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是什么意思(浅析同情一词词义演变及其发展)

安安分分的男人
精选回答

浅析“同情”一词词义演变及其发展

导语:选取“同情”一词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三:一则是“同情”在现代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不低,可以说是一个相对高频的词汇;二则是该词汇产生时间较早,并一直使用至今;三则是“同情”一词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多样化的词义。综上原因,从语言学的层面来看,“同情”一词是具有研究价值的。

同情词义历史演变

首先从时间线上梳理,据《汉语大词典》的释义举例部分的收录来看,“同情”一词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并在汉朝一直到明清的诸多文字史料中都有记载,时至今日仍然在使用。

汉语词汇的变化主要分为三种: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失和词汇词义的演变。从这一角度说,“同情”既非产生年代距今较近的新词,也非从前使用而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的旧词,因此它的研究价值主要在于词义的演变。

从头说起,《韩非子·杨权》中首次出现“同情”一词。这句话是“参名异事,通一同情。”。这一条语录被收录的释义是同一性质,实质相同。

这里需要有一个概念的明确,即出现在《韩非子》中的“同情”一词,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还是一个由“同”、“情”二字(两个自由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在后面几条释义的研究中,这一点依然是很重要的,它与词义的演化息息相关。

在“参名异事,通一同情。”(《韩非子·杨权》)一句中,“同情”被译作同一性质,显然它是由“同”的某一意义与“情”的某一意义复合而成。

同情基本释义

“同”的基本释义有四:一是一样,没有差异;二是共,在一起(从事);三是和,跟;四则作为姓氏。“情”的基本释义有五:一指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感情/情感;二则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况及有关的事物,即我们通常所指的爱情(在新修订的《新华字典》中爱情的释义似乎已经取消限定词“异性”,也就是不仅仅指“男女相爱”了);三指对异性的欲望,即情欲;四指私意,这一点比较不好理解,举一个例子就是生活中经常会使用的“看在某某人的情面上云云”或“让某某人去说说情云云”;五指状况,情况。

同情释义历史例证

因此“通一同情”中的“同情”应是“同”的相同、同样之意与情的状况之意复合而成,释为同一性质。

“同情”的第二条释义为同心、一心(在《汉语大词典》中,同心、一心与同心者之意被列为一条,在这里我分开来说)。

这里有两条例证。《后汉书·刘瑜公孙瓒等传论》:“……同情共力,纠人完聚……”与《后汉书·马援传》:“四海已定,兆民同情。”

《后汉书》为南朝宋范晔所著,可以见得这一时期也有这种“同”“情”连用的语言用法。不过在《后汉书》的这两个例证中,“同”和“情”似乎粘着性也不是很大,同心的词义仍然由“同”与“情”分别的意义复合而成,没有成为一个固定用法。并且《汉语大词典》在这一释义下援引的两条语料都出自《后汉书》,也许这是作者范晔的一个个人语言习惯,在当时时代中不一定具有普适性。“同情”作为同心之意具体是不是一个当时较为普遍的惯用释义,还需要结合更多的语料去看。

第三释义则是“同心志者”,大约可以看成志同道合的人。譬如《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还有《西轩月夜有怀南洲却寄》诗:“此怀匪冥漠,持取问同情。”这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此处的释义可以看做是一个名词释义。但是“同情”的后面没有加“者”,如果是“同情者”译作志同道合的人,是非常好理解的,但这里却直接用“同情”代指,是个比较独特的用法,可以再细细研究。另一点就是《史记》成书于西汉,但《词典》中对于同心志者这一释义所援引的另一例证《西轩月夜有怀南洲却寄》却是一首曹寅的诗,也就是说此诗成于清朝。这其中的时间跨度可以说是十分大的。这是不是反应出“同心志者”这个释义在很长的一个时限范围内都作为“同情”的一个固定用法去使用?如果是的话,“同心志者”作为“同心”的名词化用法,并且《汉书》的成书年代要早于《后汉书》,是不是可以推测上一条释义其实也是一个惯用法(而不是我所猜测的《后汉书》作者的特殊习惯)?

在这里,“同”与“情”之间的粘着性似乎相比前两条释义变强了,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同”“情”两个自由语素之间的词义组合,而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独特意义。这也是我要把“同心”和“同心志者”这两个释义拆解开来说的原因。

“同情”的第四条释义其实和上一条释义有一些相似,是指同伙、同谋。显然,目前来说“情”并没有共事者,一起做事的人之类的含义,所以被解释为同伙、同谋的“同情”的已经不单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复合词汇,如果上一条“同心志者”我们尚且可以看做是同心、一心的名词化现象,同伙、同谋却也无法在“同情”中被拆解来说了。在这个释义中“同情”已经成了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

援引宋苏轼《乞医疗病囚状》:“若死者稍众,则所差衙前、曹司、医人,与狱子同情,使囚诈称疾病,以张人数。”;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崔相国虽被贼掠,皆我开门迎贼所致,执作同情,何辞以辩?”;《元典章·刑部十六·违枉》:“潘四三、胡万一到官供指……与雷正俚同情于邓德四睡处,堂上灵前将本人杀死是实。”

在宋、金、元不同时期的史料中都可以找到这一用法的语料,说明同伙、同僚这个释义在中古时期应该不算是一个非常生僻的、较为常用的用法,且沿用时间也比较长。

《词典》所给出的第五点释义是“犹常情”,这个不好理解,其实从引用语料来看(明刘基《鱼乐轩记》:“夫恶忧患而乐无害,凡物之同情也。”;明何景明《上杨邃庵书》:“夫徇同情,则独行见遗;实多口,则廉节被黜,何也?独行者,同情之所缪;而廉节者,众口之所黜也。”大概就是常情,即寻常的情况。这个用法比较特殊,引证的语料也都为明朝语料,也许是当时语境下的一种用法,但是没有被沿袭下来,现在也没有继续使用,如果深入研究则需要更多的语料佐证,不再展开说明。

