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妙峰山琐记》

男儿当自强 中考试题
精选回答

妙峰山是北平一带的民众信仰中心。自从明代造了碧霞元君庙以来,直到现在约三百年,不知去了多少万人,磕了多少万头,烧了多少万香烛,费了多少万金钱。这着实是社会上的一件大事。可是要找一篇关于妙峰山的记载,除了凉朝官在笔记里偶然提起几句之外,是找不到的。这没有什么可怪,烧香的民众和作文的士大夫们站在两个世界里,他们本来是各不相关的。
我自民国元年到北平,直到九年在北京大学毕业,时间不为不久,但绝不知道有妙峰山进香的一回事。这也难怪,这座庙离城百里,太远了,接触不到。虽是城内墙上每年必贴着许多香会的报贴,阴历四月初旬又有无数“带福回家”的特殊人物,但天下的事情不入我们的意识的何啻万千,这一点事情熟视无睹有什么稀罕呢!
自从民国九年的秋天我和陈万里先生游西山,入山很深了,方始走到妙峰山。那边的庙,因为筑在很小的山顶上,没有多少屋宇,那时又不是进香的时候,人迹很稀,所以也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只有从三家店到妙峰山的一条路上屡屡看见小而新的庙,一座座地关着门,觉得有些奇怪。问驴夫,说是茶棚。山里为什么要有茶棚呢 茶棚为什么要造得这样讲究呢 当时曾起过这些疑问。可是,世界上的事情我们不明白的太多了,我哪得一一去问个究竟呢,所以也就搁着了。
隔了四年,我又和吴缉熙先生游三家店,渡浑河。那时恰巧是阴历的四月初八,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每座小庙——即四年前的驴夫告我的茶枞——又都击着磬,唱着喝茶喝粥的歌,庙内外歇着无数进香的人,每到一个人就到神座前磕一个头,这才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很想跟他们一同上妙峰山去看看了,可是过夜的东西一些没有带,只得回家。这次回家之后,街坊上贴着的会贴便一一映入了我的眼帘。
忍了一年,会贴又出来了。这个好奇心再也不能制止,就请求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主任沈兼士先生,派我们去调查。承兼士先生的允可,我们的调查团于十四年四月三十日(阴历四月初八)出发了。这一次虽仅仅首尾三天,没有尽量调查,但获得的材料都是新的,整理这些新的材料感到无穷的快乐。整理的结果,在《京报》副刊上连出了六次的《妙峰山进香专号》。那时颇激起社会的注意。
又隔了三年,我们在中山大学的语言历史学研究所里编印《民俗丛书》,就把这几个专号编成一册《妙峰山》,十七年九月,这本书出版了。
我常想,能够注意这个问题的,怕全国只有我们几个人吧 我们调查的固然不详细,但比我们详细的还有谁呢 倘使我们不作这一次的调查,将来这件事情消灭了之后,再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人知道那些情形呢 所以我在这书的序里说:

我们这一年去得真巧!次年的进香期,正是奉军初打下北京,人民极恐慌的时候,听说烧香的只剩数十人了。这两年中,北方人民宛转于军阀的铁蹄之下,哪有展眉的日子。今年虽把军阀驱除了,但因迁都之故,报纸上常说北平快成一座废城了,无限的失业者把这座大城点缀得更荒凉了。妙峰山娘娘之神,从前托了国都之福,受了无穷的香火;自今以往,怕要忍着馁吧 明年我北返,当再去看一下。如果山上殿宇竟衰落得成了一座枯庙,则这本《妙峰山》真是可以宝贵了:我们这件工作总算抢到了一些进香的事实,保存了这二百数十年来的盛烈的余影!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有人批评这本《妙峰山》编得不好的时候,我总回答道:“这是仅有的一部书了!这不是编制的好坏问题,乃是材料的有无问题!”
今年五月,回到北平,访容希白先生,见他书架上放着一册《妙峰山琐记》的稿本。拿来一看,其中讲地理,讲古迹,讲风俗,讲道路,讲庙宇,都非常精密;而香会一项比我们所抄的竟多出了两倍余,尤出我的意外。把我们出版的《妙峰山》和它一比,显见得我们的质料太单薄了。我惊奇世上竟有这样一本正式研究妙峰山的著作;我又欣喜世上竟有这样一个注意民众信仰问题的学者!忙问希白:“这本书是怎么来的 ”希白说:“那是满洲人奉宽先生做的,他已有五十余岁了,他把这部著作送到燕京大学来,是希望大学里替他出版的,但未必能如他的愿。”我说:“那好极了,可以让给了中山大学的民俗学会了!”于是请于中大当局,这部书就和我们《妙峰山》同收在《民俗丛书》里了。
这书分四卷:第一卷讲的是从德胜门,西直门到阳台山一路的风物;第二卷讲的是中道和中北道;第三卷讲的是南道,滴水岩,北道和中南道;第四卷讲的是妙峰,灵感宫,五元君及各处的茶棚社火。书名虽为“琐记”,其实是很有系统的著作。
作者的游踪,在书里可以看见的,他于光绪丙申(二十二,公元1896)即已奉母朝山;那时是由北道上,由中道下的。从民国甲寅(三,1914)以后又连年与妻和子同去,走的大抵是中北道和南道,北道也走过。因为他有了这三十余年的见闻和经验,加以他的浓厚的历史兴趣,到处寻访古迹,一碑一碣都经过他的摩抄,所以他讲得头头是道,引用书证物证数百种,记载再切实不过。书中时有辨方志及传说的谬误。如“杨家将”的故事盛传北方,因其势力之大,弄得到处留着他们的遗迹,一班人已决不能不信他们曾经到过北平一带作战了。但他说:
[火焰头]此处有小山脉从南来,逶迤接地而伏。土人因半天云岭下有地名水源头,故连类及此,呼为火源头。“源”字不伦,易以“焰”字;且谓孟良盗骨烧昊天塔,由此纵火。按孟良盗杨无敌骨于昊天塔事,见元人所撰杂剧。……物昊天塔远在京城西便门内,安能由此纵火 则荒诞矣!
考百望山,俗呼望儿山,云是余太君望杨六郎处。……西殿石佛一尊,……其首为人盗去。据手印,为释迦牟尼像。谷谓佘太君像,非也。杨无敌父子与契丹交战,初未尝一至幽燕,则太君望儿,六郎挂甲,孟良放火等事,固皆子虚乌有。
这样辨证,不必费辞而传说之虚妄已立见。又如考阳台山云:
大觉寺……内西北院为龙王堂,有辽咸雍四年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碑。……碑中语及碑阴题额,阳台皆“阴阳”之“阳”。而陈天祥金仙寺碑,《日下旧闻》,王昶《金石萃编》,光绪《顺天府志》,皆作“场谷”之“场”,盖相沿于明宣德三年四月初七日,正统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御制大觉寺碑。萃编按语且云,“曾于乾隆戊戌亲见此碑”。乃亦误书“场”字,殊不可解。

