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听力解题技巧全攻略

晴天雨水
精选回答
为了让同学们被少扣分甚至不扣分,总结了高考英语听力题型的超详细解题技巧和方法,高考来啦,快快收藏起来好好研究吧!

听力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部分在整套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要求考生从头到尾按顺序往下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选择,没有“回头看”的余地。今天,小简老师就结合近几年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介绍一些应试技巧和解题的基本方法。

一.听力应试技巧与策略

听前:略读题目,切入话题,划出重点,预测内容(确定人物身份)

听中:捕捉信息,速记要点,有的放矢,去伪存真(短文独白,首末为主旨句,注意5W,1H)

听后:连贯记忆,前后联系,综合考虑,一锤定音。

二.快速记录能力

心记:这种能力对于解决听力第1节的问题非常适用。

笔记:

1)运用速记符号例如:↑up↓down←left→right=equal

2)发明并运用字母的缩写形式Ex——expensive lg——large eq——earthquake

三.预测技巧

1.对话预测:在听取对话,尤其是Part1-5——Short Conversation时,考生可以按照下例wh-问题进行预测:

1)Who are the two speakers?

2)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3)When did they have the conversation?

4)Where did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5)Why do they have the conversation?

6)What did they plan to do?

2.语篇预测:了解讲话者已提供和未提供的信息

1)What facts did the speaker offer?

2)What facts did the speaker fail to offer?

3.依靠开篇句预测:英语听力的第一句话通常会透露整篇的主题,所以考生要善于抓住听力材料的首句信息。

例如:Americans have a popular saying “Time is money。”

从这一句开篇句我们可以预测的信息范围:

1)这是一篇关于时间的话题。

2)涉及对象是美国人。

四.听力特点及高分应试策略

话题广泛:购物、就餐、打电话、问路、看病、邀请、询问时间、谈论天气、假日活动、买票等,其内容包含新闻报道、社会生活、教育文化、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科普知识、人物故事等。高考英语听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查考生对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

1.领略主旨大意,概括话题内容

这类试题在高考听力试题中约占2小题,它要求我们对听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领会,抓住说话者究竟在说什么。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有时主旨大意较明显,有时则需要归纳、概括。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doing?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What is the dialogue/conversation about?

2.捕捉主要细节,确认具体事实

这类试题在高考听力试题中约占8小题。它要求我们听清、听懂与话题中心相关的具体信息,准确理解具体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价钱、数量、目的、原因、结果等。同时,还要求我们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比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因果关系等。理解具体信息有助于把握话题内容,领会说话者意图,这是听力考查的重点内容。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How does the man pay for the tickets?

What’s wrong with the girl?

When does the woman plan to arrive?

What’s the man’s house number?

How many hours does Tom sleep a day?

Why does the man thank the woma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3.推测谈话背景,辨认角色关系

这类试题在高考听力试题中约占5小题,要求我们从谈话或说话的话题和语气来推断出对话双方(或说话人)的职业身份,彼此之间(或与他人)的关系,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或场合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Where is the woman speaking?

Where did the conversation most likely happen?

When does the dialogue take place?

Who do you think the woman probably is?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4.领会弦外之音,揣摩观点意图

这类试题在高考听力试题中约占5小题,它要求我们从话语中听出其中可能有的“弦外之音”,也就是揣摩说话人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speakers?

What can we know /learn about the woman?

What does the man mean?

What does the speakers want to tell us?

What is the probable result of the conversation?

五.常见高考听力考点归纳和总结

1.数字

许多听力材料中涉及数字,例如年代、日期、价格、数量等等,并且会以基数词、序数词、分数、小数、百分比等形式出现,这就要求考生辨别各种形式的数字,还要熟悉数字之间的关系。例如:减价:20%off,special offer,special price,25% discount,sale

原价:regular price,normal price

增长:10% increase in?1/3 climb in?

下降:23% fall in?5.5% decrease in?

提示1:如对电话号码、门牌号、航班号、车牌号等,考生可采取听写记录所需数字。

提示2:对判断类数字题需要在听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字中判断符合题意的数字。

提示3:对推断类数字题则通常涉及到简单的数学四则运算,需稍加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地点

地点型试题主要考查地点,该项内容的考查多为以where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如: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这段对话最可能发生在什么场合?)解这类试题时,我们需要有一些积累和推断。

提示1:熟悉、积累常用地名,如国家、首都、大城市、着名的标志性建筑以及山川河流的名称等

提示2:熟悉、积累与各个地点场所有关的单词、短语、句型和场景。

3.推断

推断型试题不仅包括推断数字和地点,还常考查学生对人物身份、关系,人物态度、情感以及事件原因的推断。一般来说,此类题通常出现在短对话中。

提示1:平时熟悉、积累不同人物身份及人物关系所对应的单词、短语、句型和场景,测试时根据对话内容所提供的称呼语、关键词,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判断。

提示2:熟悉、积累不同语音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以及特定单词、短语和句型所表达的隐含信息,进行准确判断。

提示3:认真听清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及前因后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找出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

争春未肯降 2021-06-10 00:16:58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城乡规划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城乡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和设计等,包括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等。例如: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城乡道路交通的规划,河道、供水、绿化等城市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出自于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出自于战国司马穰苴所著的《司马法·仁本》:“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释义为:所以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准备,必定危险。
成语典故:公元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后,晋武帝司马炎认为不会再发生大的战争,主张军队将领们不必再去从事军事活动,而让他们转业去管理政治、行政事务,并下令解散州、郡的部队。
但是,著名军事家杜预引用古代兵书《司马法》中的话,告诫晋武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能以吴国的灭亡而高枕无忧。他作为军事统帅在与吴国作战结束后,立即还镇襄阳,坚守要地,交错屯兵,使所部戒备森严,“视无事如有事”一样,从而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安定形势。
杜预死后,晋军备废弛,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给内外敌人以可乘之机,不久天下大乱。

比喻两人想法一致的诗词

比喻两人想法一致的诗词: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
2、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唐代·王维《淇上别赵仙舟》
3、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上》
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唐代·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项羽的意思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男,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少时学书、剑皆无所成,然胸怀反秦大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随项梁起兵会稽(治今江苏苏州),响应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死后,又领导反秦武装主力,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秦将章邯击赵时,奉怀王之命,以次将随上将军宋义率军救赵,因宋义行至安阳后按兵不动,遂于帐中斩之,然后亲自领兵救巨鹿,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随后招降章邯,坑杀秦卒二十万,进军关中。时刘邦已先据咸阳,谋臣范增力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未能实现,与刘邦暂时达成和解,遂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掳掠货宝。公元前206年二月,分封诸侯,以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田荣、陈余于齐、赵等地举兵反楚,刘邦乘机平定三秦,进逼西楚,楚汉之争随之爆发。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事的部首是一还是J

“事”的部首是一,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指治事、从事;引申义指事业、事情;职事;任职、侍奉等;还可指事例、成例。
出处:
1、《书·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
2、《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3、《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造句:
1、今年就这样一事无成地过去了。
2、他对去泰山旅游一事犹豫不决。
3、老校长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
4、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从事环保事业。
5、我们的事业远没有到日暮途穷的地步。
6、青年人要有干事业的雄心壮志。
7、有些老革命同志老当益壮,继续为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余热。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