最后则是同情在现当代最常用的释义: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或对别人的行动表示理解、赞同。

这是现代人最常接触的用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同情也是这一释义。

它同时有名词义和动词义,譬如说“我对某某的际遇充满了同情”或“我非常同情某某的遭遇”。

有趣之处在于,我们所最常使用的同情其实也是“同”与“情”的常用义的组合,“同”取其“与……一样/相同”之意,“情”取情感之意,即与某人处于相同的情感体验中而产生共鸣,引申作理解、赞同。但它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入人心的固定用法,也就成了不可拆分的整体。说到同情,现代人首先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反应就是这一含义。在这一理解下的“同”“情”二字已经不可分割,成为特定的组合构成这一意义了。

总结

“同情”一词的发展可以微观地反映出词汇发展的词义演变过程,同时我们在时间脉络的梳理中也可以看到它从由两个自由语素组合而成的词语逐渐演化为现在我们所惯用的sympathy或sympathize的过程,在这个词义逐渐演化并固定、“同”与“情”之间的粘着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它亦有很多曾经的释义被弃置不用或者被替代(包括colleague之类的特别释义),一定程度上我们或许可以说,“同情”在漫长的发展史中经历了一个词义逐渐缩小的过程,从由自由语素构成的词汇发展成不可分割的语素本身,最终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样子。

告别从前 2023-08-12 13:34:49

相关推荐

验车几年一次 多久年审一次

相对来说,2013年1.如果在2020年已经上线年审过的车辆,在2021年是不用年审的,等2022年再次年审。两年一次。2.如果在2020年没有上线年审的车辆,需要在2021年上线年审,之后也是两年一次年审。当...
展开详情

牙结石怎么去除妙招 牙结石可以自己抠掉吗

是咀嚼食物和用牙齿消化食物的第一关。它起到了防死、警惕的作用。食物进入胃后,第一次必须通过牙齿磨碎,然后通过食道进入胃。如今,人们的牙齿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人们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牙齿问题。有些人有蛀牙,...
展开详情

婆媳关系的经典句子 婆媳关系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坦白说,海外婆媳关系没有国内复杂。因为外国人有很强的边界感,我们中国人心中非常注重孝道,所以只要我们用孝道约束我们的妻子和儿媳;当期待婆媳关系好的时候,通常是得不偿失的。为什么不说“婆媳关系”之类的,而是要注意...
展开详情

一年养车费用 养一辆车一年大概要花多少钱呢

对于潜在的车主来说,他们确切地知道一辆车要花多少钱。但是,这个问题对于还没有买车的车主来说是非常陌生的。那么,养车一年要多少钱?今天简单分析一下,供新手车主参考。根据“二八定律”,我们重点分析普通紧凑型车和中型...
展开详情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 30句充满力量的励志句子

有人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每次说一本书的书名,对方的回应往往是:《心灵鸡汤》。我好像一直都很喜欢看这种书,因为它总能在我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给我一些鼓励,偶尔喝点鸡汤,我觉得挺好的。也许是因为工作。每次看一些金句美...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上坡路难走诗句励志

指上坡路难走的诗句励志:
1、屈原(先秦)《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文:
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2、李白(唐代)《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3、李白(唐代)《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译文: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以飞过此山,直到蜀国的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汉字是音节文字吗

汉字是音节文字,音节文字(Syllabary)是表音文字的一种,以音节为单位的文字。代表性的有日语的假名。像假名一样并非音素的组合,各音节有独自形状的音节文字,在世界上也是相当稀少的。
元音区别:
两个音节如果有相同的声母,元音附标文字将有相同的基字,通过不同的附标表示音节内有不同的韵母;而音节文字则无相同符号。比如音节(ka)、(ki),日文片假名写作カ、キ两个截然不同的字符,所以算音节文字,而印地语写作क、कि,都有共同的基字क,所以算元音附标文字。
音素区别:
韩文(谚文)将表示音素的字母按音节组合起来写成一个方块字,但其实它并不属于学术定义上的音节文字,而和拉丁字母一样属于全音素文字,只不过它的字母排列不是线形拼写,而是依照音节块形拼写而已。

高考报名只能在电脑上报吗

高考填报志愿在手机上填和电脑上都可以。但是手机上填容易出现乱码,造成填报错误。电脑操作方便,不容易出现数据失误。因为用手机填报志愿,系统不同,容易造成填报错误,为了更为直观方便的进行志愿填报建议还是使用电脑。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认真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慎重考虑并准确填报志愿预填表。考生可运用“志愿辅助系统”生成夏季高考平行志愿的志愿预填表。
2、考生志愿是投档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报,不得由任何人代替。学校和教师不得代替学生统一设置报考密码,不得干预考生填报志愿,不得代替考生填报志愿,也不得接受考生委托填报志愿。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翻译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翻译: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出自先秦左丘明的《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此文作为记叙外交斗争的一段史体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原文节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此文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他们各自的个性化语言和“交锋”方式,把这场外交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双方达成妥协,订立盟约。这样,即使我们明白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性质及其过程,又让我们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历史人物。楚国两位使者,特别是作为楚成王“特命全权代表”的屈完,沉稳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风度,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的外交风范,机智灵敏、随机应对的外交智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作为政治家的管仲,他那熟悉历史、谙于事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的外交才情,以及齐桓公那种虽然骄横霸道、软硬兼施,却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也都让我们过目难忘。总之,阅读欣赏此文,不像是读史,倒像是看一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外交斗争话剧。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