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元旦佳节作文 800字作文范文

蝴蝶飞飞
精选回答

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大型的节假日,大家经常要写作文,如国庆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元旦节也不例外,很多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写一篇相关的作文,练习自己的写作水平,那么关于元旦佳节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一起来看下面的内容吧!

难忘的元旦佳节作文

说到难忘的事,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去年的元旦晚会。那次晚会并不是第一次元旦晚会,但却是我记忆中最隆重,最开心,最恣意的一次。

记得元旦前一天的上午,班主任说:“明天元旦,大家放假在家,所以今天下午开元旦晚会!”我们顿时欢呼雀跃,脸上的笑容比花儿还灿烂,欢呼声一声比一声高,别班的同学听到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齐刷刷往我们班看来。老师还不忘补充道:“记得带零食哦。想要表演的同学中午报名,下午带服装。”

中午,我兴致勃勃买零食,开开心心上学去。桌子摆好,同学到齐,开始了!两位主持人身穿正装,面带笑容地上场了。先是一番声情并茂的开幕词,接着宣布:“七(8)中队元旦晚会,现在开始!”雷鸣般的掌声顿时响了起来。节目种类繁多,有抒情的歌曲,炫酷的街舞,优美的舞蹈,流畅的快板,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让人兴奋的还是两个小游戏。

第一个游戏是抢凳子,有十个人却只有九个凳子,每一轮都会淘汰一人。刚开始人多凳子也多,也不怎么激烈,但到了只剩四人的时候往往都是你争我抢,互不相让,两人坐到同一个凳子上都让对方下去,只能让老师来看看谁占得位置大谁胜。两个人占位差不多时,只好重来一轮。当只剩两个人的时候,只有一个凳子,谁动作迅速,谁就是冠军,会得到奖品。竞争更加激烈。音乐响起,只见两人互相盯着对方,还不时往凳子上看一眼,好像在看凳子离我有多远。音乐一停,两个人飞奔到凳子前立刻坐下,这时,其中一人一使劲把另一个人挤了下去,他就成了冠军。另一个人不但不沮丧,反而笑嘻嘻的,好像他是冠军似的。

第二个游戏是踩气球,十个人每人脚上绑一个气球,把别人的气球踩爆,谁的气球到最后没被踩爆谁就是冠军。男生们斗志昂扬,个别女生和个别男生挡不住,很快气球被踩爆了。其余的人奋力抵抗,但终究还是被杨力给踩爆了。但有一个人非常聪明,她把自己的气球藏到人群里,自己坐下,跟没事人一样看着别人激烈地踩气球。当杨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躲过了其他同学的追赶以为自己是冠军时,那个把气球藏在人群里的女生突然站了起来,一脚就把杨力的气球踩爆了,男生一脸吃惊:谁,谁踩了我的气球?这个女生成了冠军,拿到了奖品。杨力顿时暴跳如雷,吼道:“你这不公平,你还我冠军,我不服,我不甘心,有本事再比一场!”“谁跟你比啊?”女生头也不回地说道。顿时全班哄堂大笑,甚至还有人喊到:“你看人家都不理你。”元旦晚会在同学们的笑声中结束了。

那笑声在教室上空回荡着,久久不能散去……

关于元旦的作文范文

元旦将近,人们已经开始相互传送贺卡,我坐在窗前,看着窗上美丽的冰花,不知道该在窗前桌子上那精致的贺卡上写些什么?也不知道,媛是否还记着我这个好朋友,还记着我们整天黏在一起的日子。

媛和我是很好的朋友。我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我只知道在过去的那段岁月里,媛是我最亲近的朋友,也是唯一一个现在我会想到的人。

和媛在一起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刚刚变黄,在风上摇曳不定。每当校园里的铃声刚刚响过,就会看见两个背着书包的身影匆匆跑过,然后在教室门口猛地刹住,在老师厚镜片下锐利的目光中灰溜溜地走进教室,趁老师不注意,互相扮个鬼脸,“嘻嘻”地笑起来。

休息和放学的时候,总会有两个身影漫步在教学楼前的小树林里。这时,所有纷杂都已不见,只有两个人静谧的世界。牵手走过林萌道的明明暗暗,风风雨雨,伤春悲烽,暗自唏嘘。

那时候的两个人,不用开口,就会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媛总是叮嘱我一定要写点东西来怀念我们之间的感情,说唯独文字,可以记载下曾经的一切,以后分开了,就有可怀念的东西了。我总是摇摇头,说我不写,要是写了,我们就会真的怀念,我们就会真的分开。她就会叹气,说我是“固执的小聪明。”

虽然我没写,我们还是分开了。就好比两朵云,曾经是那么形影不离,经风一吹,就会彼此飘散天涯。

临走的时候,我没有送她。我总是认为,既然是真感情,就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哪怕到了我们都老的时候。

她走后,曾经你追我打的林荫小道只有一个背着书包的身影低着头匆匆走过,曾经相互传纸条的硬皮本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没有了她,日子如流水一般,匆匆过去。路灯亮了又关了,关了又亮了;树光了又密了,树荫道上的树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站在那儿,我已不记得我们坐的是哪一个桌子,已找不到曾经刻着我们名字的树。难道,时间真的可以带走一切吗?

看着桌子上这精致的贺卡,淡黄色的底板,林荫小道上两个手牵手背着书包的身影,还有“永恒的友谊”这几个字。

哦,元旦即将来临,送出元旦美好的祝福,祝福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倒转流年 2024-05-20 13:09:34

相关推荐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