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索尔斯基和“强力集团”简介

姑娘有苦不流泪 逸事杂谈
精选回答

俄罗斯音乐始于一个爱尔兰人约翰·菲尔德(John Field),他 1803 年移居圣彼得堡。他的学生中有格林卡(Mikhail Glinka),这个地主的儿子不屑于俄国作家们在沙龙客厅里的无聊消遣,在 19 世纪 30 年代写出了两部史诗歌剧《为沙皇献身》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格林卡听了糟糕的演出后心灰意冷,就此放弃。以一人之力将俄罗斯音乐从麻木中唤醒是不够的,事实上,得靠一群作曲家才行——他们被称为“强力集团”(kuchka)。斯蒂芬·沃尔什(Stephen Walsh)的新作《穆索尔斯基和他的圈子》(Musorgsky and His Circle)第一次尝试刻画这批作曲家的群像。他们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策扎尔·居伊,以及在沃尔什眼中最具创造力的穆索尔斯基。1855 年,巴拉基列夫最早来到圣彼得堡,被封为“格林卡第二”。18 岁他就找到了富有的赞助人,开始作曲。他讨厌开音乐会。“每次公开表演之后我都会觉得道德被玷污了,”他抱怨说。

1859 年进城的是一位近卫军官和一位医生——穆索尔斯基和鲍罗丁,他俩在一间军队医院执勤时遇上了。穆索尔斯基退役后师从巴拉基列夫,他当时刚从深度抑郁中恢复,他认为抑郁是手淫导致的。沃尔什写道,他后来一直是个“不安的异性恋,对身体的承诺紧张无比”。穆索尔斯基的忧郁孤僻、负罪感和冲动使他成为俄罗斯音乐复兴的动力引擎。

接下来的三年中,鲍罗丁也找到巴拉基列夫辅导音乐,年轻的海军学员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带着一份钢琴谱敲响了巴拉基列夫的家门。策扎尔·居伊工程系毕业,在格林卡家见到了巴拉基列夫。1867 年 5 月,斯塔索夫宣布了“一群少数但是已经十分强力的俄罗斯音乐家”的诞生。“强力集团”遭到了对手谢洛夫的抨击,因为他自己不温不火的作品没有被小团体接纳。他组织了一次反对运动,并得到了小说家屠格涅夫的支持,屠格涅夫当时身在巴黎,声称:“多么糟糕的音乐,空无一物,平庸寻常。根本没有必要为了这样的‘俄罗斯学派’回俄罗斯。”年轻作曲家们带着茫然困惑,放弃俄罗斯民族音乐,转向了浪漫东方主义。巴拉基列夫即将创作《伊斯拉美》,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会写出《天方夜谭》。

俄罗斯音乐开始向穆索尔斯基寻求灵感。这位“强力集团”中最年轻的成员正在苦苦挣扎,要把一部福楼拜小说改成歌剧。他的《荒山之夜》是截至当时最有野心的作品,却被巴拉基列夫所鄙视。母亲的去世让他变成了一个酒鬼。

29岁那年,穆索尔斯基观看了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的俄罗斯首演,找到了自己的天命。从普希金不那么知名的作品中,他写出了史诗巨作《鲍里斯·戈杜诺夫》,描绘了俄国历史中的一个动荡时代,有王朝争权和可能的弑君阴谋。普希金的剧作之前从未公演,因为人物繁多,政治暗示凶险。而穆索尔斯基花了不到一年就写出了歌剧,以及全部配乐。

巴拉基列夫对之横加指责,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在里面发现了自己正在写的歌剧《普斯科夫的姑娘》(The Maid of Pskov)中的主题。穆索尔斯基修改了一次,但《鲍里斯·戈杜诺夫》仍被马林斯基剧院拒之门外。1872 年元旦,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歌剧在马林斯基得到盛赞。两年后完整版《鲍里斯·戈杜诺夫》终于搬上舞台,在观众中制造了分歧,人们被音乐的宏大所震撼,但大多数内行又叹息它的天真幼稚。俄罗斯音乐冉冉升起的新星柴科夫斯基说它“是最廉价粗鄙的滑稽戏”。

穆索尔斯基退出歌剧界,酗酒致死。15 年后的 1896 年,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修改的版本上演,从此成为常演剧目。然而彼时柴科夫斯基已经写出一长串歌剧和交响曲,获得了名不副实的国际声望,并导致了半个世纪的激辩——俄罗斯音乐是否从本质上就是冗余累赘的。

读完沃尔什丰富有趣有时又过于细节的叙述,你会好奇这有什么好辩的?俄罗斯音乐不就需要一个像老柴这样的通俗天才来撑市面吗?至于“强力集团”,每个人出名的最多也就两三部作品。居伊死于 1918 年,很少有作品上演,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歌剧也被雪藏多年,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才由捷吉耶夫在马林斯基重演,他当时告诉我,根本没法知道这些作品在舞台上应该如何表现,因为几乎没有活人看过现场。

不过沃尔什极有说服力地论证了“强力集团”要比老柴的成功更能推动俄罗斯音乐拥抱 20 世纪——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世纪。斯特拉文斯基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学生,“一开始就是个真正的‘强力’派,”沃尔什写道。穆索尔斯基的影响通过德彪西和拉威尔渗透进法国音乐。巴拉基列夫的早期音乐影响了复兴民歌的英国交响乐作曲家霍尔斯特和沃恩·威廉斯。“强力集团”并非徒劳无功。

面朝阳光 2023-08-14 13:36:24

相关推荐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声母有哪几个

声母共有23个,它们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声母即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中国的发明有哪些?

中国的发明有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孔明灯等等。
1、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2、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3、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4、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5、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每一年。孔明灯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孔明灯的飘移方向人无法控制,只能“听天由命”。升空后一旦风力、方向不稳或燃放不当,孔明灯将直接威胁飞机、高压供电设备、通信设施、山林以及各类建筑安全,对地面防火安全危害极大。

声母是什么?

声母(Initials)即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而辅音则是发声时,气流在口腔中受到各种阻碍所产生的声音,发音的过程即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韵尾ng属于鼻辅音,但普通话发音系统中,此音已不再作首辅音,故不在普通话声母的范畴内,但在一些方言中,可以声母形式出现。

寇准是哪个皇帝时期的

寇准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时期的人。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