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中高三语文二模

拼搏奋斗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西中高三语文二模本文简介: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高三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西中高三语文二模本文内容:

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高三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审美人格与当代生活

金雅

审美人格是一种远功利而入世、融小我入大化的诗性人格。它追求以无为精神来创构体味有为生活,着意于生命过程的诗性自由。审美人格的精髓是以美涵容真善,以情提领知意。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功利实用观念不断强化的当代生活中,审美人格正日益凸现其独特的人性尺度指向和生命标杆指向,其本真、和谐、超越等特质,拓展了人与现实关系的情感、诗意、反思等张力纬度,为人性涵育与人化生存确立了重要的主体条件和理想目标。

对于审美人格的向往与追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

孔子主张将“道”、“德”、“礼”、“仁”的追求和修养都内化为心灵的悦一“乐”,即经过情感的转化由外在的规范而成内在的自觉。“乐”之于孔子,既是具体的音乐艺术,也是心灵的快乐自由,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姿态和人生境界。这种“乐”的本质就在于将个体生命融入群体社会的广阔图景和历史宇宙的宏大进程中,使个体生命的得失、忧乐、存亡都有了更广阔的参照系与更崇高的目标。这就是“仁者不忧”之“乐”,即依仁达乐。

如果说儒家审美人格的精髓是仁乐,那么道家审美人格的精髓是道游。“游”是庄子钟情的一种生命存在形式和活动方式,具有“戏”的无所待的自由性。“逍遥”是对这种自由状态的形象描摹。“逍遥游”不是某种具体的飞翔,它象征着不受任何条件约束、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精神的翱翔,因此它也是绝对意义上消解了一切物累的心灵自由之游,是一种物我两忘而与天地为一的达道体道的具体状态。人与道契合无间,融入生命之中与万物并生而原天地之美,这种以无己无待适性自在为核心的人格理想,虽在复杂的现实景况下不免有消极虚无的意味,但其中深蕴的感性生命解放和精神自由超越的想象,内在地契合了艺术与审美的精神。

中国现代审美人格传承了古典审美人格传统,也吸纳了西方哲学美学的滋养。

梁启超以趣味为审美人格立基。他的趣味精神一方面直接来自儒道的传统。趣味是“知不可而为”和“为而不有”的统一。前者出自孔子《论语》,后者出自老子《道德经》。梁启超主张将儒家的责任、健动和道家的兴味、超越相贯通。同时,他又吸纳了康德、柏格森等的情感理论和生命学说,将孔子意义上的悲壮和庄子意义上的适性改造为不有之为的纯粹悦乐,从而在中西美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把趣味的范畴由纯艺术和纯审美的领域拓展到人生领域。在本质上,这种趣味人格是一种崇高型的审美人格,其核心是美情的导引,追求的是在大化化小我中实现并体得生命的真美。

审美人格以诗性赋予了有限生命以无尽、现实生命以深沉、物质生命以超越,使个体生命的鲜花绽放而涵纳人生和宇宙的全景,由此,那个最丰沛最充盈最自由最淋漓的自我,在任何一种生活中,都可以给予它深沉永久的意义。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8日)

1.下列对于审美人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人格是一种诗性人格,它选择入世却能远离功利,有小我却能融其入大化之中,有本真、和谐、超越等特质。

B.审美人格在生命过程中着意于诗性自由,它追求生活中的有为,精神上的无为,并且在有为生活中体现无为精神。

C.审美人格的精髓是以美涵容真善,以情提领知意,它拓展了人与现实关系的情感、诗意、反思等张力纬度。

D.审美人格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变化,中国现代审美人格既传承了古典审美人格的传统,又吸纳了西文哲学美学的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审美人格的精髓在儒家与道家方面体现有所不同,前者是指仁乐,即依仁达乐;而后者是指道游,即无己无待适性自在。

B.孔子眼中的“乐”,实指具体的音乐艺术,虚指心灵的快乐自由。而庄子追求的“逍遥游”不是具体的飞翔,而是精神的翱翔。

C.儒家追求的审美人格是“仁者不忧”之“乐”,它是将个体生命融于社会群体之中,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姿态和人生境界。

