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改革给你的学习带来哪些新变化,有哪些期望

不老人生
精选回答

当前,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正在我省全面展开,为了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对高中历史的原有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新一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方向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两大方面:在课程结构上,新课程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新课程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的评价体系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现行课程评价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东北师大博士生温恒福先生在《教育探索》撰文指出,要想科学、有效地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必须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树立新课程改革十大教育理念, “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是其中重要一条。这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包括很多方面,新课程改革为学生评价的实施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成为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本文试就高中学生历史新课程学业评价改革作初步探讨。 
学生学业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强调,“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这为学业评价制度改革提出了基本思路。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学习成绩评判主要是纸笔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我教的学生虽然经历了课改,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学习氛围也很活跃,但是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以往的思维习惯中,认为只要背下现存的答案,考试就可以得高分,历史学习成绩就好。不少学生曾对我说:老师,你多布置一些题目给我们背吧,考试我们就没问题了。 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能够使学生牢记所学的知识点,但其弊端也很多: 
一是脱离了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而在传统测试的导引下,历史学习变成了死记硬背,并且答案也是既成的;二是不能有效地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背离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落不到实处。 
  
一、在传统的纸笔测试基础上发展的学业评价新体系: 
传统的纸笔测试仍是目前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最大优点是客观性和可比性。在目前的高考下,它仍是教师、学生所能选择的最好方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近年来,学生学业评价出现世界性改革趋势:评价目的开始转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简单的选拔鉴定;评价指标多元化,重视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从只偏重学科知识向同时关注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转变,与学习活动密切相关的情感因素受到了高度重视;强调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由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旨在实现上述目标的高中历史学业评价改革方案。具体评价项目和量化参考指标参见下表: 
评  价  内  容 
所占分数权重 说   明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1.纸笔测验 (占学期总评的60%) 平时测验 15% 平时测验在加总平均后与期中、期末成绩按比例折算成学期总评成绩 
期中考试 20% 期末考试 25% 
    
评   价     内     容 
评价等级及分值权重 A B C D E 
2.长作业 (10分) 写作(小论文、调查报告、议案、宣传稿等) 10 8 
6 4 2 
项目研究评价(含参观访问、爱国主义活动、社
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或研究性学习活动及报告等
项) 
3.课堂活动(15分) 口头表述(时事报告、演讲、辩论、答辩等) 15 12 9 6 3 角色扮演活动(剧情表演、课本剧等) 4.他人评价(10分) 其他同学的评价(加总平均后计入,5分) 5 4 3 2 1 教师和家长评价(同上,5分) 5 4 3 2 1 5.学生本人自评(5分) 


3 2 1 6.收入成长记录袋的获奖作品和其它学习成就(加分项目) 10 8 

4 2 
注:1.学期总评成绩总分为100分。 
2.限于篇幅,表中项目的具体量化标准不作具体说明。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赋予了纸笔测验60分的较高分值,其它评价方式占40分。本方案仍侧重以量化标准来界定一个学生的学业成就,包括表现性评价这样的质性评价。这是因为,纸笔以外的评价方式以量化进入学期总评,能有效调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强化其功能。 
  
二、对具体实施学业评价改革方案的说明: 
1.关于纸笔测试:命题应与高中课改相衔接,把握课改后高考命题的方向,设置一些选考试题;吸收新课标能力要求,发挥纸笔测试在推进高中课改探究性学习的指挥棒作用;平时测验要注重诊断性、过程性功能;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分析、应用、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现在各种历史试卷开放性题目很多,很多题目都包含着高级思维能力的因素,但在实际的评卷操作中,我们还是依据“采分点”来打分,这就达不到考查的目标,失去了考查的初衷。为了适应历史新课程的需要,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此我们引入一种新的学业评价方法SOLO分类评价法,这是一种以测量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 
SOLO分类评价法对于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意义: 
第一,介绍一下什么是SOLO分类评价法?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评价方法。比格斯认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与这个人总体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直接关联的。         第二,那么具体来说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究竟有什么作用?总结起来有四点: (1)有较强的操作性,来进行思维层次划分; 
(2)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学习某一问题要得到哪一思维层次。 (3)有利于检测教学效果,可以较清楚地显示学生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认识水平。 (4)为检测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供一个新思路。 
第三、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学业评价中有什么作用?总结起来有四个层次:一是根据思维
 
