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杜甫为什么被尊为诗圣?

风随心动
精选回答

如果有人问:谁是写诗最牛逼的人?我想,答案基本上不外乎李白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但也总有人有点不屑一顾,凭什么?这些不屑一顾的人往往被韩夫子一句话无情的打脸:“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千百年来,李杜二人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今天要讨论的是看杜老先生,能否对得上诗圣的称号。

从题材上看,老杜最负盛名之处,一是古体,一是律诗。

前者的代表作是“三吏三别”。在之前红色年代,任何东西要讲政治,尊杜砭李之风蔓延,关键就是杜先生写了“三吏三别”,体现了可贵的人民性。这个论断现在看来有点过时。说实话,现在的人,到底有多喜欢“三吏三别”呢,恐怕要打个问号。古体歌行有李白在上,杜老先生只能屈居第二了。而真正给杜老先生带来声誉的,是律诗。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从唐诗发展的历史来说的。近体诗从南朝发端,进入初唐“沈宋”定型,一直到盛唐,绝句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王昌龄、李白这样的高手,其他王维、岑参、高适也都是一等一的好汉。但是,律诗呢?律诗一直还是个一般人不太敢碰或者不愿意碰的题材。平仄相对、上下相粘,不能出韵,不能犯孤平、不能三连平,要合理安排文气的起承转合,戴着这样的脚镣跳舞,其难度之大,我们现代人更能理解。可以说,没有杜老先生,后人恐怕还得在律诗中继续摸索,而杜老先生则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律诗该怎么写。一句话就是:在有限的空间中开拓无限的意境。

如《秋兴八首》。不写则已,一写就八首。杜老先生前人有无干过?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可谓字字惊心,你改一个字看看。

还有《咏怀古迹五首》,中晚唐怀古诗全是这路子。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读后什么感觉?感觉就是遇上了金庸小说里练了《九阴真经》的高手,一股浑融的真气扑面而来,绵绵不绝。

更不用说《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明胡应麟评价此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老杜的绝句,也有许多精彩表现。脍炙人口的有《江南逢李龟年》、《绝句四首-两个黄鹂》,像“迟日江山丽”“山青花欲燃”这样的句子也清丽可喜。

所以,你要说老杜才气不够,我是不同意的。没有才气,如何玩得转律诗?

但是,仅仅只是对律诗创作的开拓,杜老先生就被尊圣是要打一定折扣的。主要在于他心里装着朝廷,装着人民群众,历尽艰辛,九死未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唐人中并无二人。这方面,他和李白都是屈原的好学生。李白学的是汪洋恣肆的艺术,杜甫学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了这一点,不被后人尊重才怪呢?“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等就不用多说。反映了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大背景及大背景之后的细节。这细节,恰恰就是文学的魅力。正因这样,老杜的诗被称为“诗史”。

再发一些其它诗句感受一下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还有对战争的描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

此外,对诗歌艺术的贡献,极大第影响了一批后来者。“为人性避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对字法、句法、章法等诗艺创作的影响极其深远:包括李商隐,黄庭坚,钱谦益等。特别是在宋朝,涌现出“千家注杜”的景观。

总结:杜甫为什么能被尊圣?

一是悲天悯人的情怀。——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对律诗创作的贡献。其个人创作前无古人,又开拓了来者。——代表了先进的文化方向。

一是诗歌艺术的开拓性。——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

相逢即是缘 2023-09-12 17:32:08

相关推荐

水准仪镜子里有水雾怎么办

1、水准仪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一般情况下里面的镜子是不能随意拆开的,若是上面镜子表面有水雾的情况下,这时候可将其放在温度高点的环境中,或者放在太阳光充足的位置处晾晒一段时间就能去除水雾,但要避免灰尘的侵入。2...
展开详情

英灵神殿亚麻怎么种植

1、工具/原料:演示平台:台式电脑。2、电脑系统:windows10。3、电脑游戏:英灵神殿。4、首先,打开英灵神殿。5、打开后,前往北境平原。6、到达后,选择耕地钯。7、然后耕出一块土地。8、然后选择亚麻。9...
展开详情

卫生间水电安装方法

1.定卫生间地漏的位置时一定要先想好,量好尺寸。地漏最好位于砖的一边,如果在砖的中间位置的话,无论砖怎么样倾斜,地漏都不会是最低点。2.水槽和燃气灶上方装灯。卫生间空调插座均设专用开关.特别是卫生间电热水器,以...
展开详情

小米手机不能截长屏的原因

1、小米手机是可以截长屏的,截图失败可能是没有掌握好技巧。2、按着电源和音量下键截屏(或者其他快捷方式都一样),然后点击右上角的缩略图。3、在新的图片编辑界面点击长截图。4、接着就会显示长截图的操作界面,界面自...
展开详情

吃喝玩乐的朋友圈说说

1、把桂圆凑近嘴边,用手一捏表皮,桂圆就会“扑溜”一声滑进嘴里,轻轻一咬,嘴里顿时灌满了新鲜的汁水,甜津津的,细腻爽口。2、今晚就我们三个女人一间房K歌,和两姐妹在一起玩得也很嗨,开心,下次继续!3、心情不好我...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不雅是什么意思

“不雅”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ù yǎ,释义:不正、不雅观、不好看。
出处:
1、《荀子·儒效》:“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
2、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法后王》:“法贰后王谓之不雅,以居下倍上,是邪说也。不雅者,不正也。”
3、清·李渔《凰求凤·避色》:“我这园亭里面,常有附近的女子,借游玩为名,不时进来走动,旁人观看甚是不雅。从今以后,须要严词拒绝。”
4、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叫外人听著,不但我的名声不好听,就是妹妹的名儿也不雅。”
5、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这话好不通,你爱谁,说明了,就收在房里,省得别人看着不雅。”
6、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没有对证,赵姨娘那里肯认帐?事情又大,闹出来外面也不雅。等他自作自受,少不得要自己败露的。”
造句:
1、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2、后来罗贯中写书,觉得不雅,便改成望梅止渴,流传至今。
3、没有签名档就像没穿裤子,方便是很方便,就是有些不雅。

盼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盼》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盼》是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019年秋季修订版)第17课的课文,出自铁凝的《夜路》,并特邀张蕾、梓君参与本文音频的朗读。
原文节选: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本文中,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职校退学了换学校学籍还在吗

职校退学、换学校学籍还在,在学生离开学校后,所在教育部门会保留一段时间,方便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如果一年内没有继续上学或有严重违规被开除才会删除学籍。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2013年9月1日起,全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花木兰什么朝代

花木兰是南北朝。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明确载。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花木兰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3个行军记载切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魏书·世祖纪上》:“车驾东辕,至黑山”。《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渡燕然山”。《北史·列传第八十六》:“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