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考结束,志愿怎么填?校怎么选?里有一份建议!

安安分分做我自己
精选回答

中考,意味着着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也是同学们对自己初中三年所付出的努力,交上一份答。这份答卷,可称之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能够决定高中学习环境,对高考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往年的数据来看,浙江省中考人数约56.8万,其中普高招收人数约30.6万,职高招收人数约26.1万,其比例接近1比1;现实是,浙江省接近一半的孩子,无法顺利上普高。

但是,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能够将孩子送进普高。如果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父母才会考虑职业高中,或是考虑中复。

就“择校升学”这个问题上,选择普高,或是选择其他升学通道,都不最关键的。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学生得正视自身因素,理性择校升学。老话说得好,”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无论是职高还是普高,或走其他路线,其实都有可取之处。

本文字数:2045字阅读数间:6分钟

我就择校的主观条件上,从如何调整心态、正视自己等方面出发,整理归纳出以下几方面,在此分享给大家。

一、分析孩子性格与学校是否匹配

每个学生的个性与高中的教学理念和环境是否匹配,对于学生的成绩提高和健康成长都有很大关系。

比如,有些学校比较强调制度,从学校管理到学习安排都十分严格,课业负担也比较重。这类学校,比较适合目标学习习惯良好,自我控制力强的学生选择。

另外,有些学校环境比较自由宽松,注重学生的自由成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类学校明显不适合个性散漫的孩子选择。反而很适合性格积极、主动、开放、乐于与人交往的孩子选择。

总之,根据自家孩子性格情况,在择校方面首先可以进行筛选,制定目标。小编建议,家长在做决定前,去学校里多看多问,毕竟校方都愿意说明自己有着怎样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二、理性看待孩子实力情况

每个家长,往往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笨,很聪明;但是,此时此刻中考已经结束,面对真实的成绩,认清现实做好定位和判断非常关键。

自家孩子的实力情况,在初中阶段基本展露其头脚,中考成绩亦是在初中升高中过程中最真实的参考依据。分析自家孩子实力,可以从孩子本身成绩(在校成绩以及各类证书)、爱好及特长、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孩子意愿,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孩子参观学校,让孩子参与整个初升高择校过程。

这个过程很关键,理性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家孩子到底是适合读普高还是职高,不随大流、不盲择校。

试想一下,如果自家孩子去了一所连自己都不愿意去的学校,他未来的学习成长道路会令人安心吗?然不会!

三、选择一所保底学校供多方向选择

无论是职高还是普高,在当地都有一个排名先后。了解学校的实力,可以从升学

升学数据、招生条件、招生方式、生源、毕业输出、竞争及压力、住宿或走读情况、地理位置等各方面。虽然内容相对繁琐,但是这很有必要,这如同投资一般道理,假如巨额投资一支潜力股之前,保底工作总是得做到位的。

何况,这又与投资有着截然不同的是,投资失败钱没了,还有机会再赚回来,而在当今社会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家孩子成长未来,只有一次。

关于选择上,目前已经中考结束,距离出成绩还有几天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等待期间,家长可以开始罗列一下心中几所心仪的学校。因为中考成绩公布以后,不少同学会面临成绩高不成低不就这一情况,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果断出击,直接择校。

从历年情况看,如果此时犹豫不决,不少优质民办普高的录取名额很快就所剩无几。不要让自己的犹豫,造成面临尴尬的窘境。

四、树立孩子的未来职业规划圈定目标学校

在分析孩子实力情况之后,遵循孩子的意愿,一同树立并发挥好未来职业规划意识,无论是职高还是普高,圈定目标学校。

小编从日常与许多同学家长聊天中,发现大家基本缺少未来职业规划意识,导致孩子对自身没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和较为明确的规划,即使想在某一个行业发展,对这个职位的基本描述、从业者职业素质要求、薪酬待遇、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等方面也不甚了解。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会使许多同学的从小学被动择校直到大学毕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从校门口出来后,不知所措,然后又将何去何从呢?/p>

所以,有规划的选择很重要,面对择校,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圈定适合自己的高中,认真选择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模式。

从上述四方面来说,理性择校对一部分学生来讲,不该被外界因素影响,更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因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

“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上一个好的高中,这样对他们将来考大学有一定的帮助。

在最后小编给广大家长一份建议,等待中考成绩和浙江省各地中考录取分数线出来之前,最好准备充分。

本着上普高的意愿,首先考虑本地公办普高,其次再选择民办普高,最后在选择一所适合自己家孩子的民办普高;就浙江省50%的学生能顺利升入高中的情况而言,1/2的概率还是偏高的,不要让自己的犹豫和准备不足,让孩子和家长都陷入没有高中读,最后选了一所并不理想的学校的尴尬。

古人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无论此时,身处何处,正视自己,学在当下,无论是中考,还是面临择校,包括未来的高考,都需要脚踏实地去学习,这才是最好的升学择校。

蔷花红莲 2021-06-13 10:12:31

相关推荐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泉思如涌还是思如泉涌

是思如泉涌。
思如泉涌,汉语成语,拼音是sī rú quán yǒng,意思是才思像喷涌的泉水,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旧唐书·苏颋传》:“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造句:
1、文章的得意之处,必是思如泉涌时而作,而搜索枯肠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2、对文章进行编辑可以在最后进行,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你思如泉涌,创造出最好的作品。
近义词:才思泉涌、文思如泉。

衣是独体字结构吗

“衣”是独体字结构,读作yī、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上衣,本义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后为衣服的总称。又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以上义读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盖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动词,读yì。
“衣”的出处:
1、《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
2、《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3、《小园独立》:“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
“衣”造句:
1、他胆大心细,每一件事都做得天衣无缝。
2、这真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啊!
3、爸爸卖的产品真是天衣无缝。
4、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5、他俩搭配演出的默契,真可说是天衣无缝。

怎么写诗押韵

写诗押韵的方法:
一、要明确古诗的绝句和律诗是不同的。
对于绝句:五字一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一般由四句组成,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对于律诗:五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二、押韵区别:
绝句在押韵上,根据形式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其中律绝最严格,和律诗一样,要讲究平仄相对,押韵严格。但是“古绝”一类的绝句就没有这么要求的严格了。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还有一句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为常用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于平仄相对,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平”对“仄”或“仄”对“平”。
三、写好押韵,要注重诗词上下句中,对子的使用。
对子歌,也是人们总结的平仄相对的对子,所组成的一首歌谣,是一种对偶句。它言简意深,词语对仗,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例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四、通过讲究诗中的“平”、“仄”相对,再配合对子歌,使诗中词语对仗,勤加练习就能写出押韵的诗。

形容清冷疏离的气质诗词

形容清冷疏离的气质诗词有:
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2、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李清照《丑奴儿》
3、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4、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李延年歌》
5、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李白《西施》
6、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