 3 
层次来打分,而不是根据采分点来打分。思维层次的划分根据题目的思维含量来定,但一般应该有三个以上的层次。二是不提供样板式的标准答案,阅卷老师不必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表述,而应该深入领会该题目的思维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方法。三是大规模的考试,要给一个具体的答案例子,可以通过抽样试评来充实各层次的例子。四不能简单地从正面或反面回答,要从思维层级来分析。 
第四,结合高考题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以2007年的高考卷题目为例 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 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9分) 
本题采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如回答工人阶级很穷,得分0分。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如回答工人阶级遭受压迫,工人自由散漫等。能得2分。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能得4~5分。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即先提出结论,再从材料中找证据,从两个不同角度加以论证,能得7分 
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分别进行论证,最后归纳到一个框架中(答案结构是:总(观点)——分论(观点+史实)——结论)。例如:能得出总体上看工人阶级是艰苦的,能结合个人、国家,和社会制度等多角度分析,并得出结论)。9分   
2.关于长作业:写作能反映学生的整理与描述资料和分析探究能力,项目研究可以较为充分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学生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积极鼓励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同时,为了便于对小论文的质量做出评价,我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制订了一个评价表: “历史小论文”量规设计表 
  优 
能对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出恰好其分评述; 论点鲜明; 
论据充分,能从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 语言流畅,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良 
能对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出评述; 论点较鲜明; 
论据较充分,并能综合分析问题; 语言较流畅,条理较清晰  
及格 
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述不够清楚; 论点不明确; 
论据不充分; 语言不够流畅  
不及格 
小论文写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介绍或不知所云; 
 
 4 
没有论点、缺乏论据; 
或论点与论据相矛盾; 语言不流畅,缺乏条理。  
参加各项爱国主义活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展现学生的一些能力、并且让学生对一些历史问题的形成自己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可结合对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体验及活动成果加以评定。长作业应综合评价,一般每学期每人只评价一项,参评的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成果,也可以是个人成果。 
3.关于课堂活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课堂活动的内容,如综合探究等。这些活动能反映学生知识运用、综合素质及口头表达、感情气质、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可以从主题、语言、感情、小组合作、教育效果等几个方面评定等级。尤其是让历史课堂变的丰富多彩的“历史剧”,导演和演出这一个“历史剧”需要动手动脑,从中能展现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对于“历史剧”的优劣评判标准我也设计了一张表格:  “历史剧”量规设计表 优 独立创作剧本; 
剧情内容符合历史事实或生动反映历史现象; 
道具运用及情景设计有创意; 
表演到位,有感染力。 良 
独立创作剧本; 
剧情内容基本符合史实或反映历史现象; 表演认真,能表达剧情;  
及格 
剧本内容缺乏设计,平铺直叙; 
剧情内容设计与历史事实有一定的距离; 表演较为马虎。  不及格 
照搬别人的剧本; 
剧情不能反映历史事实; 表演不能表达剧情  
  
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从根本上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所以对它赋予了较高的分值。应鼓励人人参与,口头表述和角色扮演可任选最佳的一项评定成绩,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还可以酌情加分鼓励。 
4.他人评价:有多种具体组织形式,建议采用班级所有同学对某一个体的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可集中在平时学习态度、课堂提问、课堂与考试纪律等项;评价应客观、公正,多关注对方的优点;条件好的学校可使用涂卡机读的方式:题号对应于学生的座号,ABCD分别对应于该生所应得的分数5,4,3,2,得出该生的平均分后,再计入学期总评。 
    表中未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单独列为评价项目,这是因为,这些内隐的个人品质难以直接进行评价。可通过观察、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途径进行,也可在“他人评价”项目中得以体现。学生的互评也可以是描述性评价,不一定是分数和等级。如果这样,分数的比例应作调整。 
5.自我评价:实施中应突出自我反思、激励、调节功能。 
6.成长记录袋属学校综合评价项目,表中未列入。为了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论文或其它学习成果获得校级以上奖励,收入成长记录袋的可实行加分奖励措施,可按每2分一个等级,即国家级10分,依此类推的方式计入学期总评。 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果评价方式和标准不变,一切改革措施都难以实施,改革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历史教育的现状尤其如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业评价
 
 5 
体系,需要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同时,在改革中建立的新的评价体系需要我们去积极的实践,如何去更好的执行,我也提了我的几点要求。   
三、高中历史课学业评价改革方案实施的保障 1.方案的实施需要获得学校的理解和支持 
本方案牵涉改革的系统工程,只由历史科单兵突进几乎是不可能的。学校应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例如,传统的成绩册已不适应改革后的新要求,需要重新设计完善;改革后的成绩统计更为复杂,条件好的学校有必要设计相关成绩统计软件为教师提供教学服务。 2.教师要端正教学动机,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3.与过去单一的纸笔测试的评价方式相比,改革后的评价方式相对复杂,不可避免带来操作上的困难,尤其一个历史教师通常要管理4-6个班级,工作量的增加可想而知。教师除了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外,还应动员学生广泛参与,一些统计工作可由学生协助完成。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以减轻历史课教师在学业评价工作中的负担。 
总之,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全面改革,将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重大变化,也给历史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要注重评价的实效,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的做法,切实把评价改革落到实处。以上方案仅是个人的初步设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不悔的年代 2023-09-05 12:40:05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