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现代文备考复习策略

冬约夏至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现代文备考复习策略本文简介: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现代文备考复习策略基本原则基于文体,打包考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针对题型,提供路径,强化答题思路意识对应考点,积累术语,丰富答题语言基础答题的基本步骤审清题意——回读原文——寻踪掠影——整合信息现代文阅读考点梳理(一)记叙文阅读?1.概括能力: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现代文备考复习策略本文内容: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

现代文备考复习策略

基本原则

基于文体,打包考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针对题型,提供路径,强化答题思路意识

对应考点,积累术语,丰富答题语言基础

答题的基本步骤

审清题意——回读原文——寻踪掠影——整合信息

现代文阅读考点梳理

(一)记叙文阅读

?1.概括能力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要点;②针对具体语境提炼、摘抄、整合主要信息。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理解能力

①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和作用;②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及言外之意;③体会语言的思想感情;④理解句子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⑤理解标题的含义;⑥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以及文章的主旨。

?3.赏析能力:①对有特色的语言进行赏析;②对文章写作特色、写作方法进行赏析。

?4.感悟评价能力

:①评价文章的人物、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②针对文章谈感想、谈思考启示。③作批注,写点评。

(二)议论文阅读

1.辨识、概括文章的论点。

2.分析论据的类型,为论点补充论据。

3.辨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的效果及作用。

4.理解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

5.联系实际评价文章观点,谈阅读感受,探究问题等。

(三)说明文阅读

?1.把握说明对象,概括提炼事物的主要特征。

?2.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主要作用。

?3.分析关联词、副词的表达效果,理解关键字词含义。

4.根据文章提供的知识给相关的术语下定义。

题型及答题路径

记叙文

一、概括题

1.概括文章内容题:

答题路径: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2.提炼、摘抄、整合信息题:

答题路径:回归文本求答案:能用原文回答的尽量用原文回答;提炼、整合关键句子进行答题。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

1.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词语能否替换。

答题路径:①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②解释词义,用了X

X词,能(生动、形象、准确、严密)地(刻画出、表现了、说明了)……③不用(去掉、替换)这个词语,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不能体现出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严密的特点)

2.品析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

答题路径:用了修辞手法(若没有则不写)、描写角度,生动形象(准确、严密)地(刻画出、表现了、说明了)地写出了……特点

3.

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答题路径:

词语:①不能→②分别解释两个词语→③回答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这样安排顺序强调了、突出……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

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三、问句子的深层含义题

答题路径:基本句意+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18.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尊重,是无私的阳光,愿它普照人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2011)

尊重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姿态,是双向的、平等的,是无私的,它犹如阳光一般能温暖人心,普照人间。这句话启示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四、品味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1.开头句子的作用:

开篇点题

总领全文

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2.中间句子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结尾句(段)的作用

篇末点题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引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五、解答写作手法和作用

①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

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②人物描写——通过(语言

动作

外貌

神态

心理)表现(刻画)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

通过××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特征

,排比:增强了气势。

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

——通过××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

⑤象征的作用——

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六、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

——抒发自己对……的思想感情。

——寄情于人、事、物,然渗透作者……感情。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七、问文章写作特色:

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1.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2.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3.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4.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八、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基本思路——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

议论文

一、论证方法的作用:

基本路径:运用了××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

①举例论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

基本路径:明确论据类型+具体分析作用。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三、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基本路径:首先通过(具体方式:具体事例、名人名言等)提出中心论点(引出论题)+接着运用(具体的论证方法)从(论证角度)论证了论点+最后进一步(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的结论;强调……的中心论点;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四、议论文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1.开头的作用:

A.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B.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C.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D.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E.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F.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2.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A.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B.强调……的中心论点;

C.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D.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E.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F.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五、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

(1)语言特点;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2)语体特点。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3)修辞: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

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七、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3)针对生活中……的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

说明文

一、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实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基本路径:实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基本路径: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三、说明顺序及其作用

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基本路径: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四、段落语句顺序:

基本路径: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五、说明文的语言:

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基本路径:不能删,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原意,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

轻烟薄雾 2022-07-16 01:03:03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是指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是指佛教建筑形式,即所说的塔,又称浮图。读作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这种建筑最初用以供奉佛骨,后来用以供奉佛像,收藏经书。词语指救人一条性命,犹如建筑一座七级宝塔,功德无量。用以劝人行善,或向人恳求救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

己亥岁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什么

《己亥岁二首》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
原文:
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译文:
其一: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其二: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松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山居秋暝是什么体裁的诗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运用了反衬手法和对典故的艺术手法。《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初秋时节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为山水名篇。该诗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个个和各个的区别

个个与各个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个个:一个一个,每一个。
2、各个:每个;所有的那些个;逐个。
二、出处不同:
1、个个:出自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陕北的部队经过整训诉苦以后,战士们的觉悟提高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很高,一出马就打了胜仗。”
2、各个:出自《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家人们听见老爷得了外任,各个喜出望外。”
三、侧重点不同:
1、个个:指团体或整体。
2、各个:指具体的每一个。
“个个”造句:
1、登上山顶时,我们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的。
2、孩子们个个天真活泼,多么可爱!
“各个”造句:
1、围棋比赛时,小华利用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瓦解了对方的攻势。
2、校长负责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