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总复习讲义14:逻辑

落花随流水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3高考数学总复习讲义14:逻辑本文简介: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逻辑与关联词一、知识清单:1.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就叫做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p,q,r,s,……表示命题,故复合命题有三种

2013高考数学总复习讲义14:逻辑本文内容:

高三数学总复习讲义——逻辑与关联词

一、

知识清单:

1.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

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就叫做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

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p,q,r,s,……表示命题,故复合命题有三种形式:p或q;p且q;非p。

(2)复合命题的真值

“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可以用下表表示:

p

非p

“p且q”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可以用下表表示:

p

q

p且q

“p且q”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可以用下表表示:

p

q

P或q

注:

1°像上面表示命题真假的表叫真值表;

2°由真值表得:“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的真假相反;“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为假;“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为真;

3°真值表是根据简单命题的真假,判断由这些简单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的真假,而不涉及简单命题的具体内容。

(3)四种命题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这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原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这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两个互为逆否命题的真假是相同的,即两个互为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若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较困难时,可转化为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

(4)条件

一般地,如果已知pTq,那么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可分为四类:

(1)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Tq,而qp;

(2)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q,而qTp;

(3)既充分又必要条件,即pTq,又有qTp;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即pq,又有qp。

一般地,如果既有pTq,又有qTp,就记作:pq.“”叫做等价符号。pq表示pTq且qTp。

这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5)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这里,短语“所有”在陈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全体,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体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短语“有一个”或“有些”或“至少有一个”在陈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个体或部分,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

课前练习

1写出命题:“若

x

+

y

=

5则

x

=

3且

y

=

2”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若”

是____命题.(填真、假)

3命题“若ab=0,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逆否命题为____________。

4:用反证法证明:已知x、y∈R,x+y≥2,求

证x、y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5已知设P: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不等式的

解集为R,如果P和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的取值范围.

6:.(填,ü)

7:条件甲:;条件乙:,则乙是甲的_____条件.

8“α≠β”是cosα≠cosβ”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已知p:方程x2+ax+b=0有且仅有整数解,q:a,b是整数,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0.(重庆卷2)设m,n是整数,则“m,n均为偶数”是“m+n是偶数”的A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重庆理2)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

A.若,则或

B.若,则

C.若或,则

D.若或,则

12、(重庆文5)“-1<x<1”是“x2<1”的

(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3、(辽宁理10)设是两个命题:,则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4、(辽宁文11)设是两个命题:,则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典型例题:

例1.写出由下述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并指出所构成的这些复合命题的真假。

(1)p:9是144的约数,q:9是225的约数。

(2)p:方程x2-1=0的解是x=1,q:方程x2-1=0的解是x=-1;

(3)p:实数的平方是正数,q:实数的平方是0.

例2.(1)

“”是“直线相互垂直”的(

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设集合A={x|<0,B={x

||

x

-1|<a,若“a=1”是“A∩B≠”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例3.

(1)

命题“若a>b,则2a>2b-1”的否命题为

(2)判断命题:“若没有实根,则”的真假性。

例4.命题p:“有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是(

A.有些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B.所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所有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D.所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实战演练:

1、

“”是“直线平行于直线”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命题“对任意的,”的否定是

(A)不存在,

(B)存在,

(C)存在,

(D)对任意的,

3、

下列各小题中,是的充要条件的是

(1)或;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2)

是偶函数。

(3)

(4)

(A)

(B)

(C)

(D)

4、

“|x|<2”是“x2-x-6<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设是两个集合,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

设,有实根,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设在内单调递增,,

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若数列满足(为正常数,),则称为“等方比数列”.甲:数列是等方比数列;乙:数列是等比数列,则(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9、

已知命题,,则(

A.,B.,

C.,

D.,

10、

已知p是r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q是r的充分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现有下列命题:

①r是q的充要条件;

②p是q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③r是q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④┐p是┑s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⑤r是s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④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

11、

“”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实战训练B

1.

原命题:“设>bc”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共有(

)个.

A、0

B、1

C、2

D、4

2.

已知命题,,则(

)

A.,B.,C.,≤

D.,≤

3.

命题“,”的否定是

A.,

B.,

C.,

D.不存在,

4.

