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保半球实验

此情不枉成追忆
精选回答

如果在真空环境中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能把半球拉开吗?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可以根据人的标准,划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用我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物体,其二是只能用理性来认识的物体。

前者,属于追逐现象,后者则是超越现象。

我们人类的认识,与其他的动物一样,也是从模仿现象开始的。

由此,萌发了因果关系的意识,即模仿是因,再现是果。

例如,原始人在岩洞中模仿成功的狩猎,举行魔法仪式,期望下一次的狩猎重现成功。

因此,我们人类认识的本质,就是形成统一的因果关系。

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方式,由此可以提高认识的效率。

然而,由于各种现象呈现出来的,是它们分立的一面。

因此,我们单纯地感受和观察现象,是很难建立统一的因果关系的。

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形而上学的观念,认为应该探讨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存在。

将这种看不见的存在归结为无形的理念,属于唯心的思想。

例如,苏格拉底将外部世界归结为内在的真、善、美,而其学生柏拉图则归结为理性。

如果从物理的角度来认识,则需要假设存在着某种我们感觉不到的东西。

比如,两百多年以前,我们不知道空气的存在。

然而,有许多现象我们是很难理解的。

例如,在大航海时代,帆船是非常普遍的。

为什么会有风呢?如果我们静止不动时,风是不存在的。

难道是跑步使身体产生了风?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毕竟是先有风,船才会动,而不是因船航行产生了风。

于是,人们借助于理性,猜测存在着看不见的空气。

为了证明这一假设,马德堡市长做了一个公开的实验。

他命人做了两个巨大的半球,并抽真空。

于是,这两个半球不仅粘在了一起,而且竟然两匹马都没有拉开。

然而,一旦打开阀门,这两个半球就自行分开了。

由此,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其是由无数个运动的气体分子构成的。

所谓的风,其只是因为温差,导致空气的能量密度(压强)不同,从而使气体流动所产生的不对称碰撞。

这也是为什么,抽出球体内部的空气,会使外部的气体挤压两个半球,从而将两个半球粘在了一起的原因。

那么,在太空不存在空气,能否重现马德堡半球实验呢?根据有机的量子宇宙观,不存在绝对的真空。

否则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物体的运动会受到限制、不同的物体之间存在着远程作用力以及所有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等现象。

此外,由于存在着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说明太空中充满着由普朗克常数h定义的量子,该量子是宇宙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而且,根据背景温度,我们可以计算出单个量子的能量,该能量乘以量子空间的密度,就得到了该空间的压强。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因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惯性力都可以归结为量子空间的对称性破缺。

因此,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在太空中将球体中的量子抽出,重现马德堡实验;但是,导致量子空间对称性破缺的方式是很多的。

例如,缩小物体的体积,就可以感受到空间量子的不对称碰撞,从而使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例如,所有的物体都会对外辐射热能,使量子空间形成热的梯度分布。

于是,当两个物体相遇时,它们之间的空间量子会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具有更大的穿透性。

所以,量子空间会对这两个物体进行挤压,产生了万有引力。

这实际上就是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变种。

总之,由于空间不空,即便是在太空中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在理论上也是存在的。

只是,抽出来的不是气体分子,而是作为最小粒子的量子。

因而,在实践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

不过,大自然已经向我们展示了类似的实验,那就是各种相互作用力。

只是,其导致量子空间不对称的方式,是有所变化的,并不是简单地抽真空。

因此,空间压强的本质,是空间粒子的不对称碰撞。

而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实质,就是引起空间粒子的不对称碰撞。

不同的粒子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从而可以借助于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压强。

不管提问者处于什么目的,看来对马德堡半球实验有一定的认识,但明显的感觉到,其认识只停留在看热闹阶段,还没有看出其中的门道。

下面就简单的重现一下马德堡实验。

马德堡实验是被写进物理学史的一个著名实验,在初中物理中必须提及的一个实验。

据记载,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学者奥托?格里克,邀请德国皇帝观看了它的实验。

做了两个直径14 英寸的铜制半球,两个半球上都带有铜环,其中一个半球上带有阀门。

将两个铜半球合在一起,用抽气机通过阀门将两个铜半球中的空气抽出,两个铜半球就紧紧的连在一起。

然后,在两个铜半球的铜环上各用八匹强壮的马向两边拉,最终,也没将铜半球拉开。

当奥托?格里克将半球上的阀门打开,空气进入两个半球之中时,只要轻轻地一拉,两个半球就分开了。

很显然,在铜半球的周围只有空气和马,但马是来铜半球的,因此,阻挡铜半球不被拉开的肯定是空气,是空气对铜半球的压力。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所以说,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

至于真空中做马德堡实验,能不能将半球拉开,大家应该心中有数。

如果还拿不定主意,就再想想上面的实验,在最后打开阀门时的情景,是不是有相通的地方?

水澜 2023-09-06 11:26:11

相关推荐

比亚迪生产基地 比亚迪生产基地有哪些

比亚迪生产基地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比亚迪生产基地比亚迪生产基地有哪些1、比亚迪生产基地在中国的西安、上海、北京、商洛、惠州、韶关、长沙、宁波、深圳。2、比亚迪生产基地有西安、上海、北...
展开详情

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 昆明市常务副市长

小然给大家谈谈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以及昆明市常务副市长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昆明市常务副市长1、第一条u3000为了促进和保障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可...
展开详情

tvb古装戏 tvb古装戏演员表

tvb古装戏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孤星剑》《孤星剑》是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于1993年出品的的爱情古装武侠剧,由郑伊健、梁小冰、魏骏杰、何婉盈、陈嘉辉等主演,共15集。2、该...
展开详情

红心猕猴桃几月成熟 红心猕猴桃好吃吗

小乐给大家谈谈红心猕猴桃几月成熟,以及红心猕猴桃好吃吗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红心猕猴桃几月成熟红心猕猴桃好吃吗1、猕猴桃一般八月到十一月份成熟上市。2、猕猴桃也称奇异果,质地柔软,口感酸甜...
展开详情

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的化妆品)

怡怡给大家谈谈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以及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的化妆品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的化妆品)1、相宜本草是国产的护肤品品牌,而且相宜本草有...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出自《陈元方候袁公》:“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陈元方机智应变,“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袁公听了,也会暗暗点头称奇。
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有八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什么定则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N极,那么四指指向就是电流的环绕方向;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司马光砸缸是几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是小学人教版一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内容是: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直觉是什么意思

直觉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í jué,意思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语出鲁迅《花边文学·算账》:“但我直觉的感到,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赔款来养成几位有限的学者,亏累得多了。”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造句:
1、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造句。
2、他似乎凭直觉知道如何做。
3、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
4、直觉告诉我一定要中奖,果然不出所料。
5、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莫衷一是的,不然到时候你什么事都不能决定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