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FM)科目高频易错点讲解

天山雪莲
精选回答

ACCA(FM)科目高频易错点讲解

很快又进入到2021年新一轮ACCA备考阶段,在ACCA考试中,FM一向都是重难点比较多的科目,对此,小编整理了历年考试大家经常会出错的常考点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FM科目高易错点讲解

Part E 高频易错点

Part E 与Part F可以放在一起复习,因为cost of capital 很多计算逻辑,都是基于Part F的估值逻辑,即任何一个金融资产,其市值都等于该金融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折现到今天的现值(market value = Present value of future cash flows)

WACC的计算总结请详见以下表格,总的来说,WACC属于万变不离其宗,所以需要理解公式背后的逻辑。

特别注意,WACC计算一定要算税后的债权资本成本,永远要考虑tax benefit。

Part F 高频易错点

Part F 与part E逻辑刚好相反,part E是已知market value求折现率(即cost of capital),而part F是已知折现率(cost of capital),求market value。

很多小可爱的问题在于,为啥我们在part E一直强调算税后的cost of capital,到了估值了,怎么做题就用税前的折现率了。

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哦,到底什么时候用Kdat,什么时候用Kd?(不需要死记硬背,请认真理解)

你有没有发觉,在估值(valuation)的时候,我们往往用的是Kd (debt investor’s required rate of return) 没有特别强调一定要用Kdat, 但是在计算WACC的债权资本的成本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强调一定要算到Kdat, 原因如下:

在计算WACC的时候,WACC叫做企业使用多种融资方式下的加权资本成本,因此我们要计算的是,企业真实的债权资本成本。由于企业使用债券融资,可以抵税,所以必须要算到Kdat, 才能正确计算WACC。而现在,我们是在估值,估值更多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投资者并不能抵税,所以估值的时候多用的是税前的Kd,同学们不用死记,只需记住,估值的时候只需保证现金流与折现率相匹配即可(matching principle)。给你什么已知条件,用什么折现率,即税前现金流对应Kd,税后现金流对应Kdat。

Part G 高频易错点

Part G也是近期特别高频的考点,基本上出现在section B案例选择题,同时也是大家特别头痛的章节。

其实part G两个章节的思路非常相似,都是管理风险。首先掌握企业面临的风险的定义、类型以及产生原因,再学习影响该风险的理论解释,最后学习如何具体管理。管理的方法又分成了内部的和外部的。大家可以将这两章对比着来学习,特别是衍生品的部分,特征,优缺点均一致。

下面讲讲让大家头秃的Part G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对于购买力平价与利率平价理论的应用,考试的时候公式会给你,所以只需要分清楚怎么用这个公式即可,第一要分清,购买力平价,即通货膨胀率影响的是future spot rate (S1), 而利率平价,即利率影响的是forward rate (F0),这个很好分清,因为考试会给你公式,你记住F0 指的是forward rate即可。第二一定要记住,这两个理论一定要time proportion!如果求N个月之后的汇率,一定要记得通货膨胀率/利率乘以n/12。与之类比,money market hedge计算中,也需要time proportion。

衍生品各自的优缺点,特别是远期合约、期货、期权互相的对比,是考试特别常考的类型,需要同学们多练习与总结。在这里我们总结一些常考的部分。

首先远期合约(forward)是最简单的,指的是你现在跟银行约定好的一份合约,合约明确了未来的交易时间、交易数量和交易价格,是此刻双方的一份承诺。不管未来当时的价格如何,都按照forward定好的价格交易,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就是forward rate往往不友好且没有flexibility,哪怕现实价格朝着对你好的方向波动,都必须履行,不然你就default了,银行是绝对不允许你违约的。

future是标准化的forward,其标准体现在交易数量和交易日期都是固定的,future优于forward的点在于,如果不想持有了,可以平仓卖掉,且价格透明(transparent),交易成本低(transaction cost is low),基本上future可以说是衍生品当中交易成本最低的了,只需要支付一些佣金即可拥有它,棒不棒?缺点是和forward一样,并不能享受好的方向的波动,就算现货市场赚了,期货市场也会亏掉,一亏一赚,最终还是锁定成本而已。

Option就不一样了,它这个合约仅仅是一份权利,即如果现实朝着向你好的方向波动,你可以选择不行权,此时就能享受favourable movement了,当然,你付出的代价是,option premium很贵,而且不管你行权与否,购买期权的时候,你都得支付。

管理风险的内部方法,在选择题当中也出现的很频繁,对于管理外汇风险的方法,可能会出文字题,需要考前过一下关键词。

而管理利率风险,同学们需要区分管理的方法-smoothing/matching/asset and liability

Matching is where liabilities and assets with a common interest rate are matched.

Smoothing is where a company keeps a balance between its fixed rate and floating rate borrowing.

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 can hedge interest rate risk by matching the maturity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枕着月光听歌 2024-06-10 17:20:00

相关推荐

会计学就业方向是什么

会计学的就业方向有以下几方面:1、企业财务或公务员工作方向的财务:包括负责企业或政府机关内部会计活动的管理。2、事务所审计工作方向:负责对企业或政府机关内部会计项目作出风险评估,提出整改建议并出具相应的书面文件...
展开详情

疫情培训补贴会计分录

疫情培训补贴的会计分录为:1、计提培训补贴费时: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2、支出培训补贴费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培训费应当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
展开详情

江西财政学专升本就业方向

财政学主要研究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等,从而进行税务规划、税务检查和资产管理等。例如在合法的情况下...
展开详情

立陶宛语就业方向是什么?

外事、外贸类企事业:立陶宛语翻译、国际商贸。立陶宛语专业用处立陶宛语主要研究立陶宛语语言、语法、口语以及立陶宛的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立陶宛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进行立陶宛语的翻...
展开详情

系统科学与工程就业方向是什么?

企事业单位:系统分析、设计、科学研究开发、管理决策、设计规划高校:教学、科研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用处系统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系统科学、决策管理、控制系统、计算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有志不在什么

是“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意是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释义:樵子拍手大笑不停,对子牙点头叹道:“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大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近义词:有志者,事竟成。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是思想斗争的折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表承接关系。
该句出自西汉·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邹忌)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因往晓之的之什么意思

“因往晓之”中“之”是代词,代指人或事。出自《杞人忧天》。
原文节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