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知识归纳总结

朝生暮死 初中语文
精选回答

初中学生需要掌握好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总结了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习语文。

常见多音多义字

1.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盛: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g)饭。

3.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

4.创: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5.伯:我是她的大伯(bó),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6.疟:发疟(yāo)子就是患了疟(nǜe)疾。

7.看:看(kān)守大门的保安也很喜欢看(kàn)小说。

8.行:银行(háng)发行(xíng)股票,报纸刊登行(háng) 情。

9.艾:他在耆艾(ài)之年得了艾(ài)滋病,整天自怨自艾(yì)。

10.把:你把(bǎ)水缸把(bà)摔坏了,以后使用没把(bǎ)柄了。

11.传:《鸿门宴》是汉代传(zhuà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án)奇。

12.荷:荷(hé)花旁边站着一位荷(hè)枪实弹的战士。

13.涨:我说她涨(zhǎng)了工资,她就涨(zhàng)红着脸摇头否认。

14.奇:数学中奇(jī)数是最奇(qí)妙的。

15.炮: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药材吗?

成语易错类型

1.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本身就是成语,意思是不了解词语真正的意思,光从字面意思去推测,做出不正确的解释。如:七月流火,本义指天气慢慢转凉,而考生如果不知道这个成语,单从字面上理解,就容易认为是指天气很热。

2.褒贬误用,有些词汇自带情感色彩,表扬或批评,如:他每次和妈妈争执时,总是慷慨激昂。在这里,句子想表达的是贬义,而慷慨激昂是褒义词,不符合语境。

3.出现重复,成语里包含的意思和句子已有成分重复。如: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忍俊不禁本身就是指忍不住笑了,和句子里“笑了”重复,使用不正确。

4.适用对象错误,部分成语使用范围有规定,如:“举案齐眉”只适用于夫妻之间,“不耻下问”专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求教。学生向老师发问,则不适合用。

一词两义的成语

1.息事宁人: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平安相处。

2.细水长流:原比喻力量虽小而坚持不懈必能成功;后以“细水长流”比喻精细安排,长远打算。

3.舞文弄墨:形容玩弄文字技巧;也指歪曲法律条文。

4.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或批评,作贬义词;也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

5.左右逢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见识广博,应付自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6.战战兢兢:指因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指小心谨慎的样子。

7.眉来眼去:一般指用眉眼传情,多指不正当的勾搭;最初,是用来比喻观赏景色,无贬义。

8.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的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9.隔靴搔痒:原指隔着靴子挠痒;现一般比喻说话做事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10.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没有结局 2022-05-06 17:37:42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在校大学生选择统招专升本条件为需要满足为省内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的大三学生,报考对口专业,报考省内招生院校;在校大学生选择远程教育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等方式需要满足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