D.道家追求的审美人格是“逍遥游”,这是一种物我两忘而与天地为一的达道体道的具体状态,具有负面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功利实用观念不断强化的当代生活中,审美人格越来越凸现其独特的特质,它为人性与人化方面确立了理想目标。

B.虽然儒家与道家在审美人格的追求上各具特性,但对于追求审美人格的现代人而言,同样具有影响力。

C.梁启超的趣味人格本质上是一种崇高型的审美人格,它吸纳了西方理论,剔除了孔子意义上的悲壮和庄子意义上的适性。

D.审美人格以诗性存在,它使个体生命美丽绽放于人生和宇宙的全景之中,张扬自我,并使其具有深沉永久的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汉乾祐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从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赍有加。俄领勤州刺史。

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及司超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刺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令图既入城,审琦等遂救黄州,数日,令图为舒人所逐。审琦选轻骑衔枚夜发,信宿至城下,大败舒人,令图得复还治所。世宗嘉之,授散员都指挥使。宋初,擢为殿前都指挥使、领泰宁军节度。从征李筠,为御营前洞屋都部署,为飞石所伤,车驾临视。

建隆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在镇八年,为政宽顾。所部邑令以罪停其录事吏,幕僚白令不先咨府,请按之。审琦曰:“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闻者叹服。

开宝二年,从征太原,为御营四面都巡检。三年,改镇许州,赐甲第,留京师。太祖尝召审琦宴射苑中,连中的,赐御马、黄金鞍勒。七年,卒,年五十。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赐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赙赠加等。葬日,又为废朝。

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诛求。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与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祝毕,顾谓审琦日:“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自此侍宴常引满,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

(节选自《宋史·王审琦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乾祐初,隶周祖帐下

隶:隶属

B.从征李筠,为御营前洞屋都部署

从:跟从

C.幕僚白令不先咨府,请按之

按:审查

D.岁得租课,量入为出

课:督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审琦深得皇帝赏识喜爱的一组是(3分)

①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

②为飞石所伤,车驾临视

③建隆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

④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

⑤葬日,又为废朝

⑥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审琦禀性纯谨,深得周太祖信任。后随世宗在苑中宴射,审琦连发连中,赢得世宗欣赏,大加赏赐,不久任职勤州刺史。

B.王审琦战功显赫。在舒州战役中,不仅攻下城池,擒拿了该城刺史,而且还缴获了大量军备物资,因而被提升为殿前都指挥使。

C.在任地方官时,王审琦为政宽厚。镇守寿春时,每年收得的租税量人为出,从未强制征收。

D.王审琦不善饮酒。太祖对王审琦不善饮酒曾发出感叹,并鼓励他饮酒,此后虽然王审琦在宴会上能应酬,但一回到家中就不能喝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2)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与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自从来往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

8.词的上片前两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9.“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表面写菊实则写己,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耗子

冯骥才

省里要下来一帮人,到连续四年保持“无鼠城市”的某市——请不要猜测“某市”是哪个城市——检查鼠情。据说只来一天,当天返回去,采用抽查方式,周一早晨到。该市有关领导听到消息,如同听到火警,紧急召集开会研究对策。诸事安排齐备,只剩下一件挠头的事:该市老鼠分布最稀薄的只有向阳区,但怎么能把省里那帮人引到向阳区去?如果他们是群耗子就好办了,抓把米一引,准行。倘若他们非要自己选择地区检查咋办?

