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斯是小人

志在四方
精选回答

李斯这个人物可以说也是非常厉害的,帮助秦始皇嬴政建立了不朽的功业,更是为后世封建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对于李斯的评价却各不相同,有人觉得李斯很好,也有很多人觉得李斯是个真小人,如果说吕不韦是伪君子的话,那李斯就是个真小人,这种评价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要这样说,李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李斯的出身

李斯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丞相,性格特点比李世民还要复杂得多,有人称赞他是伟大的政治家、书法家,有人骂他是串改圣旨的无耻小人。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也许看过这个故事之后,我们自己心中就会有一个评价。

李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然而人穷志不短,李斯从小就知道自己追求什么,自己要达到什么。他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的努力得到了一个小小的回报。当地(楚国上蔡县)的县官十分赏识李斯,让他做了一个掌管粮仓的小官。虽然是国家的正式编制,但是这样一个九品芝麻官,远远满足不了李斯。他在犹豫到底要不要丢掉这个铁饭碗,到混乱的时间去寻找更大的希望。

正在李斯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在打扫仓库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小老鼠,在偷吃仓库里面的粮食。这个老鼠又小又脏,看上去十分瘦弱。等到李斯来了以后,幼小的它十分惊慌,到处乱串,最后竟然被吓死了。在这个时候,李斯又发现了一只更大的老鼠,这个老鼠又肥又大。关键是胆子十分的大,看见李斯一点也没有惊慌,还是发着粮食吃个不停。就这样一件十分平常的小事,却让李斯有了极大的震撼,他想起了刚才被吓死的那个小老鼠,又看到了现在这个吃的肥肥大大的大老鼠。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人生也一样,我不能待在这个小地方,在这个混乱的大时代,不能害怕,不能恐惧。

2、李斯向荀子学习

于是李斯马上向他的上司写了辞职申请,他出去以后开始打听,最终碰到了当时已经大名鼎鼎的荀子。荀子有个特别的规定:就是每个学生必须交五斗米作为学费,李斯虽然做过掌管仓库的小官,但是他从来没有往自己家拿过一粒粮食。他辞职以后几个月都流浪在外边,那一点微薄的俸禄也早就花光了。

这是正在李斯懊恼之际,他在荀子门下流连了好几个月,这时来了一个锦衣打扮的贵公子。这个贵公子与李斯一见如故,听了李斯的言语之后,便爽快的交了他们两个的学费。李斯和这个贵公子一起拜入了荀子门下,因为李斯年纪稍长,所以这个贵公子就称李斯为师兄。这个贵公子,便是后来的韩非。

在荀子门下几年之后,擅长交际与人相处的李斯,便很快得到了老师的真传。在李斯出山之时,群主问他,你出去之后想干什么?李答道:天下纷纷乱乱几百年,终归还是要统一的。学生出去就是要用老师的王道霸道思想帮助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实现宏图霸业。

李斯出山以后便寻找他可以报效的国家,已够施展自己的大才。最终他瞄住了秦国,他先投身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一个外交官。因为李斯性格外向,善于言辞。在丞相府中,深得吕不韦信任。便把他推荐给了秦王嬴政,让他做秦王嬴政的老师。

年幼的秦王嬴政深深的被李斯的王道霸道思想所吸引,他知道秦国经过这几代祖先的努力,已经能够实践李斯的思想。而自己当然也要接过祖先的霸业,并将它弘扬光大。两人一拍即合,在吕不韦倒台以后,李斯虽然在秦王嬴政的逐客令中,险些被逐出秦国国境。但是这个大才子以遒劲的书法和流畅的文字写出的《谏逐客书》,没有让他身处悬崖的边儿,反而升上了高高的天空。

3、李斯和韩非

正当李斯深受秦王嬴政器重的时候,他同门的那位师弟,也就是帮他交学费的那位贵公子,突然来到了秦国。这位师弟比李斯的才能大多了,秦王嬴政一看到韩非写的书,便激动得大喊大叫,连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一直把一大卷书从头到尾读完才休息。看到秦王对自己的师弟如此器重,自己和师弟学的是一样的,自己会的师弟都会,自己不会的,师弟也会。一山不容二虎,李斯绝对不能眼看着自己到手的功劳,让别人给抢去。于是他就设计将韩非下狱,可怜口吃的韩飞不会辩解,最终死在监狱里。作为荀子的得意门生,韩非子的同门师兄,却为争宠使出这样的手段,李斯算得上是心狠手辣!

