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达标训练试题

老夫撩发少年狂 高三试题
精选回答

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牛顿运动定律是错误的

2.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0m/s2

B.10m/s2

C.5m/s2

D.无法计算

3.磁性车载支架(如图甲)使用方便,它的原理是将一个引磁片贴在手机背面,再将引磁片对准支架的磁盘放置,手机就会被牢牢地吸附住(如图乙)。下列关于手机(含引磁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静止时.手机共受三个力的作用

B.只要汽车向前加速的加速度大小合适,手机可能不受支架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C.当汽车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时,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为零

D.汽车静止时,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手机的重力大小

4.汽车沿平直公路以恒定功率p从静止开始启动,如图所示,为牵引力F与速度v的关系,加速过程在图中的T点结束,所用的时间t=8秒,经历的路程s=50米,8秒后汽车做匀速运动,若汽车所受阻力始终不变,则()

A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牵引力大小为2×105N,

B.汽车所受的阻力大小4×104N,

C.汽车的恒定功率为1.6×105W,

D.汽车的质量为8×103kg

5.为了进一步探究课本中的迷你小实验,某同学从圆珠笔中取出轻弹簧,将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套上笔帽,用力把笔帽往下压后迅速放开,他观察到笔帽被弹起并离开弹簧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笔帽与弹簧间的摩擦,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笔帽一直做加速运动

B.弹簧对笔帽的冲量和对桌面的冲量相同

C.弹簧对笔帽做的功和对桌面做的功相等

D.弹簧对笔帽的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笔帽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6.如图所示,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θ=45°。己知BC高h,不计空气的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A.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B.甲、乙小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

C.A、B两点的高度差为.

D.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7.“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现了火星存在微生物的更多线索,进一步激发了人类探测火星的热情。如果引力常量G己知,不考虑星球的自转,则下列关于火星探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探测器贴近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为零

B.若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火星探测器贴近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如果测得探测器的运行周期与密度,则可以计算火星质量

D.火星探测器沿不同的圆轨道绕火星运动时,轨道半径越大绕行周期越小

8.在两等量异种电荷A和B形成的电场中,将另两个等量异种试探电荷a、b用绝缘细杆连接后,放置在点电荷A和B的连线上,且关于连线的中点对称,如图所示,途中水平虚线为A和B连线的中垂线。现将试探电荷a、b连同绝缘细杆从图示位置沿A、B连线的中垂线向右平移到无穷远处,平移过程中两试探电荷始终关于中垂线对称。若规定A和B连线中点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和B连线上,b处的电势大于零

B.a、b整体在A、B连线处具有的电势能大于零

C.在水平移动a、b整体的过程中,静电力对a、b整体做负功

D.在图示位置将a、b整体绕绝缘细杆中点转动900过程中,静电力对a、b整体做负功

9.如图所示,足够长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物块a通过平行于传送带的轻绳跨过光滑轻滑轮,与木块b相连,b的质量为m,开始时a、b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不受传送带的摩擦力作用,现将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在b上升h高度(未与滑轮相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块a的质量为

B.摩擦力对a做的功大于物块a、b动能增加量之和

C.任意时刻,重力对a、b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不相等

D.摩擦力对a做的功等于物块a、b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平均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了

D.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能量,电子的衍射实验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滑块上,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L+s)

B.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越大,s越小

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到达木板右端所用时间越长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物块与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固定导槽A、B的控制,该物块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水平力F拉动物块使其以速度v2(v2的方向与v1的方向垂直,沿y轴正方向)沿导槽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拉力F的方向在第一象限,则其大小一定大于μmg

B.若拉力F的方向在第二象限,则其大小可能小于μmg

C.若拉力F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此时F有最小值,其值为μmgv1v12+v22

D.若拉力F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此时F有最小值,其值为μmgv2v12+v22
【篇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惯性是物体只有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此无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均无关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均无关,故只有D正确。

答案D

2.物体A的质量为10kg,物体B的质量为20kg,A、B分别以20m/s和10m/s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惯性比B大

B.B的惯性比A大

C.A和B的惯性一样大

D.不能确定A、B的惯性大小关系

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B的惯性比A大,选项B正确,A、C、D都错。

答案B

3.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

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解析因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效果往往不同,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4.如图1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则()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

B.力F就是物体对墙的压力

C.力F的反作用力是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

D.墙壁对物体的弹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选项A错误;力F与物体对墙的压力是两个不同的力,选项B错误;力F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错误;墙壁对物体的弹力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D正确。

答案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的惯性比静止在货运场的集装箱货车的惯性大

B.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

C.在粗糙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球的惯性逐渐变为零

D.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同时加速度逐渐减小是有可能的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其量度,A、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理想化的推理得出的规律,B错误;物体可以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D正确。

答案D

6.如图2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人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假设人和滑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能落在滑板上原来的位置。要使这个表演成功,在起跳的过程中()

A.运动员双脚对滑板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B.运动员对滑板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C.跳起之前运动员只受两个力作用

D.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方向向上偏前

答案C

7.如图3所示,甲运动员在球场上得到篮球之后,甲、乙以相同的速度并排向同一方向奔跑,甲运动员要将球传给乙运动员,不计空气阻力,问他应将球向什么方向抛出()

