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试题本文简介:20162017学年上学期2015级第二次双周练政治试卷命题人审题人考试时间2016年10月11日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认为“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下列观点与之哲学立场完全相同的是A.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赫拉克利特B.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试题本文内容:
20162017学年上学期2015级
第二次双周练政治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考试时间2016年10月11日
一、选择题(本大题
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认为“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下列观点与之哲学立场完全相同的是
A.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赫拉克利特
B.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本质叔本华
C.“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程颐
D.人归根结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拉美特利
2.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这告诉我们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一切哲学都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给具体科学研究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3.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一方面,它是“专气致柔如婴儿”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则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权术和阴谋。从哲学上讲,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4.把电视屏幕“穿”在身上或做成窗帘,这样的理想已经实现。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一公司联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传统的硬屏变成了可折叠和弯曲的柔屏。这一成果体现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摒弃传统才能实现创新④创新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马克思认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④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下列与诗歌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D.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7.“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③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有多种正确的认识
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长期以来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都被认为是有极限的,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三名科学家打破了这一极限,使光学显微镜步入了纳米时代。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会成为真理B.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C.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否定D.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发展
9.克强指数Li
keqiang
index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源于李克强2007年任职辽宁时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当时辽宁省经济状况。三项指标与经济发展形势高度相关,且几乎不存在作假的可能性。克强指数自推出后,受到众多国际机构认可。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经济理论的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导
②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
③价值取向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认识事物必须深刻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的讲座后,一些听众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差别。”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观能动性
D.普遍有效性
1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上述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③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为攻克大型电子设备发热和能量耗散问题,我国科学家通过研究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为研制出极低能耗电子器件,提高电子设备的寿命和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这说明
A.实践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B.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实践是探索世界规律与奥秘的科学实验活动
D.只有实践才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13.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有人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
①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属性
②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
③任何客观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有研究表明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贮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15.“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16.过去,人们认为物质的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物质存在形态越来越多如第四态为等离子态、第五态成为低温态,此外,还有高密态、液晶态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物质形态有十多种,今后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种。材料表明
①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物质世界的不可知性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认识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而同步发展
④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使用“百度知道”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一幅画像。其实古代并没有照相机,这些画像往往是后人根据历史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因此同一人物常会见到好几种差别很大的画像。这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对于没有客观根据的领域,认识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④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8.随着3D打印的技术日趋成熟,小到一件衣服、一块巧克力,大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陆续被成功的“打印”出来,近日有媒体报道,有10幢应用3D打印技术建成的房屋在上海张江高新青浦园区正式交付使用。这些建筑墙体是建筑垃圾制成的特殊“油墨”,论据电脑设计的图纸和方案,经一台大型
的3D打印机层层叠加喷绘而成,建筑过程仅花费24小时。这一材料直接佐证了
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④实践是一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9.传统的横版中国地图沿经线分割,地图呈东西方向,给人的错觉是中国东西长、南北短,同时南海诸岛是以插图形式表现,读者无法全面直观地认识中国全图。日前湖南地图出版社采用中科院专家设计的“广义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方法”,沿纬线分割,绘制出竖版中国地图更具直观性,海域展现更完整。这表明
①地图绘制技术的发展对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②作为测绘结果的地图是对陆域海域的能动反映
③沿纬线分割方法比沿经线分割方法更具优越性
④越具直观性的东西越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20.科学家发现,在已知最大的病毒潘多拉病毒的基因组中,有93不能追溯到自然界已知的的任何生物演化支系中。而这些独特的基因很可能成为真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三个生命域之外的“第四个生命域”存在有力证据。新发现佐证了
①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②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也有可能被推翻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实践的深化不断显现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1.全国海洋工作会议2016年1月16日在京召开,这是国家海洋局新组建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性年度总结会议。据悉,此次会上将部署2016年海洋工作重点,包括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等。与材料包含的道理一致有的
①“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②“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③“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22.21世纪将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大显身手的世纪,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慧还是有本质区别,主要有
①人工智能接受人类智慧“指令”才能工作,人类智慧在前,人工智能在后
②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类智慧具有社会性
