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萤火虫能够闪闪发光
因为萤火虫体内有发光细胞,而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荧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荧光素,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萤火虫发出的亮光,主要是为了发送信号,萤火虫在求偶、警戒、诱捕等都是用这种方式。
能让萤火虫发光的物质叫做荧光素酶。萤火虫透过这样的作用来发出光芒,而这样发出来的光,由于大部分的能量都转为光能,只有少部分化为热能,所以称之为冷光。
闪烁的黄绿色荧光是萤火虫互相交流的工具,大多数用在寻找配偶上。
雄性萤火虫会发送出所属种类专用的信号,雌性萤火虫只会以特定的闪烁模式回应来自同一种类雄性的信号,并表明自己的性别。
雌性萤火虫更喜欢闪烁持续时间较长的雄性,一旦雌性找到了合适的伴侣,它们的闪烁式交流将持续数个小时。
萤火虫受到惊吓后自然会关闭光亮防止天敌发现自己,所以在人类手里萤火虫基本是不发光的,放飞的萤火虫也是很少发光。
如果将萤火虫发光器的构造比喻成汽车的车灯,发光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泡,而反射层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罩,会将发光细胞所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出去。所以虽然只是小小的光芒,在黑暗中却让人觉得相当明亮。
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根据中国几位专家的统计现发现的种类约有100余种,再加上未发现的种类,总共有150多种。夜间要发光,可分为水生类和陆生类两种。体型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生成的黄绿色荧光。
萤火虫体长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细长,头较小,体壁和鞘翅较柔软,头部被较大的前胸盖板盖住。雄虫触角较长,有11节,呈扁平丝或锯齿状;腹部可见腹板6~7节,末端有发光器,可发出荧光;雄虫大多有翅。雌虫无翅,身体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荧光比雄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