这种一字不苟的精神,不值得我们佩服吗!
书中记古迹的,如石佛殿的魏太和十三年阎惠端造像,考正《顺天府志》书“阎”为“闫”之误;大云寺的辽大康九年舍利经版塔,指出史书中书“大康”为“太康”之误,且于“定光佛”一名证明辽代不以帝讳(辽太宗名德光)缺佛号的末笔。这都与史学和考古学有裨益的。其记传说的,如灵官驱山兽以安香客,灵感宫钟由高阳飞来等等,更是我辈研究民俗时的好资料。
我们从前去调查,见了材料就抄,自以为已很细密。但一方碑,一张会贴,文字太多时,我们只有摘要写下,因为全抄了费时太久,而且围看我们抄写的人来了一群也有些不耐烦。今观此书所录材料,几十字的固然不缺,几百字的也不加刊删;一件东西的行格,尺寸,地位,记得一丝不苟。这在材料的确实程度上比我们高了多少,在工作的困难程度上又比我们增加了多少 这才是正式的调查!这才是调查的形式!因为这样,所以这五条路上的茶棚名目,会帖,及其废兴的情形,他都能记完全了;妙峰山及其附近的庙宇,村庄,碑碣,塔像,风景,也都能记清楚了。我们从前整理这些材料时,很有人笑我们是“小题大做”。哪知读了这本书,我们正不胜“小巫见大巫”之感呢!奉宽先生又有《燕京故城考》一篇,(登载燕京学报第五期)把辽金元明的故城沿革命一一亲勘,再加上无数的书证物证,写出极严密的考证与说明。他不冀奖励,不畏穷饿,随着自己的兴趣,对于某几个问题作为数十年的专攻,这真是我们学界的“鲁灵光”,我们忍使他埋没了吗
书中有许多处很遗老的口气,似乎不适宜出现于我们出版物上。但他在旧教育,旧信仰之下真有做遗老的资格的,我们应当原谅他,不必求全责备。
承魏建功先生的好意,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标点此书,校印此书,并加进了许多手摄的照片,又替作者记出了引用书目,使得有志研究这方面的事物的人容易找得材料。他费去很多的功夫在这本书上,敬为民俗学会表示极度的感谢!
今年五月中,我和建功先生们又到妙峰山去了。进香的人萧条得很,远比不上那一年。大约这种风俗,一因生计的艰难,再因民智的开通,快要消灭了。我们赶紧还是起来注意这垂尽的余焰罢!尤其有这本书作了指南之后,对于我们的工作利便不少,这还不够鼓起我们的勇气来吗 本书的读者们,你们若不继续着奉宽先生的脚步而前进,你们真是辱没了这时代的使命了!

秋月春花 2022-04-20 06:39:30

相关推荐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不雅是什么意思

“不雅”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ù yǎ,释义:不正、不雅观、不好看。
出处:
1、《荀子·儒效》:“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
2、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法后王》:“法贰后王谓之不雅,以居下倍上,是邪说也。不雅者,不正也。”
3、清·李渔《凰求凤·避色》:“我这园亭里面,常有附近的女子,借游玩为名,不时进来走动,旁人观看甚是不雅。从今以后,须要严词拒绝。”
4、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叫外人听著,不但我的名声不好听,就是妹妹的名儿也不雅。”
5、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这话好不通,你爱谁,说明了,就收在房里,省得别人看着不雅。”
6、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没有对证,赵姨娘那里肯认帐?事情又大,闹出来外面也不雅。等他自作自受,少不得要自己败露的。”
造句:
1、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2、后来罗贯中写书,觉得不雅,便改成望梅止渴,流传至今。
3、没有签名档就像没穿裤子,方便是很方便,就是有些不雅。

盼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盼》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盼》是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019年秋季修订版)第17课的课文,出自铁凝的《夜路》,并特邀张蕾、梓君参与本文音频的朗读。
原文节选: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本文中,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职校退学了换学校学籍还在吗

职校退学、换学校学籍还在,在学生离开学校后,所在教育部门会保留一段时间,方便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如果一年内没有继续上学或有严重违规被开除才会删除学籍。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2013年9月1日起,全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花木兰什么朝代

花木兰是南北朝。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明确载。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花木兰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3个行军记载切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魏书·世祖纪上》:“车驾东辕,至黑山”。《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渡燕然山”。《北史·列传第八十六》:“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