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跳格子

绿水悠悠 中考试题
精选回答

孙道荣《跳格子》初中小说阅读及答案
①拉着儿子的小手,从低矮的出租屋里走出来,她快活地对儿子说,想到哪儿去玩,今天妈陪你。
②听说她的儿子从乡下来了,雇主特意给她放了一天假,让她带自己的儿子好好玩玩。离开家出来做保姆两年多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儿子。儿子长高了,都有点认不得她了。
③她拉着儿子,沿着大街一边走一边想,到哪里去呢
④她在脑海里搜索着。第一个蹦出来的,是少年宫。没错,那里是孩子的天堂。唱歌的、跳舞的、弹琴的、画画的、跟着外教学外语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两年来,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她都会准时陪着雇主的女儿,到少年宫来练琴。每次雇主的女儿在里面学琴时,她就和其他接送的家长一样,坐在院子里的树阴下等,有的是爸爸妈妈,有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长们互相会聊几句,有人问她,你是陪女儿来练琴的吧。她没好意思回答,不置可否地笑笑。放学了,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出来,雇主的女儿向她走过来,她就接过雇主女儿手中的小提琴,背在自己身上,然后,一前一后地向雇主家走去。看着雇主家的女儿,她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乡下的儿子。她想,要是哪天也能带自己的儿子来少年宫,学点东西,那该多好啊。
⑤今天,儿子终于来了,她琢磨着,就带儿子去少年宫里转转,让儿子长长见识。少年宫的每一个角落,她都是熟悉的。可是,带儿子进去干什么呢 她忽然犹豫起来,唱歌、跳舞,还是弹琴、学画 她只有一天时间陪他,这一切似乎都不可能。
⑥她摇摇头,算了,还是带儿子去游乐场吧。那里面好玩的东西很多很多,别说玩了,儿子连见都没见过。带儿子去那里玩,儿子一定开心。
⑦每隔一两个月,雇主就会带上女儿,和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一起,去游乐场玩。为了照顾几个调皮的孩子,每次雇主都会让她一起去。那些好玩的东西,她一次也没玩过,不过,很多名字,她都记熟了,什么摩天轮、海盗船、火箭升空……一个比一个惊险,一个比一个刺激,孩子们的尖叫声让她的心也怦怦直跳。雇主夫妻俩会和孩子一起玩,这时,她就坐在一边,帮他们看管照相机、手机、孩子的零食、衣服和包裹,她不时抬头仰望一眼高空,有时候会看到雇主一家正在向她挥手。她心里想,要是儿子进城了,自己就和老公一起,也来游乐园陪儿子玩,那该多开心啊。可是,老公眼下正在工地上扎钢筋,连着一个多月了,都没休息过一天,哪有时间陪儿子玩啊。
⑧想到这里,她又改变了主意,儿子这么瘦,还是带他去吃一顿好吃的吧。吃什么呢 几乎想都没想,她的脑子里就蹦出两个店铺:肯德基和麦当劳。
⑨雇主家的女儿,每过一段时间,就嚷着要去吃肯德基,每次都是她陪着去的。她还记得第一次去,她都不知道怎么点菜。好在雇主的女儿根本不需要她帮忙,一个汉堡、一对香辣鸡翅、一包薯条、一杯可乐……雇主的女儿自顾自一口气报了出来。陪了若干次之后,现在,她对这两家店,也很熟悉了,像个老主顾一样。
⑩那就带儿子去吃肯德基,或者麦当劳吧。她正准备将这个决定告诉儿子,忽然又犹豫了。她记得,每次雇主家的女儿简简单单吃一次,都要好几十元钱,快赶上她两天的工钱了。大女儿明年就要考大学了,老家的房子也该翻盖了,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到处都缺钱呢。她忽然明白,那些看起来她已经适应并习惯的生活轨迹,其实仍然并不是她的。
儿子似乎看出了她的犹豫,懂事地对她说,妈妈,我们就在大街上随便逛逛吧。她咬着嘴唇,点点头。忽然,儿子发现,人行道上的地砖,都是网格状的,儿子激动地对妈妈说,我们来比赛跳格子吧。
儿子快乐地蹦蹦跳跳,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他回头对她说,妈妈,我渴了,给我买根豆沙冰棍吧。
她再次点点头,眼睛里忽然涩涩的,不知道是汗,还是泪。
1.本文中“她”三次考虑带儿子去不同的地方,却最终放弃,请依据文章内容,将理由填写完整。
她想带儿子去少年宫,想让孩子长见识,但是
;她想带儿子去游乐场,想一家人一起玩,让儿子开心一下,但是;她想带儿子去肯德基或者麦当劳,因为雇主家的女儿很喜欢吃,但是。
2.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心理变化过程。
快活→→
3.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的写作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单的跳格子游戏,儿子为什么会这么激动,为什么快乐地蹦蹦跳跳
5.认真阅读文章,谈谈你对“她再次点点头,眼睛里忽然涩涩的,不知道是汗,还是泪”一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只有一天时间,根本学不到东西;老公还在工地上工作,一个多月没休息了,没有时间陪孩子;吃一次要花不少钱,家里还有很多要用钱的地方。
2.犹豫心酸
3.对比,以雇主女儿对肯德基之类快餐店的熟悉,反衬她对这种消费场所的陌生。
4.因为儿子见到了两年多没见面的母亲,又可以和母亲一起玩自己熟悉的游戏,所以觉得很快乐。
5.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首段“她快活地对儿子说”形成对比,她“眼睛里忽然涩涩的”表明她为儿子的懂事体谅而感动,看到儿子简单的快乐,为自己无法在物质方面给予更多而感到心酸难过。

萧萧语歇 2022-04-29 20:36:49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城乡规划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城乡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和设计等,包括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等。例如: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城乡道路交通的规划,河道、供水、绿化等城市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K9教育是指什么阶段

K9教育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k9和k12教育模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差距在于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们要接受12年的教育,而k9只有九年。
但是k9和k12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不论是参加k9教育还是k12教育,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会一心一意的为学生服务,学生在不仅可以参加正常的课程,还能够参加很多艺术培训。
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两项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数学,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思维,提高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学习轨迹。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参加绘画,音乐,科学等课程,可这可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虔的含义是什么

“虔”的含义是恭敬。本义:虎行走的样子。引申为勇武、强固。诚敬;诚心。江西省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赣州的简称由此而来。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虔,虎行皃。”
2、《诗·商颂·长发》:“有虔秉钺。”
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以告虔也。”
4、《左传·成公十二年》:“虔卜于先君也。”
5、《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造句:
1、她俩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2、人们喜欢外表的虔诚,可是里面却罪大恶极。
3、虽然祭拜神明有许多繁文縟节,但是虔诚的信徒们丝毫不以为苦。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翻译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意思是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出自《汉书·张良传》。
原文节选: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历史学的重大贡献。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