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国际教育学院怎么样

寒光竹影
精选回答

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0年3月,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为适应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现有四个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教育技术学、英语(教育)、商务英语;三个教育学二级硕士点: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和课程与教学论。

上外国际教育学院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53人,全部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38人。教授和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2人。教师专业覆盖教育学、英语语言文学及汉语语言文学等。教师团队拥有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瑞士等国家留学或进修经历,具备国际化视野,擅长采用英语/双语授课。

目前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美国雪城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多形式的本科及硕士交流合作项目。此外,还有一些极具特色的学院层面的短期交流项目,如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暑期领导力项目与瑞典暑期实习项目等,以及学校层面的英国牛津剑桥暑期项目、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暑期项目、美国乔治城大学暑期项目、美国芝加哥大学数据与政策学者项目等。2017至2018年,学院共有140多名学生参与境外交流。

上外国际教育学院专业情况

本科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

该专业前身为1984年设立的对外汉语专业,2000年并入国际教育学院,2012年按教育部专业目录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该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汉、英语言基础,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国内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交流及新闻传媒、外事与外企等相关领域成绩斐然。

教育技术学(英语)专业(本科)

该专业设立于1986年,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较强的绩效分析、课程开发与教学(培训)设计、教育资源开发和管理能力,以及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专业建有“MOOC(慕课)研发中心”、“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和“全球教育研究中心”等特色培养项目。毕业生就业口径宽,签约率高,在国家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国内外知名企业等相关领域涌现出大批优秀校友。

英语教育专业(本科)

该专业设立于1999年,致力于把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和教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跨学科式的教学与科研。通过英语语言文学及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课程教学实习,毕业学生应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广泛的人文知识,具有开阔的跨学科视野和思辨能力,熟悉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成为高层次教育人才和文化工作者。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

该专业于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掌握较宽广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各类国家政府机关、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复合性、应用性英语人才。

硕士点

课程与教学论(学术硕士)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点设立于2010年,以“探索课程理论,创新教学与评价;服务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学习”为宗旨,以服务政策、提供咨询,参与实践,努力革新为质量方针,直接服务于我国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本专业的研究内容有: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学科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注重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创新性理论指导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培养具备“高素质、多技能、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比较教育学(学术硕士)

比较教育学硕士点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领导力、了解全球教育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善于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国际教育问题、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功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多语种+教育”的复合型高水平教育人才。

教育技术学硕士(理学硕士)

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学最早设立的硕士学位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于1997年建立,培养教育技术和绩效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人才。教育技术学学科基础厚实,在绩效技术与企业培训、教学设计与教学开发、外语教学技术和新媒体教育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一直居国内领先地位。教育技术学师生肩负全球教育研究中心、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本校的慕课设计开发工作。首门慕课“跨文化交际”在FutureLearn平台上线,具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

教育研究中心

全球教育研究中心

全球教育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parative Study of Global Education)成立于2019年,并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该中心以上外国际教育学院为主,整合了上外多语种教育资源,将教育学科与语言有机结合开展比较教育研究,其宗旨是在培养“多语种+教育”专业人才的同时践行上外“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

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ies Center for ICT in Education)成立于2015年,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建。中心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担任中心主任,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隶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编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担任副主任。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集合上外多语种资源,跟踪世界各国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最新举措和主要项目,了解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对世界主要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用于教学、技术促进学习、基于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

往复随安 2024-05-24 13:01:30

相关推荐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秋水伊人在眼前是什么意思

“秋水伊人在眼前”的意思是思念中的那个人就在眼前。
秋水伊人,汉语成语,拼音是qiū shuǐ yī rén,意思是指思念中的那个人。伊人的意思是那个人,多指女性。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见景思念的人。
示例:清·龚萼《雪鸿轩尺牍·答许葭村》:“登高望远,极目苍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循环定义

循环的意思:
1、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
2、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再转。
3、反复地连续地做某事。
出处:
1、《战国策·燕策二》:“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
2、《史记·高祖本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3、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寒暑兮往来相继,兴衰兮循环道理。”
4、巴金《秋》四十:“花谢花开,月圆月缺,都是循环无尽,这是很自然的事。”
循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回。可以简要地将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即所谓的“生成的大年”,周而复始地永恒循回;这个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但又不是完全确定的;在这个永恒循环的过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并且将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绝不会有丝毫改变。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谁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晋朝的赵王司马伦。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司马伦(?-公元301年6月5日),字子彝,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幼弟。母为柏夫人,“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司马伦初仕曹魏,封安乐亭侯。五等制建立后,封东安县子,授谏议大夫。西晋建立后,封琅琊郡王,授宣威将军。迁安北将军、镇守邺城,改封赵王。迁征西将军,镇守关中。刑赏不明,激发羌族和氐族反叛。入为车骑将军、太子太傅。
狗尾续貂(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是一个成语,古代官员以貂尾为冠饰,晋代封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替貂;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用于形容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寓意:
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做一件事情,既然做了,就自始至终把它做好。不要在事情接近尾音之时,因为种种原因而写下败笔的结局部分,它会折损之前所有的努力,削减所累积的高度。

是什么数学符号

?不是数学符号。
?这个符号是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用于疑问、设问、反问句等句型的末尾。问号是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语气。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用法:
1、选择问句中,选择项较短,选择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用问号。
3、对句子里某一词语有疑问,用问号表示。注:这种用法用得不多。
4、对生年、卒年不详或有疑问的,用问号表示。
5、疑问句构成的文章标题或小标题后面用问号。
6、一般疑问句用问号,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7、选择问句中,问号只用在句末,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8、倒装问句中,问号放在句尾。主语和谓语之间用逗号隔开。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