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不辞小让上一句是什么 细节决定成败

学习雷锋好榜样
精选回答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句话是因鸿门宴而来的名句。因为范增有意杀掉刘邦,而刘邦又不敢不赴约,所以为了最大可能的规避风险而玩了一出小计策!

我句话在文章中是出自樊哙之口,意思也是好理解的,大概是:“做大事的人不要过于顾及细微之处,行大礼不要挑剔其中小的礼让细节!”

一个句话看似为大大咧咧的行为表述,其实不然,我们都知道任何存在都有生命期限,也就是说我们想成就大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尤其是人的这短短几十年里!

介于此种情况,我们就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太过浪费时间在一个环节,否则即便一个环节再优秀也是干不成事情的!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印上!”

大礼不辞小让上一句是什么 细节决定成败

孔夫子也说过人的思虑不要太过,差不多就得行动了,我们现在人也常说:“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说是差不多的逻辑思考!

我们必须把精力集中到更需要精力的地方,否则几乎是得不偿失了!

我们谁都知道完美是不可想象的,只能尽力而已,无论是一个物,还是一个人,就算是做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

付出与得到的性价比对于我们有限的一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想成为一个自己更认可的自己,那么就得果断选择努力方向,把汗水与智慧合理分配于人生的每个环节之上,那样才是我们最可能获得的最美好人生!

这句话出自史记中刘邦与项羽的鸿门宴,那么谈一谈他们两个是避免不了的。

刘邦我们都知道,痞里痞气,可是深谙用人之道。因为他的性格与品性,以及出身,他时常不拘小节,因此无官架子!这种人可以为了目的的达成而忍辱负重,更可以不耻下问,所以手下的能力才能很好的被发挥,就比如韩信的登台!一切为了大行与大礼,对于细微之处以及与主体目标无关紧要的地方到不多费精力计较,所以他保住了命,最后也成就了大业!

而与之对比的项羽就没这么个认识,项羽的勇猛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现在也说王不过霸,这是多么高的赞誉啊!可是他太过于在意别人的言论,也太循规蹈矩,当然也可以说是思维太过死板!

贵族难免又心理膨胀的现象与更在乎俗世名誉的心,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那么江山几乎可以确定了在他的手上,因为其他人很难与他抗衡,况且范增也不会离开他,甚至范增也不会死,那么赢得天下就太简单了!

其实项羽的性格就是如此,就像当初威胁刘邦,最后还是因刘邦几句话与外界可能的说辞而归还了刘邦的亲人,然而刘邦的做法却与其对比鲜明!

当然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少人认可项羽的为人,可是成就大事与世俗道德不能画等号!毕竟战争时期是非常时期,正常社会状态下的逻辑很难奏效,就比如“兵者诡道也!”这几个字一样!

况且越早结束战乱对天下百姓越是有好处,杀掉刘邦背上骂名又有何不可,也会少了很多将士的阵亡!

大礼不辞小让前句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大礼不辞小让上一句是什么 细节决定成败

大行:干大事,大的作为。顾:顾念,考虑。细谨:细微末节,小的谨慎。辞:拒绝。不辞:不躲避、不回避。让:责备。

大礼不辞小让上一句是什么 细节决定成败

译文:干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释义:做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在乎小的过错。

解析:鸿门宴上,众人欲助刘邦逃走时,刘邦顾虑到没有向项羽行辞别的礼,樊哙就对刘邦说了这句话。

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以大局为主,过分地苛求自己注意细枝末节,不能成就最终的大业。

兵家常说:做大事,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因眼前小利迷了双眼,乱了方向。

一时的牺牲,一处的放弃,并不是全盘皆输,而是赢来最终成功的可能。

迷风 2024-05-12 11:40:48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太阳主要内容

《太阳》主要介绍了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以及太阳跟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章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而第二部分讲的就是太阳跟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它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讲述了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关系。这两部分相互关联,正因为太阳很大,温度很高,离我们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温暖和光芒。用原文的话说就是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可可被我收养后有什么变化呢你从这些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可可被“我”收养后,从长期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并且对我恋恋不舍。通过可可的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出自《动物笑谈》。
《动物笑谈》以作者自己的观察来描写几种动物,并由此获得自我“可笑”的感受(而不是动物蠢笨可笑),这是十分独特的写作视角,充满对动物的喜爱和爱护之情。
《动物笑谈》句子赏析:
1、“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用风趣的语言写出了小鸭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和“我”哭笑不得的心理。
2、“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活化出鹦鹉可可聪明、调皮的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类比推理是什么意思

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它是从观察个别现象开始的,因而近似归纳推理。但它又不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是由特殊到特殊,因而又不同于归纳推理。分完全类推和不完全类推两种形式。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完全相同时的类推;不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不完全相同时的类推。
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如声和光有不少属性相同--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由此推出:既然声有波动性质,光也有波动性质。这就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具有或然性。如果前提中确认的共同属性很少,而且共同属性和推出来的属性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类比推理就极不可靠,称为机械类比。科学家常根据类比推理得出重要结论。

有志者事竟成的全句

“有志者事竟成”的全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一副自勉联,作者是蒲松龄。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由来:
东汉时,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战斗非常激烈。突然,耿弇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箭砍断,又继续战斗,终于耿弇打败敌人。汉光武帝表扬了耿弇。并且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