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经典做题指导

轻风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经典做题指导本文简介:201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经典做题指导1、关注问题所问题问什么才找什么,而不是题目中有什么找什么。很多题存在误导,如题目说原文第几段第几行说道了什么什么,问你表达了什么(或其他问题)。很多学生就在原文那段那行去找,而实际上题目问的是“表达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就该找这段的前后部分,而不是这段这行说的话。

201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经典做题指导本文内容:

201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经典做题指导

1、关注问题所问

题问什么才找什么,而不是题目中有什么找什么。很多题存在误导,如题目说原文第几段第几行说道了什么什么,问你表达了什么(或其他问题)。很多学生就在原文那段那行去找,而实际上题目问的是“表达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就该找这段的前后部分,而不是这段这行说的话。这类题通常是误导学生为主,通常有明显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原文位置等,将学生的视线吸引到那方面去,引导考生主观猜测,然后问一个和这方面关系不是很大的问题,以达到干扰作用。

可能很多学生不是很明白,再举个例子说明,有一位心算学家记忆力超强,一个人问他一道题,说一辆火车到了XX站上了多少人,下了多少人,XX站又上了多少,下了多少,……XX站又上了多少,又下了多少,心算学家胸有成竹的计算着,正待脱口而出火车上有多少人,结果问题是:火车经过的站名是啥?这个专家就立即傻眼了。因此我们必须先弄清问题问的是什么,而不是上面有什么内容,才是做题的关键之一。

2、原文的作用

接受原文时,只接受字面意思,文章的原文不能告诉我们哪个答案是对的,但是能告诉我们那些答案肯定是不对的。若直接从原文得答案,必须走充分这条路,即要符合原文,又要符合题意。用不充分性思维做题,大家都明白,凡是正确答案,必定和原文有所关联,当题目看不懂、文章看不太懂时,选出有可能和原文沾边的选项,排除不沾边的选项。

3、答案是比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

前面说过,英语选择题开头就黑体字明码标价的说明,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因此英语阅读选项要善于比较。

四、能力相对较低时英语阅读做题原则

高考英语阅读题型特征

1、

A选项与原文一致,其他三个选项都有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

2、

四个选项都没有错误,但是A选项比其他选项更好些

3、

四个选项都与原文不完全一致,但是A选项相对好

高考的简单题中,情况1不少;但高考难题中,情况2和3比较多。

解题思路

(1)

不要试图从原文去“得到”答案,而是按照标准化试题的固有规律,采用选项比较、找相对最好的答案。

(2)

原文的作用: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哪个选项是肯定不对的——与原文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选项肯定不对,要排除掉;能告诉你哪些选项可能正确——部分意思与原文沾边的选项,留下来比较;原文很难告诉你哪一个选项就肯定是正确答案,除非是极简单的个别题目或者你的英语能力超极高。

(3)答案是比出来的,不是从原文中去得出来的:对比留下的选项中哪个相对最好,而不是对比每个选项与原文是否完全一致。

解题技巧

考场上快速选出答案是最重要的,这里说一下考试中较多出现的,就是所有选项与原文都沾边的情况。

英语阅读选项比较原则掌握这3个原则,基本可以将英语阅读拿下!

(1)英语main

idea(文章观点)题型选项原则大多可用下面两个原则

(2)比较原则:如果A选项能够证明B选项成立,那么证明B比A好,依次类推,直接得出答案。注意:该原则只能用在选项有共同点,且待选选项都与原文沾边,但是较难排除的情况

(3)范围最大原则:答案中描述的范围越大,表达的越虚幻,则更加正确,所谓选项虚就是它不特定指什么条件,而是放在哪都说的通,从而无从挑出毛病。因为英语表述中越实在,哪怕和原文语句一致,也只能表示他描述的越片面。

(4)如果几个选项都对应原文不同内容,不适合以上原则,则看题目问什么,注意维持客观性。

(5)若有两个选项意思相反,必有一个正确(两个相反选项合起来的内容就是包含全部内容)

下面我们看例题(北京卷):

例1: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A.Teacher

of

the

Year

2004

in

the

United

States

(描述一个老师)

B.Ms

Mellor’s

English

teaching

instruction(他是英语老师)

C.Ms

Mellor’s

teaching

skills

of

learning

English(教英语技巧的老师)

D.praises

to

Ms

Mellor

from

other

teachers(得到表扬的老师)

我们看BCD选项都能证明A对(描述一个老师),那么就直接选A,我们不要管为什么,也不必从原文去验证。从范围最大角度上说,A的范围最大,所以也选A。用信息为零原则来看,当把共同点去了(老师),A选项信息为零,所以A放在任何文章都能成立。

例2:(题目不用看了)

A.

