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蟋蟀写了什么的事简便的

只想当个好男人
精选回答
《聊斋志异》中的《促织》讲了什么,为什么能称为短篇极品?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最好的作品之一,不足两千字,却被誉为是短篇极品,不仅是因为它绝佳的艺术造诣,还是因为,它辛辣而又透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促织,就是蟋蟀。

蟋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斗蟋蟀,现在也存在,在古代,同样是风靡一时的公子哥游戏。

但在蒲松龄笔下,普普通通的斗蟋蟀游戏,却是一件与普通百姓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情。

《促织》讲了什么故事?因何而好?好在哪里?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故事梗概说,明朝宣德年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因此,民间每年都要进贡大量的蟋蟀,以供京城的公子哥们玩耍。

而一些贪官污吏,为了讨好上司,不惜一切代价,盘剥百姓,“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一头蟋蟀,让好多普通人家破产,可见其流毒。

而陕西省华阴县的县令,更是卑劣异常,为了巴结好上司,拼命寻找机会。

但是华阴县蟋蟀并不多,为了找到优质的蟋蟀,便责令当地百姓,限期交供。

成名一家,是地道的老实小民,于是便成为了被压迫的对象。

为了捉到蟋蟀,成名受尽了苦头,后来,他终于捉到了一只还不错的蟋蟀,却被自己的儿子,意外弄死,害怕心慌的儿子,竟然选择投井自尽了。

成名知道蟋蟀死后,怒不可遏,但是当发现儿子尸体后,又悲痛欲绝。

奇妙的是,儿子竟然因此幻化成了一只蟋蟀,这只蟋蟀虽然个头不大,却凶猛异常,连公鸡都不是它的对手,自然,这只蟋蟀被送到了宫里,成名也因此被奖励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其实故事整体结构很简单,但是,在蒲松龄笔下,却写得十分生动曲折,思想性和艺术性均佳,小说以蟋蟀为线索,巧妙新奇,引人入胜,细节处理地更是绝妙,而且还将社会的黑暗和丑恶,全都写入其中,令人一唱三叹,是《聊斋志异》中最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之一。

二、绝妙的短篇佳作《促织》有着极佳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主要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1)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蒲松龄精心组织情节,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妙在这些情节合起来,又能很好的为主旨起到服务作用。

小说中充满了波折和变化,将顺、逆两境交叠来写,刚陷入绝望时便燃起希望,刚有了希望又陷入绝望,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具体来说,小说开头,便写了“征蟋蟀”的厉害,而主人公成名又有“为人迂讷”的性格特点,所以当县令将任务交到成名手中时,处境便糟糕之极。

(先写逆境)成名只好每天拿着捉蟋蟀的工具,早出晚归,毫无办法,两腿被打得流血,成名想自杀,可又绝处逢生,问卜后让成名成功捕捉到了一头好蟋蟀。

故事转悲为喜,处境也由逆转顺。

(由逆境转顺境)但成名九岁的儿子因为好奇,死了蟋蟀,儿子害怕自杀,成名归来后,听说蟋蟀没了,大怒,又听说儿子因此而死,由怒转悲,又害怕到期交不出蟋蟀,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中。

(由顺境再转逆境)接着再由困境转顺境,原来成名儿子还未断气,且当天还捉到了另一只蟋蟀,虽然小,但是战斗力超群,公鸡都打得过。

后来,这只小蟋蟀顺利被送到宫中,皇帝大喜,抚军因此升官,县令也因此升官,成名也因此而过上了“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的富足生活。

(由逆境再转顺境)故事至此也结束了。

《促织》的情节就是这么一波三折,令人目不暇接,大起大落中牵动着读者的心,极具有可读性。

(2)细节处理很生动《促织》的细节处理,更是一流的。

书中多次采用对比、烘托等方法,写得活灵活现,灵动异常。

比如,写成名儿子幻化成的蟋蟀时,开始给人不起眼的感觉,而别人的蟋蟀却是体大身长,威武异常,对比之下,如何不令人感到不中用?而当放入斗场之后,更是呆若木鸡,对局的人更加捧腹大笑起来。

