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专题13氮及其化合物

天马行空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专题13氮及其化合物本文简介:专题13氮及其化合物(满分60分时间25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1.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X是一种强碱,G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D的相对原子质量比C大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专题13氮及其化合物本文内容:

专题13

氮及其化合物

(满分60分

时间25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1.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X是一种强碱,G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D的相对原子质量比C大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水溶液显碱性

B.

D为一种红棕色气体

C.

B和F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

D.

F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与Y反应生成D

【答案】D

【解析】如果Y为氧气、Z为水,X为强碱;由信息可知:G为正盐,为铵盐,强碱与铵盐加热反应生成

【点睛】氨气和氧气发生反应,可以生成氮气和水,也可以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气体;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情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才能生成二氧化氮气体。

2.200

mL

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已知:c(H2SO4)+c(HNO3)=5.0

mol·L-1。则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量为

A.

0.6mol

B.

19.2g

C.

1.5mol

D.

51.2g

【答案】A

【解析】由题可知,硝酸为稀溶液

3Cu+8H++2NO3-=3Cu2++2NO+4H2O,当氢离子与硝酸根恰好完全反应时,能溶解铜的量最多,即n(H+):n(NO32-)=4:1,设混合溶液中硫酸物质的量为Xmol,则硝酸物质的量为1-X,则(2X+1-X):(1-X)=4:1,X=0.6mol,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0.6mol,质量为38.4g,综上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量为0.6mol,选A。答案为A。

3.同温同压下两相同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倒扣于水中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设圆底烧瓶的体积为VL,则开始n(NH3)=n(NO2)=mol;①NH3极易溶于水,最终圆底烧

4.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a和b可能是

a(干燥气体)

b(液体)

NH3

CO2

饱和NaOH溶液

Cl2

饱和食盐水

NO2

HCl

0.1

mol·L?1AgNO3溶液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①NH3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压强减小为零,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所以形成喷泉,并充满烧瓶;

点睛:解答时要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变化入手,注意到反应后气体减少或增多会引起气压的变化,则气体被吸收进溶液的反应,容器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a中的气体极易被b中试剂吸收或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气压减小,以此来解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

D.

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验完成

【答案】A

【解析】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反应方程式为,故A错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氨气,故B正确;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C正确;,故D正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HNO3分解成了NO2

B.

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C.

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D.

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Fe发生剧烈反应

【答案】C

【解析】A、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本身被还原为NO,NO与氧气转化成NO2,因此红棕色气体可能是上述反应造成,故A错误;B、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B错误;C、根据题意,灼热的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正确;D、浓硝酸与铁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反应,阻碍反应的进行,故D错误。

7.关于浓硫酸和铜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

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

C.

用装置丙验证SO2的漂白性

D.

用装置丁处理尾气

【答案】A

【解析】A.铜和浓硫酸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A错误;B.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

8.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16,X2,Y2,Z2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它们均为工业合成某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其流程如下:

已知:①一定条件下,X2与Y2能反应生成A,X2与Z2能反应生成B;

②B和C分子均为常见的10电子微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2与Z2可制成新型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石墨制成,通入的气体在电极表面放电,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B吸收C后形成的溶液pH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C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2周期第ⅥA族H2+2OH--2e-=2H2O大于NH3·H2ONH+OH-(或NH3+H2ONH3·H2ONH+OH-)4NH3+5O24NO+6H2O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1)O是8号元素,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6个电子,所以O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时间不会说谎 2022-07-05 12:02:47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是指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是指佛教建筑形式,即所说的塔,又称浮图。读作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这种建筑最初用以供奉佛骨,后来用以供奉佛像,收藏经书。词语指救人一条性命,犹如建筑一座七级宝塔,功德无量。用以劝人行善,或向人恳求救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

己亥岁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什么

《己亥岁二首》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
原文:
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译文:
其一: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其二: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松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山居秋暝是什么体裁的诗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运用了反衬手法和对典故的艺术手法。《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初秋时节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为山水名篇。该诗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个个和各个的区别

个个与各个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个个:一个一个,每一个。
2、各个:每个;所有的那些个;逐个。
二、出处不同:
1、个个:出自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陕北的部队经过整训诉苦以后,战士们的觉悟提高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很高,一出马就打了胜仗。”
2、各个:出自《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家人们听见老爷得了外任,各个喜出望外。”
三、侧重点不同:
1、个个:指团体或整体。
2、各个:指具体的每一个。
“个个”造句:
1、登上山顶时,我们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的。
2、孩子们个个天真活泼,多么可爱!
“各个”造句:
1、围棋比赛时,小华利用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瓦解了对方的攻势。
2、校长负责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