如何使用幽默

B.

演讲中加入幽默

C.

不同的幽默战术

ABC三个选项都是与原文沾边的待选答案,那么按A推B原则,BC都可说明A“如何使用幽默”,但A并不能证明使用幽默代表着在演讲中加入,或者变成战术,所以直接选A。

例3:人们在做梦时,刚开始都是好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好梦会变成噩梦

A.

人在做梦时,开始时都是好梦

B.

随着时间的推移,好梦会变成噩梦

答案都与原文一致,那么大家看由B可证明A成立,A成立则不能说明B成立,那么直接选A

上面应用的是A推B原则,下面我们来看范围最大原则:

例4

This

text

is

most

probably

written

by

______.

A.

a

specialist

in

teenager

studies

B.

a

headmaster

of

a

middle

school

C.

a

parent

with

teenage

children

D.

a

doctor

fo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如果看原文可知道只有A选项与原文沾边,但是对原文不理解的话,大家可看出A选项范围最广,含义最虚。

英语main

idea原则:判断选项与原文沾边与否排除后,大多可应用虚实原则及A推B原则,如果有两个选项互为相反,则答案必为其中之一,其他两个选项直接排除。

其实语言类学科(语文、英语)在单项选择这块还是有一定技巧的,抓住学科特色的本质和考题的出发点,就能够在少读原文或者对原文把握度不是很精确的情况下把试题做对。很多高考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验证,从而把一些干扰性极强的难题瞬间做出。如有一高考英语阅读题:A、根据大陆板块学说,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

B、如果大陆板块学说是正确的,板块边界常常产生火山地震

C、大陆板块学说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这道题A、B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找到,根据充分原则,他们是属于正确选项,但是英语阅读要求的是the

best,如果A、B成立,本身就说明了C是成立的,虽然C在原文中并没有直接点明,也应当选C,哪怕读原文时验证不出,这就是英语阅读中的题设陷阱和破解的最有效方法。

这些原则如何使用?何时用?

如果选项内容相同点较多,则用A推B原则的概率比较大,即选项要有可比性。如果选项范围涵盖范围很大,可以适用很多地方,或说的很圆滑,就用虚实原则。如果内容不一致,又没有虚的,参照问题所问,哪个更适合回答题目问题即选

五、如何快速、准确读文章

读句子原则:

1、

在读英文结构复杂句的时候,应当在适当的地方形成断点

断点不能根据句子结构去分析分两种方式去理解: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去断句,即一层意思说完了,下层意思还没有开始之前,可以断。如Mr.

Sam

bought

a

car

which

cost

him

10

thousands

dollars

我们不以结构分析来断,Mr.

Sam

bought

a

car代表一层意思,a

car

cost

him

10

thousands

dollars是另一层意思,就这么断句。如MR.Sam

who

cames

from

USA

bought

a

car

which

cost

him

10

thousands

dollars,我们应当按意思读Mr.

Sam

bought

a

car,Mr.

Sam

comes

from

USA,a

car

cost

him

10

thousands

dollars。

或者遇到名词和代词标志着句子的开始和结束可开始断句(句子过长的情况下)

2、不要对句子做结构分析

为什么说不要对句子作结构分析呢?大家看英语大部分试题,完全可以不必要做语法分析、结构分析,分析句子容易出错,那么我们本着少出错的原则做题,才能做的又快又对,有同学说,但选题考语法怎么办?只要我们通读句子,大概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看看句子强调的是对象?是时间?是动作?是状态?抓住这4个,就能很容易的做题,不必管什么语法了。单选及完型的做法另外再表。

3、按照英语句子的语序

在读句子的时候脑中自然会想到中文,通常翻译的过程中,中文和英文的顺序并不一样,在考试时根本不能翻译成标准的中文句子,我们根本不是专业翻译,所以只能根据单词的意思去理解,因此按照英语句子的语序去翻译是大多数的的习惯,翻译成一篇乱七八糟的译文即可,这样不仅快的多,而且有助于考试时做题。如can

