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三年级我学会了什么意思

谢谢你光临我的梦
精选回答
三年级作文我学会了300]字

我学会了宽容 第一篇 楼层: 1 [思路分析] 解答如下。

[解题过程]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总能够学会很多东西,我也不例外,我学会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学会了“举‘可乐’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学会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但是,最让我庆幸的是:我学会了宽容。

记得有一次,学校要举办一次朗读比赛,我准备得十分充分,在比赛前对着家里的镜子练习了n+1次。

可是,一上台,看着底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我突然心口一紧,颤抖的开了口。

由于太紧张了,发挥失常,只得了个三等奖,我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妈妈一见我的样子便猜到我比赛一定失利了,她打趣地对我说:“怎么?白天鹅退化成丑小鸭了?”我笑了,妈妈见状,对我说:“孩子,你知道丑小鸭的故事吧?丑小鸭是经过一系列的磨练与蜕变才成为白天鹅的,而你,也正在接受这种磨练。

见我低头不语,她又说道“你听过这样一首小诗吗?‘天空宽容了云朵才拥有了彩霞;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丰收;大海宽容了小溪,才拥有了浩瀚;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成功。

’孩子,人生最大的美德,不是忍耐,而是宽容。

当你宽容了你人生中的一些遗憾、一些错误时,你会发现:天空还是那么蓝,空气依旧那么清新,小鸟依然在快乐的歌唱,人生中的遗憾,并没有带走你的世界!孩子,你要记住,当你学会宽容时,你将会变成世界上最美丽最纯洁的天使---”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妈妈的话我却牢牢地记在心里。

从那以后,对于人生中的遗憾,我总是报以宽容的态度,所以,我总是很快乐。

是的,当一个人学会了宽容,当他看到秋叶凋零,也不会感到悲哀,寒风袭来时,也不会心存抱怨;当一个人学会了宽容,所有的痛苦都如同阳光斑驳地洒在人与公主所变成的泡沫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温馨--- 我学会了宽容 第二篇 我以前是个刁蛮任性的女孩,但是,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它使我学会了宽容。

那是我刚上初中时发生的事了。

有一天早自习,刚下课,老师让组长收语文作业,我急忙找到作业并把作业本放在书桌上,就出去了。

可我等回来时,作业本还在书桌上,我奇怪地拿起来一看,我的作业本不知被谁撕了个大口子,那可是我昨天新买的本子啊,我生气地大声喊到:“是谁撕坏了我的本?”无人理睬,我没有交上作业。

整个上午,我都是在郁闷中度过的。

中午一放学,我就气呼呼地往家走,我的同桌追上我说:“唉,云彤,请等一下,我知道是谁弄坏了你的作业本!”我连忙止住脚步,忙说:“是谁?我一定让他赔我本子,你快告诉我!”我的同桌诡秘地对我说:“你想想,上次语文老师选拔语文活动课主持人,谁和你竞争来的?她没被选上,大概还怀恨在心呢!你好好想想吧!再见!”她神秘地向我眨眨眼就跑开了。

我陷入了沉思,难道是李兰?上次班级召开语文活动课,老师挑选主持人时,我们俩都是最佳的人选,后来语文老师把机会给了我,李兰还向我祝贺呢,可谁会想到她却暗地里撕坏我的作业本,害得我没有交上作业,这个伪君子!看我下午怎么收拾她! 下午,我早早地来到学校,一进教室,就看见李兰在座位上皱着眉头看书呢,我几步走到她的面前,不加思索地大声喊到:“李兰,你为什么撕我的作业本,你真是个小人!”李兰被我这突如其来的喊叫声吓得一惊,她莫名其妙的看着我说:“什么作业本,我没有呀!”我愈加生气了,迅速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啪!”的一声摔在她的书桌上,“哼,装什么糊涂,你看,这不是你撕的吗?”这时,我的同桌也走了过来,她阴阳怪气地说:“没当上主持人就撕人家的本子,还净打小报告,简直不是人呀!”教室里的同学也陆续围了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李兰小心眼,有的说事情没弄清楚,不能诬陷好人。

而李兰呢,脸憋的通红,大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正在这时,语文课代表走了过来,他一把把我从人群中拽了出来说:“云彤,你干什么呀,作业本是我收作业时不小心弄坏的,我和老师说明后,让李篮把本子放到你的书桌上的,你怎么随便冤枉同学呢!”我这才意思到我错了,我不好意思地回到了座位上…… 晚上放学时,班主任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老师向我讲了许多道理,可我只记住了上次的语文活动课,是李兰主动找到语文老师把主持人的机会让给了我…… 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教室,突然发现我的书桌上放着一个崭新的语文作业本,这时,李兰提着满满一桶水走了进来,她看见我,放下水桶,冲我友好地笑了笑说:“ 云彤,我昨晚帮你买了一个本子,你看看,满意吗?”我的心有说不出的感动,我激动地对她说:“李兰,你真好,是我错怪了你,对不起!你骂我吧!”李兰微笑着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说:“看你,这点小事也放在心上,多累呀!生活中,出现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不过如果你常欣赏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错处,原谅别人的缺点,你就能获得更多快乐的。

从那天起,像李兰一样,我变得更加快乐了,因为我学会了宽容……

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三年级
竹影 2023-08-23 15:10:30

相关推荐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