可是,转折来了,这只小蟋蟀突然发怒,一口咬了大蟋蟀,赢了。

正当成名高兴时,一只大公鸡又来了,且一口啄向成名的蟋蟀,成名这下吓坏了。

结果,转折又来了,小蟋蟀跳到了大公鸡的鸡冠上,咬住不放,终于一战成名,成名大喜。

对比、烘托、衬托、心理描写,可谓炫技非凡,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

(3)心理描写巧妙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也给文章增加了艺术性。

除了刚才说的蟋蟀打斗时成名的心理之外,还有更加典型的地方,那便是成名回家后听说蟋蟀死了的反映。

开始,他直接气的“如被冰雪,怒,索儿”,发现儿子死在了井中,“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半夜发现儿子居然没死,“夫妻心稍慰”,可儿子昏迷不醒,蟋蟀也丢了,不能如期上交蟋蟀,又“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就这样在担心和惶恐中,一夜失眠,直到看见另一只蟋蟀,才“喜而捕之”。

短短几行字,却曲折往复,活灵活现,简直就是国家一级表演艺术家!(4)辛辣透彻的讽刺如说过以上三点还是偏重艺术性上,那么在思想性上,这篇文章也丝毫不输。

小说以“宣德年间”为背景,写公子哥爱斗蟋蟀,这其实是有依据的,民间因此而受害也是实情。

小说结尾很有意思,说成名因为献蟋蟀有功,抚军进爵,县令加官,成名脱离了穷人的行列,这就极具讽刺意味了。

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都是因为皇帝高兴了,而成名所做的,只是进贡了一只善战的蟋蟀,这个玩物,让皇帝高兴,然后抚军加官进爵,华阴县令也因此而获得功绩“卓异”的标签,这些大小官吏,毫无一点实质性的功绩,没有为民做事,只是讨好上司而已,却都得到了权力和财富,当时的统治有多么不堪和黑暗,还用说吗?《聊斋志异》的主旨之一,便是讽刺当时的封建社会和愚昧人间。

提起《聊斋志异》,我们想到最多的是鬼怪故事,毕竟改编自聊斋的“倩女幽魂”可谓家喻户晓。

然而聊斋近五百篇的内容中,除了鬼怪故事;还有对当时科举制度的抨击;有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而《促织》更是一篇表现封建社会黑暗和腐朽的一篇佳作。

聊斋之所以有名,除了集结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语言文字生动形象,人物形象鲜明。

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字讽刺意味十足,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郭沫若曾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促织的内容很简单,但却被蒲松龄写的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明朝宣德年间,皇帝喜欢斗蛐蛐,地方官吏为了获得极品供奉给皇帝取乐,借机媚上邀宠,为自己升官谋取资本,对百姓则趁机剥削。

老实忠厚的成名被迫去抓蛐蛐,因为交纳不上一只好的蟋蟀,被官府打得两条腿脓血淋漓。

成名妻子遂向巫婆求教,成名根据神的指点,终于抓到了一只上等蟋蟀。

然而好奇的儿子却不小心弄死了身系全家人性命的蛐蛐,成名夫妇“怒索儿”,儿子害怕、投井自杀。

最后,为了挽救全家人的性命,成名之子魂魄化作了一只勇猛善斗的蟋蟀,被献给了皇帝,并且抚军、县宰、成名都因为这只蛐蛐获得了丰厚的奖赏。

有兴趣的可以找来原文读一下,不会固涩难懂,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大概。

蒲松龄在文章最后写道: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 恩荫。

闻之: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异史氏曰”这段文字,是蒲松龄对这个故事所做的总结,也是文章精华所在。

这段评论主要有三点:第一,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寄讽谏之旨。

第二,就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

第三,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

此三点,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描绘出那个吃人的封建社会,是如何践踏普通民众的生命和尊严的。

《促织》从内容来看,显然是受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的影晌而写成的,其着眼点全在于揭露和讽刺上。

小说通过主人翁成名从悲到喜、喜极生悲、悲极复喜,祸福转化的奇特故事情节,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宫廷”的骄奢淫逸,以及各级官吏的媚上责下“假此科敛丁口”等等罪责,同时也提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黑暗和腐朽性。

而《聊斋志异》也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的一个最高峰,从此以后,文言小说就雄风难再了。

邂逅郁金香 2023-08-23 15:16:32

相关推荐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苹果11如何关机重启

苹果11关机重启的方法:同时按住左侧任意音量键和右侧关机键。在出现的滑块中,滑动即可关机。按一次音量加键,长按电源键,直到出现开机标志就可以了。iPhone是美国苹果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系列,搭载其研发的iOS操...
展开详情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是什么意思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就是办理开户手续的银行营业网点。一般来讲就是用户最初办理存折或者银行卡时发卡的银行。开户行名称在存折上会有登记,银行开具的开户凭单上也是会有显示的。准确的开户行名称有利于财务人员的汇款处理速度,...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利用陀螺经纬仪可以测定什么方向

