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培训资料(诚信教育的资料)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精选回答

1、为人讲诚信。

2、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说明不讲诚实守信、言行不一,则无法立世,无法为人。

4、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5、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

6、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说:“信,诚也”,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

7、“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8、征,为证明,证验之意,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就是说人说话要算数。

9、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孔子也多次讲过诚信,如:“信则人任焉;”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0、” 卓公行千里如期 诚实守信 践诺履约 言必信 行必果 卓恕,字公行,浙江上虞人。

11、他为人笃实讲信义,答应办的事就立即去办;与人约会,纵然遇到暴风疾雨、雷电冰雪,也都没有不如期到达的。

12、 有一次,卓公行从建业回会稽(今浙江绍兴)探家,去向太傅诸葛恪告辞,诸葛恪问道:“你什么时候返回呢?”卓公行回答说:“某日当再来亲自拜见。

13、” 到了那天,诸葛恪想做东宴请一些宾客,不停地饮酒品菜,以便等候卓公行。

14、当时,赴宴的宾客都以为,从会稽到建业相去千余里,路途之上又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之险,怎么一定能如期到达呢? 不管众宾客怎么说,诸葛恪坚持要等卓公行,因为他了解卓公行,知道他是一个诚信君子,他说今天到就一定会到。

15、不一会儿,卓公行果然到了。

16、所有的人都很惊诧。

17、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18、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19、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20、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21、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22、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23、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24、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淡然如菊 2023-12-15 19:47:44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出师表主旨

《出师表》主旨是全文表达了诸葛亮想要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忠心与赤诚以及他对于北定中原的决心。同时诸葛亮也以恳切的言辞,表达其对后主的规劝,希望后主可以继承先帝遗志,兴复汉室。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文章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封神榜作者朝代

《封神榜》的作者相传为明代许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约生活于嘉靖末年,生平事迹不详,相传《封神演义》是由他编辑成书的。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有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杀,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含义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含义: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原文: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着而叹息又哀愁呢?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木头,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声将发又止,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说什么了。
《拟行路难·其四》此诗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指两国交战不得杀害一方派来送信的使者。“使”即“使者”,不斩“使者”是自古以来的战争法规。这是历代战争的规则,主要是继承战争文化。
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时两国使节以礼相见的故事是“彭城相会”。450年,南朝刘宋与北魏发生战争,刘宋发起北伐,先胜后败,战略据点彭城被包围。江夏王刘义恭率领军队死守彭城,北魏太武帝想一举打过长江,派出李孝伯为使节进彭城劝降。刘义恭派了张畅为代表与李孝伯谈判。两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尽管处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但他们在谈判中却仍然是文质彬彬、礼貌周全。这次谈判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可双方的礼节及言辞,一直被后世誉为战场佳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