙伴,也是我们精神上最忠实、最亲密的家人。

尽管婚姻生活不一定让我们感到舒服,偶然还会掺杂着痛苦与负担,但总的来说,还是会使我们感到愉快和安全。

02

什么是家人?

虽无血缘关系,仍然可以成为至亲的人。哪怕后来不再有性,不再有激情,甚至不再有爱情,但相濡以沫的恩情,同甘共苦的义气,以及在年年岁月中磨出来的骨肉亲情,是无可替代的。

只不过,非得等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有了经历,才能深刻认识到家的重要性。

比如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往外跑,制造与抓住一切可能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除了家,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感到好奇的,都是感到新鲜的,始终充满着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并不觉得家多么可贵和重要?

很大一部分原因,人在年轻的时候,正处于对生活充满探索欲的阶段。

什么都没有经历过,任何新鲜的事情,都会觉得有趣刺激,并认为比家庭生活精彩,还有一颗躁动的心。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慢慢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甚至对那些曾经非常感兴趣的时候,由于重复,而感到麻木、倦怠和疲惫。这个时候才会意识到,有一个精神上的归宿,始终为自己敞开大门的家,是多么幸运和美好的事情。

也只有在回到这个家中的时候,心才会踏实与平静下来,不再需要什么激情,平平淡淡的温馨已足够。

也只有在自己的家里,才能真正享受到那种最放松、最轻松、最笃定、最安心的感觉。

这个家,也许是拥挤的,也许是嘈杂的,还有一份厚重的责任等着你去承担,但同时,这个家也在精神上滋养着你。

能从很大程度上,消除你对人生的焦虑、迷茫和惶恐。

这样的安全感,只可能从家庭中获得,哪怕生活遭遇一系列的重大变故,你的精神还会在家庭中生根发芽,不会觉得灵魂无处安放。

具体该怎么来形容呢?大抵就是精神上的支柱吧。哪怕生活贫瘠,还是会由于灵魂上的归宿,保证精神的富足。有些人看着功成名就,但是当褪去华丽的外衣,只剩下残垣断壁的精神世界,物质生活上的富裕,并不能撑得起精神。

03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也许婚姻没有意义,也许婚姻最好的意义就四个字:家庭、陪伴。偏偏还年轻的时候,人总是无法明白。

婚姻生活少不了柴米油盐,也少不了吵吵闹闹,但婚姻依然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一辈子的事业。也是在夫妻相伴到老的时候,才真正觉得弥足珍贵的东西,这种陪伴,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安心的陪伴。

那个时候就会明白,三餐四季有人陪伴,携手相伴共度余生,就是婚姻最好的意义。

当大家终有一天会明白的时候,有人在明白中庆幸,就有人在明白中悔恨。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的婚姻,只要是生活,一定有喜有悲、有哭有笑。但无论如何,婚姻仍然是美好的。

王小波说过: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人在年轻的时候,把朋友看得重要,也确实是因为人在年轻阶段,可以通过朋友发生许多快乐。但总有慢慢失去兴致的时候,对那些快乐感到枯燥与麻木的时候,再当自己退出世界的大舞台,才会突然觉得,有家人是一种怎样的珍贵。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从他人的道理中,发生深刻的认识,只有根据自己的经历,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并发生心境的变化。

大家都是需要成长的,但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留下遗憾,不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在刚好明白时,刚好来得及。

--END--

标签:

理解的心 2023-08-06 12:05:35

相关推荐

乌鱼为什么说是孝鱼

刚出生的小乌鱼为了报答母鱼的养育之恩自动进入母鱼口中,以保证母鱼不会被饿死,所以被称之为孝鱼。乌鱼在繁衍小鱼的时候眼睛会有一段失明时间,这段时间母鱼不能出去觅食,一部分幼鱼就会自动进入母鱼口中,成为它的食物。乌...
展开详情

2022年12月7日是什么节气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7日11时46分将迎来大雪节气,标志仲冬季节开始。此时节,天气更加寒冷,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常态。雪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一种概念。公历每年12月...
展开详情

潘冬子的精神品质

潘冬子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角,他的精神品质包含了很多,勇敢、坚强、机智、果敢等。潘冬子是一位被刻画的很好的少年英雄,新时代新青年应该学习和具备的精神在他身上已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电影里,潘冬子在面对母亲罹难...
展开详情

红包名字写在哪个位置

红包名字写的位置有以下几种,第一,红包背面的正中,一般没有任何祝福语,只是表明送礼人就直接写上全名,第二,右下角,如果横着书写祝福语,那么署名落在右下角,第三,左下角,如果竖着写祝福语,一般名字署在左下角。红包...
展开详情

蛋壳破了膜没破能孵吗

大部分蛋生动物理论上蛋壳破了但是里面的膜没破的话,在无菌有氧的环境下是可以孵出来幼仔的。比如常见的蛋生动物,鸡,我国早些时候就已经有过实验,在无壳的情况下成功孵化小鸡。蛋壳对于胚胎是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原理就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