③人工智能是一种本能活动,人类智慧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④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智慧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3.研究发现,大部分普通情绪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然而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却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这显示情绪及其相应的身体感受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西欧文化和东亚文化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过程
③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是人能认识世界的基础
④不同的人的情绪运动中存在着普遍性的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挤压孩子的休息时间,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强迫孩子参加各类课外补习班,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
①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认识活动,外来的干预不利于学习的进步
②学习是以生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学习效果受到生理
条件的制约
③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课处补习不利于学生成长
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保证学习效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初步开发的阶段,对自然伤害很小,自然基本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改造自然的阶段,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许多方面已难以修复。这表明
①自然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②人类改造自然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③尊重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6.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脱壳后为小米。但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对谷子遗传资源的群体结构缺乏了解,限制了对谷子基因资源的高效发掘和深度利用。近期,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出谷子基因组重要图谱。这对未来禾谷类作物的品种改良、能源作物的遗传产生深远的影响。材料揭示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真理都有自己适用
的条件和范围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④认识水平影响实践活动的效果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27.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个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这段论述表明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8.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2002年塑料袋“百岁诞辰”之时,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现今,“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
④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传统医学认为,大脑皮层为感觉区、记忆区、语言区和运动区等功能区域。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脑的功能
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先天盲人的视觉皮层功能就会发生改变,从处理视觉转变为处理语言。科学家对人脑功能
区的新认识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的认识应在原有谬误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②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是我们永恒的使命
③受实践水平的限制,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0.中央对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持续健康”,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次次转变和创新,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这说明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如实反映
③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题10分,32题12分,33题18分)
31.10分
材料一
唐朝诗人白居易去拜访恒寂禅师,天气酷热,却见恒寂禅师在房间内很安静地坐在那里。白居易就问“禅师这里好热哦怎不换个清凉的地方”恒寂禅师说“我觉得这里很凉快啊”白居易对这事有所感悟,于是作诗一首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这就是俗语“心静自然凉”这句话的出处。
材料二
在2016年酷热的夏天里,宿舍没空调的大学生都发挥创造力,使出了各种防暑招数,有人将它们在网上晒出来,鸡蛋帽、水床、冬瓜、伞、椅子等等,各种雷人防暑用具被网友称为“避暑神器”。在网络时代,一种有效的避暑方式一经发现,迅速就会被网络所放大,成为跟风的对象,客观上也鼓励了创新的出现。常见的“避暑神器”见下表
避暑神器
目的
做法
伞
引风
用绳索套上两把伞,撑起悬挂空中,利用反射原理,让风吹到上铺来
矿泉水瓶
做水床
用废旧矿泉水瓶灌满水,拧紧盖子,一个挨着一个排成三列,搭成简易床铺,上面再铺上凉席
椅子
悬空睡
把宿舍两张椅子成90度角摆在一起,一个用来靠背,一个用来坐,双脚搭在书桌上
水池
浸泡全身
利用寝室条件,蜷缩着腿坐在洗衣池里,让水龙头的水慢慢淋在身上,最后将水池灌满
(1)从哲学上看,“心静自然凉”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并请说明理由。(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避暑神器”的出现和传播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征。(6分)
32.12分
材料一
2015年4月24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在两次审议、三易其稿后,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相比,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构建了新的监管体系和机制,扩大监管范围,加大处罚力度,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
材料二
1995年10月30日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2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但是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说明食品安全问题已严重影响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有必要适时修改这部法律。专家表示,对食品安全法进行适当地修订,体现了国家治理关乎民计民生的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的决心,有利于切实保护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修改食品安全法的哲学依据。(6分)
(2)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6分)
33.(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材料二
目前,我国学生出国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一现象给我们真正重要的思考,是如何加快教育改革。在我国,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考试制度和教育质量问题。出国留学热也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挑战,在倒逼国内教育的改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性。(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应该如何加快我国的教育改革(9分)
高二年级第二次双周练政治答案
1-5
ADAAD
6-10
CBDDA
11-15
BBCDB
16-20
DCBBD
21-25
DDCDD
26-30
BACCC
31答案1
(4分)“心静自然凉”的说法肯定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明显夸大了人的意识的作用,因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
(6分)①“避暑神器”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东西,体现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②大学生为了达到避暑的目的,充分发挥创造力,想出了各种防暑的招数,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③有效的避暑方式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并促使新的避暑神器不断涌现,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32答案1
(6分)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食品安全法的内容作出修改,真正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草案接连进行两次审议,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
(6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有必要适时对食品安全法作出修改。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对食品安全法进行适当地修订,有利于切实加强对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护,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33.答案
1
(9分)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阅读书籍应着眼于提升自我人文素养,而不应仅仅以休闲消遣为目的;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阅读应有所取舍,选择优秀的文化作品,提高阅读品味;③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应该树立正确意识,阅读应重视深层精神思索,提升阅读质量,提升认识能力。
2
(9分)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我国的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②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来进行我国的教育改革。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我国的教育改革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统一起来。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