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

叶落知秋
精选回答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才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定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宗雅已知朴雅:向来、平日

B.非独当世之务独:只,仅仅

C.数顾大臣问治道顾:顾虑

D.过故相李谷第过:拜访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明敏而多才智”的一组是()

①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②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

③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④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⑤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⑥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

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历法等,还善于搞城市建设,将京师改造得大路通畅。

壮伟宏阔。

C.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世宗征伐并州回

来后,王朴最终被提拔为枢密副使。

D.王朴视察汴河口,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世宗伤心地用玉钺触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3分)

(2) 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犯上作乱,应该把提倡文化道德放在首位。

(2)王朴性格刚毅果断,又被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

答案解析:

小题1: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此句应翻译成: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因之道。可见,顾,应为“拜访、看望“义。

小题2:

试题分析:

②说的是世宗,与王朴无关;

⑤世宗悲痛,说明两人关系密切。不能作为王朴明敏才智的证明;

⑥是说人们对王朴性格刚毅果断的反映,与王朴明敏才智无关。

小题3:

试题分析: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应注意联系原文内容,逐一排除。其中,C项是征讨淮南后,不是并州,征讨后最后被提拔为枢密使。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需要注意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翻译时,要把关键字全部译出来。

(1)“欲”译为“建议”、“修”译为“提倡”、“文德”译为“文化道德”;

(2)“果”译为“果断”、“见”译为“被”,“加”译为“超过”。

【参考译文】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依附于汉枢密使杨邠。杨邠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佑)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邠作为大臣,和将相的是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扬邠回到家乡。

周世宗(柴荣)镇守澶州时,王朴担任节度掌书记,周世宗即位,.王朴又改任比部郎中。周世宗刚即位,锐意征伐,排除众议,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旻,回来后更加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天下的志向。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因之道,选拔文士徐台符等二十人,让他们写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王朴就在被选的行列中。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叛乱,应该先修德,收买民心。只有王朴认为江淮地区可以首先平定。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有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太事,都合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显德(周世宗年号)三年,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加封他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又升枢密使。

周世宗时期,对外征讨,对内修订法度。王扑聪明,才智很高,不只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巧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格刚直果断,又被周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周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现在京师的情况,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无法更改。他上奏的用兵方略,也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在最后灭亡。”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一样。

显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时年五十四岁。周世宗亲临了他的丧礼凭吊,用玉馘敲门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追赠王朴为侍中。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春华秋实 2024-06-21 13:55:33

相关推荐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自然界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什么

目前发现,熔点最高的物质是铪合金,熔点高达4215摄氏度。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
展开详情

桂圆和猫眼是一种水果么

桂圆和猫眼,桂圆是一种水果,猫眼则是一种宝石。桂圆亦称龙眼,是一种水果。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桂圆为常绿乔木,树体高大,多为...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