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在英国的哪个城市

初夏的雨
精选回答

在英国牛津。古雅、宁谧和纯朴,是牛津留给访古者最初印象。牛津大学城(Thenbsp;Universitynbsp;Citynbsp;ofnbsp;Oxford)nbsp;是在伦敦西北方,路程约六十英里。nbsp;从伦敦到牛津开车需要二小时,这一段公路两旁的风光,充分显示出英国乡村的殷实与整洁。除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农作物外。尖顶、红瓦、白墙、黑色的木梁柱的农舍,错落点缀在远近。nbsp;庄舍旁,牛马放牧,绵羊成群,悠然草。草地一整片一整片的,间杂点缀着稀落的高大老树,俨然成为园艺中「自然学派」的独树景观。nbsp;这样风光如画的景色,其本身便成为观光的对象,一年四季,各国来的游客,穿梭在古旧的巷nbsp;之间,热闹的音乐及戏剧活动,更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静静地站在教堂墓园边的街角,整个城镇呈现是一幅历史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宁静景色。nbsp;牛津是中古世纪时期,泰晤士河上的重要渡囗。所谓津者,渡囗之意也,小城因此而得名。牛津地理位置,又居於南英格兰的中心,所以也成为当时陆路要冲。南船北马交会,一个繁荣而热闹的市集,逐渐在这里形成,虽然渡囗已不复存在,但当时的老渡囗遗址,仍然经常徘徊着热闹的访古者。河上荡泛的游舫,双双对对男女的撑船,加上堤岸上拥挤的游客,更能勾勒出一幅当年渡囗的繁荣景象。nbsp;牛津与剑桥二校享誉全球,其地位之特殊除渊源於英国上层社会,另外历史悠久与独特的学制,在英国社会里牛剑(Oxbridge)一词即代表二校的简称。在牛津大学八个世纪的历史中,确实造就了无数优秀人才。在政界更有十三位英国历代首相,来自牛津,甚至当代的柴契尔夫人,也是。牛、剑虽然齐名,但二校互不称臣,这也反映了大不列颠王国(Greatnbsp;Britain)nbsp;英国子民一般「高傲」心态的评语。牛、剑两校每年一度的划舟比赛,更是证明强弱高低的写照。nbsp;牛津大学的组织,相当复杂而难懂。这主要「大学」一词,对牛津人而言,有异於我们一般所了解的涵意。英国人称之「牛津大学城」(Thenbsp;Universitynbsp;ofnbsp;Oxford),才符合事实。在牛津的地图上,我们找不到一个大学校园的固定地界,倒是散见各区不同学院。在牛津,若要问:「牛津大学在那nbsp;」,必定没有人答得出来。英国人,一提起牛津时,要把头抬高,仰起脸,庄重地念着「Ox-Ford」,那个O字要圆而重,才能表示尊重,才是对学术的敬意。nbsp;牛津大学的创始故事颇为传神,根据当地人的说法,牛津大学创始於一一六七年,当时亨利二世,下令召回正在巴黎留学的英国学生。因为他希望:「英格兰不致缺乏服务上帝及国家的优秀人员」。为了安置召回的学生,乃有牛津大学的创立。换言之,牛津大学的成立似乎是因早期「人才外流」的问题。nbsp;英国人英语发音与用字与美国人囗音各异。就是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四个主要地区囗音也差别很大。听爱尔兰人讲话之后,就不难想像美国人囗音是从何处演变而来;苏格兰和威尔斯两地人的囗音在外国人听来都很特别,威尔斯人的英语尤不易懂。英格兰人的英语比较容易听懂,但是英格兰的各个城市间,发音仍有些微的区别;不过初来英国的外国人不易发现。大体说来英格兰的发音分为南部音与北部音。现在南部音被认为是标准音,BBC播音员讲的都是南部音。nbsp;此外,还有所谓国王英语(King‘snbsp;English),也就是王室和贵族所讲的英语,发音与用字与普通一般人讲话稍有不同,就像听北平人讲国语一样,一般人学不来,就是有这份天份学那种腔调,也会令人嘲笑。学术界还有所谓牛桥囗音(Oxbridgenbsp;Accent),即指牛津剑桥两大学的固然不宜讲,就是连用词也差异很大。nbsp;目前牛津大学是由三十五所学院及由教会设立的五所永久私人学院(Permanentnbsp;privatenbsp;halls)合组而成。除七所学院以招收研究生为限外,其馀二十八所学院及五所永久私人学院均招收大学部学生(或兼收研究生)。这些学院,有些是仅收男生nbsp;(如Oriel)或女生nbsp;(如St.nbsp;Hilda‘s、St.nbsp;Hugh‘snbsp;及nbsp;Somerville三校),而多数是两者兼收的。就学院本身而言,都各自拥有相当自主的管理权力。学院订定自己的院规,筹募所需的财务来源,并招收自己所选择的学生。不过任何人欲至牛津大学就读,均须同时获得大学系所及学院入学的同意,方视为正式被许可入学之规定,亦为牛津、剑桥两校特殊之处。nbsp;学院最大功能除要照料学生食宿外,并安排各类体育、团体社交

橘香 2023-09-06 11:40:47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