利用陀螺经纬仪可以测定真北方向,陀螺经纬仪是一种将陀螺仪和经纬仪集成在一起的测量仪器。它利用陀螺仪本身的物理特性及地球自转的影响,实现自动寻找真北方向,从而测定任意测站上任意方向的大地方位角。
陀螺经纬仪由陀螺仪和经纬仪两部分组成。经纬仪于1730年由英国人发明,经过金属经纬仪的漫长过程,20世纪20年代发展为光学经纬仪,60年代以来进入电子经纬仪阶段,现已相当先进,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陀螺仪是陀螺经纬仪的主体,主导着整机的发展进程。
陀螺经纬仪按定向准确度可分为工程级和精密级。定向原理除了英美曾经用过的速度式外,一般都用摆式。陀螺仪和经纬仪整体使用,结合方式有下挂式和上架式两类。下挂式仪器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几乎所有的精密级仪器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器均属此类。
陀螺经纬仪的使用方式与构造特点有关。一般上架式仪器都用人工测法,下挂式仪器多用自动测法。自动测法仪器主要采用自动跟踪法、多点光电计时法和光电积分法观测。其中,光电积分法最为先进。人工测法主要采用跟踪逆转点法、中天时间法、记时摆幅法和多点记时法观测。

罢了是什么意思

罢了,汉语词语,拼音是bà le,语气词,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味,对句子的意思起冲淡的作用,前面常跟“不过”、“无非”、“只是”等词呼应;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时不深究的意思。
出处:
1、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他委实不肯便罢了,教我怎生断理?”
2、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他把我嘲,难恕饶,你说与我知道,怎肯干休罢了?”
3、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我不说你也罢了,你还问我这些话,这也可笑!”
4、刘大白《洪水》:“人也漂流去,倒也罢了;剩下这没饭吃没屋住的人们,是洪水底洪恩吗?”
5、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只见枯草丛中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道:‘阿呀!我今番罢了!’”
6、《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可就罢了我了!慢说我没有这样的家当,便有,我也不肯这样做法。”
7、《西游补》第五回:“你四人回去罢了,千万替我谢声。”
8、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凤官人还问我姐姐。你只打点迎亲罢了。”
9、《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每日清早上是我弟媳妇出来屋后抱柴,你明日众人伏在那里,遇着就抢罢了。”
10、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谁又参禅,不过是一时的玩话儿罢了。
11、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
12、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二》:“我相信写了出来,未必于你有用,但我也只能写出这些罢了。”
13、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哥哥,罢了!罢了!我们遇着鬼了!”
14、《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罢了!我上了这小畜生的当了!”
造句:
1、他不会真的打你,无非吓唬吓唬你罢了。
2、这不过是我的一点学习心得罢了。
3、他不愿意去也就罢了。
4、这道题很难吗?罢了。

搁浅的意思

搁浅,汉语词语,拼音为gē qiǎn,意思是船因水浅搁住不能动。也比喻事情遇到阻碍而中途停顿。
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盐船搁浅了,我们快帮他去起拨!”
近义词:停止、停息、停留、中止、停顿、停滞。
反义词:沉没、漂浮、畅游。
用法:作动词,形容某件事暂时停顿。
例句:然而最可恶的是她现在要用的辞句,先生都没教过,英文读本上也找不到;她写了半行就搁浅了。
造句:
1、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至纯至美的欢乐已搁浅在童年,童年已变得十分遥远和亲切。
2、最远处那戈壁连绵起伏的沙梁,在夕晖尽染中,宛若被定格的金波荡漾的海面。晚风中摇曳的芦苇,就像没来得及起锚远航被搁浅在滩涂的帆影。
3、我倚在时光的寂深处,想象爱情恒远的缠绵。所有的故事,潋滟成文字里的幽怨,搁浅在无眠的夜里。行走在文字里的眷恋,染透了葱翠的思念,漫过记忆的潮岸,荡漾成午夜里一道寂寞的风景。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意思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指当时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谐音“雪”)家,家产丰厚,珍珠如土般堆成山,金银似铁到处都是。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清代作家高鹗所补。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更以其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使学术界产生了以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