在李斯主持秦国国政之后,他帮助秦始皇发扬商鞅新法,为秦王嬴政这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添上了翅膀。秦朝统一以后,李斯拆出了秦王嬴政的心思,上书建议秦王嬴政称皇帝,并且实行郡县制。可以说李斯的建议是高瞻远瞩的,他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本版图与制度体系在这一点上,他无愧于伟人之称。

然而人这一生都避免不了走下坡路,说实话,有的时候做人真的不能太贪心。本来李斯从一个穷人到一个大帝国的丞相,足以让他光耀史册。然而人得到的越多,他就越怕失去。话说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向来不喜欢李斯这样的王道霸道之术。这个善良长公子,推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李斯就怕长公子扶苏继位以后,自己的丞相之位肯定不会保住,甚至连自己的脑袋都不一定能保住。

为了阻止这个状况的发生,李斯就和秦国王公的大太监总管赵高设了一条奸计,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长公子扶苏看到这份假的圣旨以后,竟然异想天开的要找李斯辩解。此时的李斯不知道是被赵高所迷惑,还是被自己的利欲熏昏了心,根本不理睬长公子扶苏。只对扶苏说了一句:长公子还说相信什么儒家思想,儒家不在于提倡孝道吗?现在你的父亲让你自杀,你却百般的找理由不想自杀,这有什么面目来面对你的父亲,还有天下的臣民。可惜意气用事的扶苏,竟然中了李斯的一个激将法自杀了。

酒太甜你太苦 2023-09-23 12:45:55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描写黄山天都峰的诗句

描写黄山天都峰的诗句:
1、孤峰突兀现青虚,喜若羁人望故都。神马已驰身尚远,却疑真有二文殊。——李弥逊《次韵公显宫教实见天都峰》
2、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倏忽阴晴异,逡巡起伏迁。云腾致雨气,水泻在山泉。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传。——《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
3、九上黄山绝顶人,纵横古今感微尘。笑煞天都峰巅客,人间咫尺数烟云。——刘海粟《画天都峰自题》
4、维帝有下都,作镇此南国。孤撑紫玉楼,横绝太霄碧。晶荧砂窦红,夭矫泉绅白。晴云无尽藏,竟日袅幽石。诸峰三十五,离立侍傍侧。会稽眇小哉,请议职方籍。——范成大《天都峰》
5、山川形胜雄江东,九华辉映天都峰。传闻早已汤胸臆,恨不插翼长相从。朅来随牒官秋浦,城郭奔驰厌尘土。絜家捧檄过临城,偷闲两作烟霞主。黄山登鉴原无由。何期易地太平游。清池轩害日舒丽,突兀楼观撑深幽。凭高徙倚敞心目,绝壁半天横碧玉。回溪千里指顾间,螺髻分明三十六。壮怀高向紫霄悬,俯视培楼真一拳。古今秀色餐不尽,笔端收拾生去烟。萍踪倘未逐流水,古刹相望二三里。暇时风月得交游,鸥鹭同眠勿惊起。——石应孙《游黄山》

一的因数有几个七的因数有几个十的因数有几个

1的因数有1个,就是1本身;7的因数有两个,就是1和7;10的因数有4个,就是1和10、2和5。假如a*b=c(a、b、c都是整数),那么我们称a和b就是c的因数。需要注意的是,唯有被除数,除数,商皆为整数,余数为零时,此关系才成立。反过来说,我们称c为a、b的倍数。
整数(integer)是正整数、零、负整数的集合。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是一个数环。在整数系中,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1、-2、-3、…、-n、…(n为非零自然数)为负整数。则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整数不包括小数、分数。

使人耽之若是的使是什么意思

“使人耽之若是”的“使”是假如的意思。
出自《晋书·王羲之传》:“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意思是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使字的意思是:
1、派遣。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子黄愬二庆于楚,楚人召之。使庆乐往。杀之。”
2、命令。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3、致使,让。出自韩愈《秋怀诗》:“其言有感触,使我复凄酸。”
4、出使。出自韩愈《送殷员外序》:“今子使万里外国,独无几微出于言面,岂不真知轻重大丈夫哉!”
5、假使。出自韩愈《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使尽用其策,西北边故所没地,可指期而有也。”

作业本是什么意思

“作业本”的意思是:指学生或其他学习的人专门用来做作业的本子和通常辅助教材的练习册。例如课堂作业本,像数学本、外语本、作文本,有的被用作草稿本之类的本子。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或较为复杂的工种,都需要详细的记录数据;操作规程完成记录的专用记录本也称“作业本”。
“作业本”造句:
1、这作业本的封面设计得很新颖。
2、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抽查我们的作业本。
3、没有老师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去讲台领取作业本。
4、我的作业本丢了,急的我好像热锅上的蚂蚁。
5、作业本高高地堆成一摞所有的本子一尘不染。
6、这种作业本,由于质次价高,所以摆在柜台上半个多月,一直无人问津。
7、用姐姐寄来的钱买铅笔盒、作业本和书包,还绰绰有余。
8、她漫不经心地走到老师面前,把作业本交到老师手上。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