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婚的女人(那些离婚不离家的女人)
在最近的热播剧《陪你一起长大》里,陶昕然饰演的沈晓燕“离婚不离家”的决定,真的令人有心痛有心塞!
什么是“离婚不离家”?简单的理解就是夫妻两个在法律上已经办妥了离婚手续,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因为某一些原因,他们会住在一起,甚至甚至亲戚朋友间还扮演恩爱夫妻。
在《陪你一起长大》中,沈晓燕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选择了和李翔“离婚不离家”。
李翔好吃懒做,每天不是酗酒,就是打牌,从来没有一份正经的职业。沈晓燕当然不放心把孩子交到他手里,可是无奈法院把孩子判给了他。
为了孩子,沈晓燕只能忍着,她一个人辛辛苦苦打两份工,白天在超市打零工,晚上兼职送外卖,一人扛起了儿子凡凡吃穿用度所需的全部费用。
可笑的是,沈晓燕的一片苦心,却遭到前夫李翔无情地嘲笑:“房子是我的,孩子也是我的,你一个外地女人,除了我这里,还有地方去吗?你不懂得珍惜,还要和我离婚,你感恩知足吧。”
李翔不仅在言语上对沈晓燕进行羞辱,更奇葩的是,明明两人已经离婚了,可是李翔还想进行“夫妻的那些事儿”。
一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沈晓燕陷入沉睡,李翔起了色心,偷偷地打开她的房间门,蹑手蹑脚地潜了进去。确定没有把人惊醒后,李翔爬上了床,一把从后面抱住了沈晓燕,想对她欲行不轨。
沈晓燕吓得马上挣脱起来,从抽屉里掏出离婚证甩在他眼前,威胁要报警,李翔才不甘心地离开了房间。
等李翔一走,沈晓燕的眼泪就控制不住地落了下来,可是看到一旁孩子熟睡的儿子凡凡,她只能忍着,默默把眼泪擦干。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她哪里会忍受这样的侮辱。
更可气的是,李翔为了要钱去赌,多次对她大打出手,最后甚至偷了沈晓燕辛辛苦苦为孩子存的课外班的费用。
很多人看了电视后,对于沈晓燕,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事实上,沈晓燕这种离婚不离家的做法,已经成为现在离婚的一种常态。
现实生活中,真的很多人(特别是女性)为了孩子,选择离婚不离家。
可是,作为母亲这样的牺牲,真的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一个幸福的童年吗?
就拿沈晓燕的儿子凡凡来说,他虽然只是一个读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可是他学习很好,也很懂事。
他知道妈妈上班赚钱不容易,哪怕自己很喜欢很想要上机器人课外培训班,可是一听到学费要一万多,他马上就拉着沈晓燕走开了。他还会在家里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例如扫地、倒水。
在所有人的眼里,沈晓燕的儿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平时懂事听话的孩子,在幼儿园无意听到别的小孩子说自己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就想发疯似地忽然就冲了上去,把好朋友奚望推到在地。
回到家后,沈晓燕问儿子为什么要打人。凡凡一脸委屈地说:“他说你和爸爸妈妈离婚了,还住在一起,他骗人。”说着说着,就大哭起来:“妈妈,你别和爸爸离婚,爸爸妈妈我都要,你别离开我吗?”
凡凡真的是因为奚望说他爸爸妈妈离婚才生气的吗?在我看来,他更多的是害怕奚望说的事情成真。
其实,凡凡早就发现了爸爸妈妈感情的不好了。沈晓燕和李翔经常在家里吵架,凡凡都在房间里听得一清二楚。
他们甚至还会当着儿子的面大打出手。
的确,生活中有很多妈妈在离婚前瞻前顾后,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
在沈晓燕看来,她想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哪怕代价是自己痛苦,只要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家庭,不被同学取笑、不被被人看不起,她都愿意默默忍受。
但从孩子的角度细细思考,妈妈的退让,真的是他想要的幸福吗?
妈妈这样的“牺牲”,真的就能让他快乐健康成长吗?
电视剧播出后,陶昕然也发表了自己对沈晓燕、对“离婚不离家”的看法:
“她叫沈晓燕,我特别爱她,心疼她,但是她为了孩子离婚不离家,我其实是不认同女性以这种方式牺牲的。”
是的,正如陶昕然说的那样:“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影响更大,女人离婚就要离家。”
心理学家也曾说过:“孩子会非常关注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以此作为判断家庭环境是否安全的依据。”
在“离婚不离家”的家庭里,两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早已荡然无存,甚至对彼此还夹杂着一丝的抱怨和愤怒,在这样恶劣的家庭环境下,孩子怎么会感受不到呢?孩子只会活得更压抑。
看过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一对夫妻总吵架,还经常把孩子当成不能离婚的借口,14岁男孩多次劝阻无果后,从29楼的家跳下,不幸离世。
而在男孩做出这个行为之前,他曾多次告诉爸妈,不要再互相折磨下去了,遗憾的是,爸妈并没有把孩子的话当一回事,只以为这是孩子轻飘飘的一句抱怨而已。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不懂事,可是,孩子是可以看到和听到的,他是可以感受到的。当他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父母争吵的画面和伤人的话语时,孩子真的还能快乐地起来吗?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婚姻,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这些孩子对离婚其实没有很准确的认识。而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情绪,是家庭的氛围,是家庭里流淌着的或温暖或奇怪或者冰冷的“气息”。
在这样的氛围下,父母的相处方式、这对父母跟孩子之间的互动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父母光靠维持家庭完整、维持幸福假象并不能真正解决孩子内心的缺失问题。
一段婚姻如果已经是千疮百孔,倒不如放手,给自己,也给孩子重新寻一份安宁和幸福。
是的,我们常常说,爸爸对妈妈的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
但遗憾的是,不是人人都能够拥有恩爱的父母,和美满的家庭。
所以在某一程度上来说,一个女人,一个妈妈,如何爱自己,如果面对现实,或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表率,才会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