已知命题p:

xR,cosx≤1,则(

A.B.

x∈R,cos

x≥1

C.

D.

x∈R,cos

x>1

5.

已知命题“若则”为真,则下列命题中一定为真的是(

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

6.

设集合A={x|},B={x|0<x<3=,那么“mA”是“mB”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已知命题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B.C.D.

8.

设集合,,那么“”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有限集合中元素个数记作card,设、都为有限集合,给出下列命题:

①的充要条件是card=

card+

card;

②的必要条件是cardcard;

③的充分条件是cardcard;

④的充要条件是cardcard.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10

若“p且q”与“”均为假命题,则(

A.p真q假B.p假q真C.p与q均真D.p与q均假

11.

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满足,则“为偶函数”是“2为函数的一个周期”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第7页(共7页)

痴缠旧梦 2022-07-01 18:23:58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鸟的第一笔是撇还是点

鸟的第一笔是撇。鸟的笔顺: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鸟,汉语常用字,读作niǎo或者diǎo,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长尾飞禽,后引申为能飞的昆虫、地名等。
引证解释:
1、又星名,朱鸟,南方七宿名。《书·尧典》:“日中星鸟。”
2、又国名。《山海经》:“盐长之国有人鸟首,名曰鸟氏。”
3、又山名,鸟䑕。《地志》:“在陇西郡首阳县西南,禹贡,终南惇物至于鸟䑕。”
4、又《山海经》:“鸟危之山,鸟危之水出焉。”
5、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少皡挚之立也,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
6、又秦之先有鸟俗氏。《史记·秦本纪》:“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索隐曰:‘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
7、又丹鸟,白鸟,俱虫名。《夏小正》:“丹鸟者,丹良也。白鸟者,蚊蚋也。”
8、又妙音鸟。《法华经偈颂》:“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注:“迦陵频伽,妙音鸟也。鸟未出声时,卽发音微妙,一切天人声皆不及,惟佛音类之,故以取况。”
9、又《正韵》:“尼了切,音袅。义同。”
10、又《集韵》《类篇》并与岛同。
11、又《字汇补》:“子削切,音爵。”
12、又叶都缕切,音女。《史记·自序》:“穆公思义,悼肴之旅。以人为殉,诗歌黄鸟。”
13、又叶丁柳切,音近斗。《前汉·叙传》:“沐浴尸鄕,北面奉首。旅人慕殉,义过黄鸟。”

日暮残阳的诗句

日暮残阳的诗句:
1、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来鹄《惜花》: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为惜红芳今夜里,不知和月落谁家。
3、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韦庄《忆昔》: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6、马戴《送僧归金山寺》: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7、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8、谭嗣同《道吾山》: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
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
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
9、岑参《还东山洛上作》:
春流急不浅,归枻去何迟。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云晴开螮蝀,棹发起鸬鹚。
莫道东山远,衡门在梦思。
10、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欲上青天揽明月全诗

“欲上青天揽明月”出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昨天的日子渐渐离我远去,已经不可能挽留;今天的日子扰乱了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烦忧。长风吹过了几万里送来秋雁,对此可以开怀畅饮酣醉高楼。校书您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有我的诗如谢朓秀朗清发。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形单影只茕茕孑立什么意思

“形单影只”汉语成语,形容孤独一人,没有同伴。
“茕茕孑立”指孤独无依的样子,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形单影只”的出处:《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茕茕孑立”的出处:《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孑立,未有子息,荒陬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
“形单影只”造句:
1、那只形单影只的白天鹅悲伤的鸣叫,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2、王奶奶形单影只,一个人生活了30多年。
3、他没有朋友,不管去哪里,他总是踽踽独行,形单影只。
4、他的成绩开始下滑,讨厌团体活动,总是形单影只。
5、小林刚来这里,人地生疏,形单影只,大家应当主动关心他。
“茕茕孑立”造句:
1、他没有亲人,茕茕孑立,十分可怜。
2、小王因为职位被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很是懊恼。
3、这位老人,没有子女,没有至亲,落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老人很早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多年来,茕茕孑立,一个人过着艰难的生活。
5、他对这个茕茕孑立的孩子动了怜悯之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