A.抛出方向与奔跑方向相同,如图中箭头1所指的方向

B.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前方,如图中箭头2所指的方向

C.抛出方向指向乙,如图中箭头3所指的方向

D.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后方,如图中箭头4所指的方向

解析由于球在甲手中时与甲的速度相同,球抛出后由于惯性其水平速度仍与甲、乙奔跑的速度相同,因此甲只要向垂直奔跑方向扔出球,就能被乙接住,C项正确。

答案C

8.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人,分别站在两只完全相同的浮在平静水面的船上,初速度为零,甲的力气比乙的大,他们各自握紧绳子的一端,用力拉对方,两人都与自己的船相对静止,则()

A.甲先到中点B.乙先到中点

C.同时到中点D.无法判断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并结合运动学公式易知选项C正确。

答案C

9.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m)g

C.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

D.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解析由于斜面体和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将斜面体和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由受力情况可得: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g+Fsinθ,故A对,B错;隔离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mgsinθ,故C错;将斜面体作为施力物体,则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即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由力的合成可知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与物体的重力和F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在竖直方向上,D错。

答案A

10.关于物体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所受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错误,B正确;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正确。

答案BD

11.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

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等于乙对甲的拉力

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甲对乙的拉力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相等,只是由于地面对甲、乙的摩擦力大小不同。实际上,甲获胜的原因是甲、乙所受合力指向甲这一方。

答案BD

12.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平静的水面上,静止着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人,人从静止开始从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船向相反方向运动

B.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燃气,从而获得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动力

C.如图6所示,是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转向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

解析人从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要受到船给人的摩擦力,方向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小船也有一个摩擦力,其方向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反,因此船将在这个摩擦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向人行走的相反方向运动,所以选项A正确;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燃气,虽然燃气对排气筒有反作用力,但毕竟很小,并不是汽车动力的来源,因此选项B错误;农业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射出来时,弯管在水的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会自动旋转,大大增加了喷水的面积,选项C正确;乌贼通过身体侧面的孔把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经过小孔压出体外,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乌贼就获得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从而向排水的相反方向游去,选项D正确。

答案ACD

13.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升空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B、C两项错误,A项正确;火箭运载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卫星,卫星吸引地球,这就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项正确。

答案AD

14.A、B、C三个物体如图7所示放置,所有接触面均不光滑。有一个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C上,使A、B、C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C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C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对A、B、C整体而言,地面对B、C的摩擦力方向皆向左。隔离B,由B匀速运动的受力条件可知,A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同理可判断C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答案AD

煮酒论天下 2022-04-16 10:35:00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城乡规划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城乡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和设计等,包括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等。例如: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城乡道路交通的规划,河道、供水、绿化等城市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寒号鸟文中的得过且过是什么意思

《寒号鸟》文中的得过且过意思是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苟且偷安、聊以卒岁。
反义词:自强不息、力争上游。
示例:
1、清·彭养鸥《醒世小说黑籍冤魂》第一回:“但是吃烟人的脾气,总是得过且过,那一个是真心肯戒。”
2、茅盾《林家铺子》:“这年头,谁能顾到将来呢?得过且过。”
3、老舍《四世同堂》:“他们年岁虽轻,却学会了得过且过,他们还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可是不便为这个而不去快乐的参加滑冰。”

一个篱笆三个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一谚语告诉我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具体的意思就是指能力再强的人也需要其他人的帮忙,因为人并不是全能的,一个人的成功同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团队成员的合作和帮助,就像篱笆一样是靠一个桩一个桩围起来的。
出自《古今贤文》中的合作篇。
原文: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古今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推测成书于明代,后来经过明清两代人的增补,形成了今天的全书。

拜谢与叩谢用法

“拜谢”指敬辞,行礼表示感谢;“叩谢”指磕头感谢,泛指表示深切的谢意。
“拜谢”造句:
1、我一定要当面拜谢这位好心人!
2、出海平安归来,仍要拜谢妈祖娘娘和白衣大士,有的还专门请戏班子为天后娘娘唱戏答谢。
3、最后,再次诚心诚意拜谢能坚持将近七年的各位朋友!
“叩谢”造句:
1、每一天,我为你祈祷,为你的生命叩谢上苍,为你许下最美好的愿望,祈求众神赐予你幸福和健康。
2、浮华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叩谢的。
3、一众人族突感身轻体健、百病消除,都知晓是三人所为,又一次诚心叩谢。

苟延残喘能形容自己吗

“苟延残喘”可以形容自己。拼音:gǒu yán cán chuǎn,原义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出自北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遽来居颖,苟存残喘,承赐恤问,敢此勉述。
成语典故:狼是残暴的动物,本性难改。东郭先生救了它,它反而要吃掉东郭先生,幸好一位农民路过,把狼打死了。
成语寓意: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小聪明永远比不上大智慧。另外,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人们不能乱施善心。生活常常使一些人挣扎在贫困或绝望的边缘,使他们仅仅能够将生命维持下去。若想摆脱这种窘境,就只能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拼搏。
用法: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1、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2、明·吴承恩《西游记》:“欲要自尽,又恐父母疑我逃走,事终不明。故没奈何,苟延残喘,诚为天地间一大罪人也。”
3、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穷得当卖全无,虽只区区四金,到也不无小补,又可以苟延残喘得好几日了。”
近义词:苟且偷生、苟全性命。
反义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