好法子不是想出来的,都是逼出来的。

接待处侯处长向负责此事的左主任献上一条妙计。这计策乍听荒唐,细想很绝,有点儿冒险,但非此别无他策。就用这法子了。

周一上午,省里那帮人来了。自然是好烟好茶往桌上一摆,寒暄、打趣、闲扯一通过后,左主任汇报了该市“防鼠措施二十条”。左主任之所以使用“防鼠”一词儿,不用“治鼠、打鼠、除鼠、灭鼠”一类的词儿,表明一个无鼠城市的独有角度、独有概念、独有气概。他所讲的措施之具体、之缜密、之有效、之坚决,令省里那帮人交口称赞。随后,侯处长捧出一个大漆托盘,盘中放一个景泰蓝笔筒,简内插着七张叠成尺状的纸条。侯处长说:“我们市总共有七个区,这七张纸条上各写着一个区的名字,请领导们任意抽选。”

左主任笑呵呵地说:“随便抽,抽到哪个区就去查哪个区,反正在哪儿也我不到一只耗子!”

省里那帮人中职位最高的一位上来,伸手从笔筒里“唰”地抽出一张纸条,打开一看,嘿,闻名全省的无鼠先进区——向阳区!

这位省领导打趣说:“我要是再抽一次呢?”

左主任的脸顿时如放电影时胶片突然断了,不但笑容,连表情也没了。侯处长却神态从容自若,笑眯眯地说:“只要领导们愿意多看看,就不用抽了,一个个区挨着看,下边区里都是求之不得啊!”

省里那帮人哪肯多看,抽查一个就要返回去。侯处长是十分精通领导心理学,才敢这么说,才敢把七个纸条全写上“向阳区”,确保万无一失。

于是,市里这帮人陪同省里那帮人来到向阳区,又是寒暄、喝茶、抽烟、听汇报,然后下去检查工作。但向阳区共有八十多条街道,不能全查,还得抽签。这个区的爱民道是上过报纸头条的“无鼠一条街”,一抽偏偏就抽上爱民道。侯处长笑了,背过脸朝左主任挤挤眼。

早上六点钟,爱民道居民就接到通知,各家要在屋内沿墙边撒一条石灰线。检查有没有耗子,全靠这条灰线。倘有耗子走动,必然踏这灰线,留下足迹。故此,各家必须留一个人守在屋中,还要走动和出声,吓唬耗子躲在洞里别出来,还不准各家做饭炒菜,怕香味勾引耗子跑出来觅食。人们从清早等到晌午,仍不见省里、市里、区里那些人来,有些居民到街道居委会报告说,已经发现石灰线变模糊了,那些人怎么还不来,等得居民们饿了,耗子也饿了。

过一会儿,有消息传来说,原来省里那帮人在区里抽完签,已经十一点钟,便由市里和区里的人陪同,到龙凤大酒家吃“工作餐”去了,吃完饭立即就来检查。于是居委会要大家坚持最后的时刻,直到胜利。可是,直等到两点钟仍不见人影。一些居民户已经听见耗子饿得“吱吱”叫,还有人家看见耗子公然在屋里跑来跑去,找东西吃,吓也吓不走,用脚跺地板也不搭理。再这样等下去,爱民道该成为“老鼠一条街”了。

就在这时,区里来人满面笑容地说,省里那帮人吃完饭,时候不早,还要赶路回去,决定不来了,已经打道回省。检查工作圆满结束。

过几天市里又来人,由区里领导陪同,赠给爱民道一块匾,上边写着漂漂亮亮七个大字,是:无鼠街道最光荣。

(选自《北京文学》)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听说省领导来检查工作,市领导召集紧急会议,准备好烟好茶,说明市领导特别欢迎上级来检查,对领导尊重有加。

B.小说通过多种方式刻画人物形象,比如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或细节)描写、反衬手法来表现侯处长的性格特点。

C.爱民道“无鼠一条街”后来差点儿成了“老鼠一条街”,究其原因是这个称号名不副实,那儿的百姓也不配合检查。

D.从故事情节发展来看,检查组两次抽签的结果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主要是聪明灵活的侯处长暗箱操作的结果。

E.小说通过记叙“检查鼠情”这个核心事件,勾勒了一群自上而下弄虚作假、不作为的官僚主义者形象,极具讽刺意味。

(2)请简要分析小说以“耗子”为题的作用。(6分)

(3)小说中的侯处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6分)

(4)文中画线的语句看似闲笔,实则意蕴丰富,结合全文,对其作用试作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吴良镛:毕生筑梦为民居

