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敬百中的敬意思是什么字

今非昔比
精选回答
精静净敬竞这五个字的含义是什么?帮帮忙啊请问,有一敬词“足下”,这么难听,怎么就敬呢?

这回呢,咱们就说一说这个“足下”,“足下”呢,是一个敬语,下对上呀,或者是平辈之间呀,尊称对方对方为“足下”,意思呢,就跟“您”差不多。

那有人就问了,既然是敬称,很尊重对方呀,怎么把人家放脚底下了,大年初五踩小人才放脚底下呢,哈哈。

原来这个“足下”呀,有个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也就是之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继承王位之前被逼逃亡国外19年,颠沛流离,那叫一个惨呀,经常的是露宿荒郊,没吃没喝,只能是挖点野菜呀,嚼点草根儿呀,哈,还不如那要饭的呢。

您想呀,这重耳再怎么说之前也是个王子呀,以前是吃香的喝辣的,现在你让他吃野菜,他哪儿咽的下去呀?有时候是宁可饿着也不愿意吃那野菜。

说有一次,又没的吃了,跟着重耳流亡的有这么一位,叫介子推,他不忍心看着重耳挨饿,于是就从自己的大腿上剌下来一块肉,炖了锅肉汤给重耳吃。

重耳那儿都饿惊了,赫,来了碗肉汤,二话没说,嘻啦呼噜,狼吞虎咽,一口气儿全给吃了,啊,连碗都舔干净了。

然后他吧嗒吧嗒嘴,意犹未尽,“哎呀,老介呀,你这手艺还真棒!唉?这荒郊野外的,哪儿来的肉呀?”哈,他才想起来。

介子推说:“我看公子实在是吃不下野菜去,您也不能老这么饿着呀,我就从我腿上剌了块肉,给您做了碗汤。

咱呀,赶紧找饭辙吧,要不再过几天,我非得剌零碎了不可。

这重耳听了之后是非常的感动。

后来重耳回到了晋国,当了国君,哈,老太太摸电门—抖起来了,所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跟着他逃难这些人呢,全都封了大官了,有的那个还觉得自己的官小,还不乐意。

还有的那个呢,之前都没跟着重耳逃亡,但后来,全靠着溜须拍马,也封了大官了。

介子推呢,很看不上这些人,耻于和他们为伍,于是他就背着老娘,到绵山去隐居去了。

而且呢,他还做了首诗,“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丞辅。

龙反其乡,得其处所。

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唉,我不惜的跟他们在一块儿,我走了。

这晋文公要封介子推的时候,“嗯?人哪儿去了?怎么找不着了?”有人就说了,说介子推带着他妈躲到绵山里去了,“啊?那哪儿行呀?你们把他给我找来,啊,他对我有恩,我必须封他。

好,这晋文公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就找这介子推去了。

这介子推呢,也艮,把这些人全给倔回去了,就是不出山。

晋文公急的是抓耳挠腮,一点辙也没有。

这时候有人就出主意了,说他不是躲着不出来吗,您呀,放火烧山,唉,三面放火,留一面儿,山上一着火,他还不从没着火的这一面就出来了吗,您在这等着他,不就得了嘛。

“恩,好主意。

来呀,放火烧山,我非把你介子推弄出来不可。

可是没想到,这介子推更狠,着火他都没跑,他和他老娘,愣是抱着棵树,给活活烧死了。

这下晋文公可傻了,他也没想到,这介子推宁可烧死也不愿意出山。

好么,他也抱着那棵树,这个哭呀。

哭完之后,他让人把那棵树给砍下一块来,做了双木屐天天穿在脚上,以纪念介子推割股奉君的功劳,而且还经常的对着这木屐说话“悲乎,足下!”唉,从那儿以后,这个“足下”就成了对人的敬称了。

而且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的这天,都不许生火做饭,全都吃冷食,这就是咱们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的来历。

其实言下之意就是:我不敢盯着你的脸看,只敢看着你的脚下,表现自己的卑微及对方的尊贵。

这种尊称与“陛下”、“殿下”、“阁下”的道理是一样的。

(足下有传说是晋文公纪念介子推)首先说下,有个关于“足下”的传说,我个人认为不是特别可信,但也姑且写下来。

讲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早年流落在外,一度生命垂危,多亏介子推等一干忠臣的帮助才度过难关。

回国登上王位后,晋文公重赏群臣,介子推却坚决不受,与母亲隐居山中。

晋文公屡召不出,一怒烧山,介子推与母亲抱树而死。

晋文公伤心后悔,命人将此树砍下,做成木屐穿在脚上,纪念介子推,称“悲哀足下”。

这个故事我之所以说不是特别可信,因为它只是记录于一些笔记杂文中,并没有史书明确记载过晋文公有做木屐纪念介子推的言行。

文人们特别喜欢给一些找不到出处的事情非找个典故,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本来就是说时间长了才知道马匹的脚力,非被一些人把路遥、马力说成两个人,还编些故事,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陛下指的就是不敢正视皇帝,只敢看着台阶下)那“足下”比较可能的来源是什么呢?个人认为应该和“陛下”、“殿下”、“阁下”一样的道理。

人在慌忙或心神恍惚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什么说什么,这在许多古籍记载的典故中也非常常见。

所以,“陛下”、“殿下”、“阁下”的意思就是不敢看着这个人,只敢看着下面的东西。

陛就是宫殿下面的台阶,叫皇帝陛下,就是说不敢看皇帝本人,只敢拜伏在宫殿下看着宫殿的台阶;殿下就是殿脚,意思就是看见皇子王爷不敢看他们,只能跪拜着看殿脚下;阁下就是房间脚,意思就是看到尊敬的人不敢直视,只敢看房间角落。

(足下就是不敢看对方双眼,只敢看脚下)所以,足下也是一样的意思,就是说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只敢看对方脚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体现自身卑微。

朗月清风 2023-08-22 16:13:50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XP系统怎么进安全模式

安全模式是Windows系统中的一种特定模式,XP系统进入安全模式的方法:1、如果感觉系统出现问题,或者有一些无法卸载的软件,需要到安全模式中解决,那请先重新启动;2、?在系统未启动之前,一直不停地按F8键,直...
展开详情

如何带好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团队

实行人为管理,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管理中去。切实关心教师的生活,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尊重和信任教师。善于用人,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注重教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按计划定期让老师...
展开详情

板式家具设计需要学习哪些软件

CAD:主要绘制工具,此软件是家具设计师的重点学习软件。3DMAX:产品建模,场景建模主要展示出产品的特质构造。Vray:配合3DMAX,渲染出产品展示产品三维和各种材质的特点。Coreldraw:产品包装图纸...
展开详情

茂县有多少人口

茂县,在2015年末,户籍人口为11.16万;茂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带,属高原性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39...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出自《陈元方候袁公》:“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陈元方机智应变,“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袁公听了,也会暗暗点头称奇。
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有八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什么定则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N极,那么四指指向就是电流的环绕方向;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司马光砸缸是几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是小学人教版一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内容是: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直觉是什么意思

直觉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í jué,意思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语出鲁迅《花边文学·算账》:“但我直觉的感到,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赔款来养成几位有限的学者,亏累得多了。”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造句:
1、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造句。
2、他似乎凭直觉知道如何做。
3、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
4、直觉告诉我一定要中奖,果然不出所料。
5、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莫衷一是的,不然到时候你什么事都不能决定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