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小时候数学好吗(爱因斯坦小时候)

口琴
精选回答

1、一个天才的童年,总会有些超乎寻常的故事。

2、爱因斯坦刚出生时,后脑大得不同一般, 而且头骨呈棱角形,头骨的这种异状,后来永久性地成为爱因斯坦的特征。

3、爱因斯坦的母亲 曾为头胎儿子的异样头骨而受惊,爱因斯坦的祖母看到孙子,也低声嘀咕:“太重了!太重 了!”她不是说孙子的体重,而是孙子大而怪的头形让她不安,一个弱小的身躯,如何支撑 得住这个硕大的脑袋?她们当然还不曾意识到:就是这个大而怪的头脑,将滋生出多么伟大 的意识。

4、 当然,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还不可能向世人解释自己个性的内涵。

5、他独来独往,时常故 意躲开小伙伴、同学,即使同亲人在一起,他也只是一个沉默的听众。

6、谁要是破坏了他独处 的心境,一向沉静的他会突然爆发出激烈的情绪。

7、爱因斯坦的妹妹后来回忆说:“每逢那样 的时刻,他会变得脸色苍白,鼻尖发白,不能自制。

8、”有几次,爱因斯坦竟向比自己小2岁 的妹妹扔东西,大发脾气。

9、爱因斯坦5岁时,父母为他请了一个家庭女教师。

10、第一次上课 时,爱因斯坦大概发现自己将失去自由的个人世界,又一次大发脾气,向老师扔椅子以示抗 议,爱因斯坦的父母只好结束这第一次还未开始的教育。

11、不爱和人交往的小爱因斯坦偏喜爱 那些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游戏,比如用薄薄的纸片搭房子,不成功绝不罢休。

12、 对于童年的爱因斯坦来说,独立的个性还只是一只“空筐”,它需要充实精神、文化的 内涵。

13、第一个装进这只“空筐”的是什么?是音乐。

14、爱因斯坦3岁的时候,一天,母亲波林 坐在钢琴旁,轻轻地抚弄琴键,优美动听的旋律像潺潺溪水,从她的手指下流出。

15、忽然,她 觉得背后有人,她回头一看,小爱因斯坦正歪着脑袋,全神贯注地倾听美妙的乐声。

16、年轻的 母亲高兴了,她说:“瞧你一本正经的,像个大教授!哎,亲爱的,怎么不说话呀?”爱因 斯坦没有回答,他只有3岁,还无法说清激起心灵感应的音乐到底是什么,他那对亮晶晶 的、棕色的大眼睛中却又分明闪烁着快乐的光辉。

17、琴声又响了,是贝多芬的奏鸣曲。

18、小爱因 斯坦迈着摇晃的步子,无声地扑向一个新的世界,那里只有美丽、和谐和崇高。

19、 不爱说话的小爱因斯坦对音乐入迷了,6岁起练习拉小提琴。

20、几年后,爱因斯坦唯一的 消遣就是音乐,在母亲的伴同下,他很快就能演奏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奏鸣曲了。

21、 按爱因斯坦的心理气质而言,如果他出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历史或许把他造就成为一个 杰出的艺术家,但在19世纪末的德国,一种以科学发明去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潮正在兴起。

22、 各种科学发明以前所未有的声、光、电、化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感官世界,各种技术上的新鲜 玩意给新一代人带来无穷的趣味,并吸引着他们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23、 科学之光普照着大地,也照亮了小爱因斯坦成长的道路。

24、爱因斯坦上学前的一天,他生 病了,本来沉静的孩子更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静静地蜷伏在家里,一动也不动。

25、父亲拿来一 个小罗盘给儿子解闷。

26、爱因斯坦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罗盘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 北边。

27、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并不听他的话,照旧指向北边。

28、爱因斯坦又把罗盘捧在胸 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向北边。

29、不管他怎样转动身子,那 根细细的红色磁针就是顽强地指着北边。

30、小爱因斯坦忘掉了身上的病痛,只剩下一脸的惊讶 和困惑: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的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 向北边呢? 爱因斯坦67岁时仍然为童年时的“罗盘经历”感慨万千。

31、 他在《自述》中说: “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惊奇。

32、 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 物的本性的(同直接‘接触’有关的作用)。

33、我现在还记得,至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 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34、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

35、凡是人从小就看 到的事情,不会引起这种反应;他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或者对于月亮会不 会掉下来,对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都不感到惊奇。

36、” 显然,人们经验认为“空虚”的空间存在一种什么东西,一种什么力量,迫使着物体朝 特定的方向运动。

37、这件偶然小事虽微乎其微,并发生在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之前很久的时间 里,但这次奇特的经历却对他后来的科学思考与研究极为重要。

38、后来,“场”的特性和空间 问题是那样强劲地吸引着这位物理学家。

39、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终于天才地解决了这些 儿童时代就萌发出来的困惑。

40、不过在当时,它们还只是以朴质的本来面貌显现在他的眼前。

41、 小小的罗盘,里面那根按照一定规律行动的磁针,唤起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巨匠的好奇心 ——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

42、而这种神圣的好奇心,正是萌生科学的幼苗。

静水微澜 2023-12-13 11:52:41

相关推荐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是什么意思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就是办理开户手续的银行营业网点。一般来讲就是用户最初办理存折或者银行卡时发卡的银行。开户行名称在存折上会有登记,银行开具的开户凭单上也是会有显示的。准确的开户行名称有利于财务人员的汇款处理速度,...
展开详情

搪瓷锅的优点有哪些

1、导热快,受热均匀。搪瓷锅虽然预热要比普通锅慢,但它在预热完成后能保持稳定的热度,即使用小火也能快速烹饪好食材,总体计算起来比普通锅烹煮时间要缩短不少。再者,它受热均匀,基本不产生油烟,也不产生焦糊。2、一锅...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