团雅婷

熟悉建筑界的人常说:“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其实何止是北京?无论你是在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生机勃勃的改革开放前沿大都市,还是流连于苏州、桂林、丽江等古典与现代气息交融、自然与人文色彩竞艳的新兴城市,你肯定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

吴良镛经常告诫学生:“建筑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要盖房子,更要避免盖低劣的房子,不要以为在一个地方盖一座大房子就可以扬名,如果盖得不好,那就是历史的罪人。”在吴良镛的心中,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他一生不变的梦想。

北京菊儿胡同有一个41号院,原是一座寺庙衍生出的大杂院,也是菊儿胡同最破的地方。40多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100米处。随着人口增加,院子里逐渐盖满了小棚小房,几乎没有转身之地,危房、积水、漏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的居民。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开始展开危旧房改造项目。但是,菊儿胡同又属于古都风貌的保护范围。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不仅如此,项目不大、费用不高、牵涉面却不少等问题,使得很多设计单位都不愿碰这类项目。后来,北京市房改办找到了吴良镛。出乎意料的是,吴良镛对于这个建筑面积仅2700多平方米、设计费用仅1万元的项目显示出极大热情。

“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点的补丁,或者绣上图案。”吴良镛一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其实,早在1978年起,吴良镛就开始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他认为,北京旧城可以说是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因此,北京的旧城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要创造一种社会住宅。因此,他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在这场“有备之战”中,吴良镛的理论在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中得以充分展现。

如今改造后的菊儿胡同里,精心保留了原有的树木。一水儿的2层、3层小楼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丝毫不觉得突兀。一进套一进的小院子,面积虽然不大,却并不觉得压抑。这样一座“类四合院”,完全没有高楼大厦那种冰冷、孤立的感觉,“大爷”“大妈”……邻里间出来进去的都打声招呼,有了困难也相互帮助,情境间,生活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北京城,而这也恰恰体现出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992年,菊儿胡同改造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1993年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吴良镛常说,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土木的历史”,因此,中国古建保护比西方更为不易。但让吴良镛感到揪心的是,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着重重误区,有些城市呈现出不健康的规划格局:好的拆了,烂的更烂,古城毁损,新的凌乱。而且,城市同质化严重,千城一面现象尤为突出。

更让吴良镛愤慨的是,近年来国际上一批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对我国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未经消化的舶来品,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和肌理,导致有的城市成为外国建筑师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实验场。”“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吴良镛在很多场合都在强调,“不是不能借鉴西方建筑,但不能照搬照抄,拾人牙慧。”

许多城市管理者经常给吴良镛打电话,征求他对城市规划的意见,有的甚至直接找上门来。他对此总是不厌其烦、亲自接待。

“自古太守多诗人”,对于城市的管理者,吴良镛有话要说:“希望作为城市规划决策者的市长,都能具有诗人的情怀、旅行家的阅历、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严格、史学家的渊博和革命家的情操。”

(选自《人民文摘》201

2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吴良镛告诫学生的话语,表明了他宁静淡泊,不期扬名。盖房子质量好才是建筑的关键,适合人居、充满诗情画意那只是想想而已。

B.文章铺陈菊儿胡同41号存在的问题与城市规划的难度,别的设计单位都不愿碰的项目而吴良镛却能因此获奖,从而突出了他的才干。

C.改造后的菊儿胡同不仅改善了那里人民的居往环境,也改变了邻里紧张的关系,不再冰冷、孤立,人们好像回到了从前的温馨之中。

D.对于城市建筑舶来文化,吴良镛并不是极力反对,他只是希望借鉴,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城市将自己当作外国建筑的实验场。

E.在许多城市建筑文化中,我们都可以品读到吴良镛的风采。同样在这篇传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城市规划理念与建筑梦想。

(2)吴良镛对菊儿胡同41号危旧房改造表现出极大热情,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与西方相比,吴良镛认为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误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4)文末吴良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希望,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吴良镛这段话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焦点访谈》流行语的盘点上,“航母style”的各种模仿视频和照片,“元芳,你怎么看”与专家解说的配合都让人忍俊不禁。