I

do

my

homework

tonight?翻译成“能我做我的作业晚上么?”不必翻译成“晚上我能做作业么?”虽然别扭,但是意思大家都懂,且省却了句子的结构分析,对于考试理解来说没有任何影响,若复杂句做结构分析翻译时,大家反而手忙脚乱,花费大量时间。在翻译过程中把认识的英文单词按照语序报一遍,就能快速理解了。

4

、一句话必须读出明确性

通常大家认为结构复杂句子主要的是主谓宾,尤其是谓语动词,这样是不可取得,我们要看意思的明确性在哪,就是强调点在哪。这样对于题目的理解和快速查看原文,利于快速得出正确答案。英语是句子决定单词而不是词决定句子。单选题都是根据句子侧重描绘的重心来答题,这也体现了英语语言的精确性。

六、英语阅读做题技巧总结及大部分阅读文训练

一定要用客观的思想做题,以原文及题目的字面意思或形成字面意思得必要前提去找答案,千万不要带有主观的联想。用不充分性思维去思考,可以不读原文,先从答案入手。

1、一定要看清问题设问问的是什么,始终认为,我不知道作者怎么想,我只知道他怎么问,问什么,然后回原文查找与问题相关的字句,查找能够解答的文字信息,不要被问题其他文字所干扰,最后比较选项。

1)只有一个选项沾边,直接选

2)多个选项沾边并有相同点,应用A推B原则、虚实原则

3)多个选项沾边但没有相同点,看哪个最适合回答原文,那些文字对照的较为客观即是待选答案。

做的熟练得同学可以根据选项的特性,如符合A推B原则、虚实原则的,可以不看原文做答案。

2、阅读过程不要分析句子结构,照着认识的单词逐个翻译,弄清大概说的是什么即可,这样才能加快阅读速度和减少出错概率(翻译组合后容易带有主观意识)

3、学会简单的断句,以意思层为主,而不是根据语言结构。

篇章能力训练:如何快速读懂文章方向

1、段首句:注重关系词,如(this、it、such、as

a

result等明显和上文有关联的)

2、转折:如果原文第一句话描述一个观点,第二句话开始做论据,接着来个转折词,如however等描述第三句话也是表达一个观点,必然会推翻第一句话的观点,因此转折后的句子是我们所要的内容。如果转折词后的句子也是一个论据,那么代表它是由反面意思来证明第一句的观点是正确的,大家要注意有所区分。

3、带因果词的句子:带有这些词的句子多包含观点。

4、文章最后的一句话:转折较多的文章,必须得看最终的定论

读懂文章方向适合的题型多为main

idea

题及观点题,或者问一个通篇都是的内容,即使不能立即得出答案,也能排除选项。

叶落知秋 2022-07-07 10:02:53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森是木字旁还是木字头

“森”是木字旁,森(读音sēn)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中说“森,木多貌。”可见,“森”的本义是树木茂密的样子。后引申为众多。又由本义引申为阴森,幽暗的样子。
“森”是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森”字由三个“木”字按照品字结构组成。但商代甲骨文刚开始时并不是按照这种结构组成的,而是在一条直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森”的结构才开始变化,且延续到后世。
“森”字是会意字。由三“木”构成,意思是由特别多的树连在一起,由此也产生了森林的含义。“森”的本义是指树木茂密的样子。杜甫《蜀相》中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里引申为众多之义。张九龄《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中说“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森林里光线幽暗,故引申为阴沉、幽暗的样子。

后是半包围结构吗

“后”是半包围结构。
后,读音hòu,是合并字,合并“后”与“後”。“后”,从人从口,司的镜像,君后也,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本义是发号施令者,即君主。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后,继体君也。
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青后、后镜、后郑、主后、后叙、后时、望后、后幅、后开。
反义词:先、前。

金瓯是什么意思

金瓯的意思是金的盆盂;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酒杯的美称。
金瓯,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 ōu。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
例句:
1、《明史·钱龙锡传》:“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
2、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瓯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3、唐·司空图《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
4、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翻图史,凿田畴,睢阳世世如金瓯。”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什么意思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的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不越出规矩。
浅尝辄止,汉语成语,拼音是qiǎn cháng zhé zhǐ,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又指博而不精。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害怕困难。
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近义词:半途而废、浮光掠影。
反义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