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代需注意情绪过激反应排解

海阔天空
精选回答

高考结束已经有几日了,有家长坦言,孩子现在轻松了,可是接下来还要填报志愿,丝毫大意不得,只要录取通知书没到,做家长的就还在持续的紧张中。

神经紧绷、内心不安,这是一些家长从高考前、高考中乃至查分数、填志愿、等通知——这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有个别家长甚至因过度紧张而引发了过激行为。心理专家表示,家长适度紧张是正常的,但家长应学会通过正常渠道来疏导不良情绪、解决问题,避免产生过激情绪和过度反应。

过激情绪之一:梦到孩子志愿没填好,醒来大哭

郑女士的女儿今年高考发挥不错,估分之后感觉很有希望上一本线,女儿欢天喜地,可是郑女士依旧紧张不已。“光考得好还不够,还得报志愿报得好。报高了吧,明年就得从头再来;报低了吧又浪费分数,耽误孩子前程。这里头变数太大,我一想到这个就睡不好觉。”郑女士说,“也不怕你笑话,我这几天老是梦到孩子志愿没报好,在梦里头急得不行,有一回醒了坐起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也觉得这个有点好笑,我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像小孩在开学前老是梦到作业没做完似的。但是不管怎么安慰自己,心里头还是经常不安。”

郑女士的女儿表示,对未来不确定的事大家都会不安,但是她不希望妈妈担心到这种程度,“我觉得一切顺其自然就行了吧,好好分析一下近几年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自己再把期望值放低一点,应该没问题吧。大家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都会有些紧张,但不要自己吓唬自己,把自己弄得过分不安。”

过激情绪之二:“晕考点”翻词典让自己平静

杨女士自己经营一家外贸服装小店,为了陪孩子高考,她原本打算暂时歇业,像其他家长一样在校门口等孩子考完。可是早在高考前她陪孩子看考点时,一感受到肃穆的氛围心就怦怦直跳。高考第一天上午,她还能坚持在考点外等孩子,但这之后她就让丈夫从单位请了假来接她的 “班”“我一看到考点就紧张,一看到别的家长紧张就更‘传染’我,坐立不安的,实在是坚持不下来了。”她说。

据杨女士描述,回家之后她仍平静不下来,除了给孩子做好饭、备好果汁能让她稍稍安心,其他时间她简直不知道做什么才好。“后来我看见孩子的大词典,拿在手上挺有分量,心里不知道怎么的,忽然就感到踏实一些。”她说,“然后我就翻词典看,一看到好词就自我安慰说这是好兆头,这样心里才平静了很多。”

杨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丈夫笑话过她,说她竟然“晕考点”但他同时感觉,杨女士通过翻词典来让自己平静虽然是误打误撞,但确实是个不错的点子。“他跟我说,紧张的时候可以看看孩子的词典、书本,告诉自己‘考点就在这些书本里头,孩子都复习好了,能考好’”

过激情绪之三:恐噪音,排人墙拦车辆

前几日媒体报道,为了让孩子在考英语听力时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部分家长在考点附近的交通要道上排成人墙阻拦车辆。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和学生,了解他们的看法。

“我觉得家长排人墙确实属于过度反应。虽然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据我所知,交通部门和学校为了给考生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也做了很多工作,这应该足够了,就算有一点噪音也是低度噪音,不会影响孩子考试。相反,这些家长却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公共生活。”2008年大学毕业的程先生说。

“如果我在那个学校考试,我就不同意我爸妈为我排人墙。一个是担心他们的安全;再一个我觉得会招人笑话,我都差不多是成年人了,爸妈还那么紧张我,像保护小孩似地保护我,没必要。”一中考生小刘说。

专家建议

通过正常渠道舒缓情绪、解决问题

对于家长的不良情绪和过度反应,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玉焕表示,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良情绪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来释放,问题也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来解决。

李玉焕说,很多家长是通过自己的想象而产生某些情绪,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解决问题,这就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和过度反应,有时候不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有可能出现更坏的结果。“建议家长先经过客观调查,澄清事实,然后再着手行动,这样家长不仅能怀有平和、稳定的情绪,而且能理性、有效地解决问题。”

“以家长‘排人墙拦车辆’为例,家长主观认为车辆会影响孩子的听力考试,但其实家长只要经过事先调查,就会得知交通部门和学校已经采取了保障措施。如果家长担心这些保障措施仍不能保万全,那么可以通过与交通部门和学校交流、协调,以更合理的措施保障孩子高考,这样不但孩子和家长放心,也不会影响交通秩序。”李玉焕说。

她同时表示:“家长如果通过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属于非正常渠道。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的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会给孩子很深的影响,家长原本希望孩子遵纪守法,但家长的行为反而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

爱拼才会赢 2021-04-28 21:33:48

相关推荐

心理学类大学排名 有哪些比较好的院校

我国心理学类比较好的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心理学类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1北京师范大学2北京大学3华南师范大学4西南大学5华东师范大学6浙江...
展开详情

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名最新 高职专科学校哪个好

在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名中,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排名第一位,武威职业学院排名第二位。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行榜最新排名高校名称等级学校数1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5★22武威职业学院4★2...
展开详情

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有哪些比较好的院校

会计学比较好的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排名高校名称1上海财经大学2东北财经大学3江西财经大学4厦门大学5...
展开详情

浙江美术综合分530的大学 可以报考哪些院校

浙江省美术综合分530分的考生可以选择的院校也有很多,如浙江万里学院、丽水学院、衡水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浙江美术综合分530的大学1、浙江万里学院的以下专业动画:综合分538环...
展开详情

2024年450分左右的警校 有哪些院校

2024年450分左右的警校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吉林警察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福建警察学院等。每年分数线都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年实际录取情况而定。450分左右的警校...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