B.世界各国文字浩如烟海,唯有汉字不仅古老,而且是唯一没有中断过使用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

C.尽管传统平面媒体日渐落寞,但是《读者》杂志依旧是做得风生水起,月均发行量约1000万册,位列亚洲第一、全球第三。

D.有关部门面对老百姓的询问、质疑,非怒而喜固然不错,但若仅停留于此,这喜就是表面文章,容易让人有虚与委蛇之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面对海外影视产业的冲击,国内电影产业并没有朝着共担大任、共谋发展前行,相反,相互之间的内斗却越来越激烈。

B.2012年“正能量”一词高频率见诸网络,后延伸到纸媒、报刊等各大媒体,从路边的广告到官方文件均使用这一热词。

C.安委办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对瞒报事故行为的打击、查处和惩治力度,从严从重处罚瞒报事故的单位和人员,以儆效尤。

D.我们学习西方的历史已近百年,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学习别人的时候如何又能够保持住自身文化的主体独立性。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杜鹃,在汉字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的奇妙词汇。_____

。_____。_____。

——。——。——,庄子梦中的蝴蝶和望帝化成的杜鹃,是两个类型完全不同

的故事。

①杜鹃,就是布谷鸟,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②杜鹃是花,是鸟,也是神奇的传说

③庄生梦蝶,望帝化鹃,李商隐的诗中这两个并列的典故

④杜鹃作为鸟名,含义更为丰富

⑤关于杜鹃的神话,在古诗中能找到很多

⑥流传最广的,是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A.①②④⑤⑥③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④①⑤⑥③

D.①④⑤⑥③②

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字。(6分)

出门看星运指数、交友找速配星座……对于很多时下的年轻人而言,星座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日,扬州大学开展的“十二星座教学”课在广受学生欢迎的同时,却引发争议:_____①______?

这门因“星”施教的课将学生分为12个星座,根据流行的星座性格特点介绍打造不同内容的讲座。正如策划者们的预料,____②_____。不少90后的年轻学子表示,不仅课程有意思很新鲜,还能认识同星座的朋友。虽然学生很喜欢,但对于十二星座教学法的质疑声却不少。很多人认为,星座这种东西自娱自乐还是可以的,_____③____。教育专家则认为,因材施教是科学的教学方法,但因“星”施教是否科学必须打上一个问号。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示例:宽容是阳光,能照亮心房,如果你肯播撒;

理解是清泉,能润泽心灵,如果你肯流淌。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竞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

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竞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12页

共12页

一世两相依 2022-07-21 18:57:01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凉州词王翰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凉州词》是乐府歌词,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原文节选: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诗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霸凌的意思

“霸凌”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或者是因嫉妒等个人原因对其进行辱骂和讽刺。
“霸凌”造句:
1、报复只会升高施霸凌者的侵犯气焰。
2、正如施霸凌者值得你的注意,受害者也一样。
3、试著找出施霸凌背后的真正原因,再提供适合的援助。
4、教育部透过宣示活动展现反霸凌决心。
5、对那些孤离、少与同侪互动的学生要注意,孤离的学生最易成为施霸凌的目标。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一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人们把它叫做“鸟的天堂”。二指地方是鸟儿理想的栖息之地。出自《鸟的天堂》,作者巴金,散文,里面主要内容是说作者巴金游玩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景色及其感受。
在此文中,作者以清新流畅之笔,发掘和描绘了自然胜景之美,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情思,创造出一种清丽悠远的意境。同时,作者不是孤立地描绘这“鸟的天堂”,而是把它放在南国初夏水乡的夕照、青山、塔影、波光、田畴、朝暾的联系、烘托下加以凸显的。全文虽用语简朴无华,平铺直叙,却到处呈现出如诗似画的美趣,流贯着一种祥和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田园牧歌情调。

王羲之是什么朝代

王羲之(303年-361年)是东晋大臣、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