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典故,邓稼先当年为什么不纸上谈兵

夕阳很美
精选回答

历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研究包括人类社会一切问题在内的科学,中国与西方都是如此!研究历史,最基本的治学态度是:求真。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真实已无法还原,但是,人们仍然可以努力逼近真实。

老子骑青牛图

第一、老子是学历史的

从“入流”与“不入流”说起:

《汉书·艺文志》里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则记载道:“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是在东周当史官的,因为他了解历朝历代的典故,洞察世事,所以,写了《道德经》,创立了道家学派。

那儒家是干嘛的呢?儒家是当官的,用今天的话来讲,是研究行政学的,“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班固认为先秦时期的学说总共有“十家”,即:儒家者流、道家者流、阴阳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和小说家者流。

十家当中有“一家”是不入流的,那就是小说家者流,因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小说其实也是广义上的历史学,不过不是“史”,而是“稗”,稗就是稻田里的杂草,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东西,为什么还能够当作诸子百家之一呢?孔子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

孔子问道于老子,显然孔子是老子的学生

这就是“入流”与“不入流”最早的出处。

在英语里,历史一词名为“history”,而故事一词是“story”,“history”一词意为:他们的故事。古希腊的历史为什么是“他们的故事”,而不是“我们的故事”呢?因为古希腊都是城邦国家,地盘小,人口少,故事也就不多,写来写去写的都是别的城邦的故事,历史就是:他们的故事。

在现代汉语里,历史的繁体字是“歷史”,这个词汇是来自于日语,在近代,是日本人把“历”与“史”合并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现代汉语词汇,诸如:经济、政治、物理一样。中国古代传统的学术,是经、史、子、集,称之为“四库”或者是“四部”,在“四部”之中,史学排名第二。

“史”这个词最早是指史官,所谓“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君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需要史官记录。但是,这些记录往往是秘而不宣的,深藏于宫闱之中,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监督君主。中国古代的皇权,并不是不受任何限制,天子要注重后世之人对自己的看法,所谓盖棺定论即是如此。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称之为“御史台”、“御史”就是先秦时期的“史官”发展而来的。

在西方学者看来,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是老子,而不是孔子,孔子的学问是教人做官的,可以称之为“行政学”,老子才是真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专业其实是历史学,《汉书·艺文志》里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

老子化胡说,老子到了印度,变成了佛祖

御史是属于言官系列,言官往往是风闻言事,什么叫做风闻言事呢?就是捕风捉影,没有确凿的证据,就胡说八道。言官在朝廷言事,君主要“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自《出师表》),对的要听取,不对的,不采纳就可以了,而不能随便擅杀言官。

海瑞上书嘉靖皇帝,相当于摸了老虎屁股一把,嘉靖帝大怒,最后,还是忍住没有杀他。嘉靖皇帝驾崩的那一天,海瑞痛哭流涕,这足以说明海瑞是一个真正的忠臣,而不是“卖直”或者博出位的。嘉靖皇帝把海瑞留着,其实是想让他辅佐他的儿子隆庆皇帝的。

隆庆年间,海瑞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开黄浦江、清退田地等等,海瑞被老百姓誉为“海青天”,还说他是“包公再世”。

但是,到了万历年间,海瑞渐渐被冷落,没有了实权。如果隆庆帝与万历帝能够重用海瑞,革除时弊,万历一朝的文治武功,将会更加辉煌。

东西方史学的最大不同:西方人喜欢写他们的故事(世界史),中国人喜欢写我们的故事(中国史)。

古希腊的一次战役

为什么有此不同呢?因为西方自古希腊开始就是小国寡民,而中国自西周开始就是大一统的王朝。

司马迁写《史记》,他总结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第二:兵家的来源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将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称之为“十家九流”,但是,“十家九流”当中并没有兵家。那么,兵家是从哪里来的呢?

先秦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子,孙子的代表作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里有浓厚的道家思想,主要体现为“太极”、“慎战”。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我们读《孙子兵法》,其实,就会发现史家、兵家与道家是密切相关的。道家与史家洞察世事,对历代成败、存亡、祸褔之事的典故了如指掌,因此,《孙子兵法》里才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说法。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不轻言战争,因为“兵者,国之大事”,弄得不好,就把自己的父母之邦给搞灭亡了。

中华文明能够延绵至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把“兵者”看作是“国之大事”、不轻言战争。在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中华文明是存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古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早已灰飞烟灭,而中华文明依然存续至今,商代的殷墟甲骨文,在晚清民国时期被发现,我们依然能够看得懂几千年以前的文字,这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的典故来自于长平之战,此战是战国末期最残酷的一场战役,赵国40余万将士的性命被葬送。

赵国的军事实力,在战国七雄之中并不弱,长平之战,秦国之所以能够取胜,就是因为赵国中了秦人的反间计,把老将廉颇换成了赵奢之子赵括,赵括熟读兵法,但是,却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赵括的兵法学得很好,自以为了不起,但是在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情况下,匆忙上阵,致使赵国40余万将士灰飞烟灭,成为千古笑柄。

杨振宁、邓稼先与杨振平在美国的合影

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战的大后方,有两所著名的高校,一所是设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还有一所是设在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的校训是:“紧张、严肃、刻苦、虚心”;西南联合大学的校训是:“刚毅坚卓”。西南联合大学与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文化的长征,在抗战的大后方,保存了中华文化的火种。邓稼先、杨振宁其实都是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友,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有8位都是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友。

鲁迅的全家福

在战乱的年代里,同学们都能在紧张、严肃的气氛下,虚心、刻苦学习,今天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更不能学赵括,纸上谈兵,而忽视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飞机狂轰滥炸的昆明,西南联大的同学是如何做到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呢?

最后,让我们来学一篇美文:《跑警报》。

“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老枪 2023-08-11 14:33:57

相关推荐

验车几年一次 多久年审一次

相对来说,2013年1.如果在2020年已经上线年审过的车辆,在2021年是不用年审的,等2022年再次年审。两年一次。2.如果在2020年没有上线年审的车辆,需要在2021年上线年审,之后也是两年一次年审。当...
展开详情

x战警黑凤凰 X战警的第21年

3月5日,据外媒报道,漫威漫画将重启x战警系列。目前,他们正在准备一部名为《变种人》的新电影(暂定)。因为还处于发展阶段,具体内容还没有确定。据悉,此前漫威漫画唯一正式宣布的变种人电影是《死侍3》,由“小母狗”...
展开详情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 30句充满力量的励志句子

有人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每次说一本书的书名,对方的回应往往是:《心灵鸡汤》。我好像一直都很喜欢看这种书,因为它总能在我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给我一些鼓励,偶尔喝点鸡汤,我觉得挺好的。也许是因为工作。每次看一些金句美...
展开详情

牺牲复活者 五公进行复活者打擂

爆款阶段的人气真的比第一阶段低。看了最近的爆款表演,突然发现前面几个阶段都挺好的。大部分爆款舞台比赛的亮点都在第一、第二次公开比赛的舞台上。如果第三大众勉强能合作,那第四大众就真的是侏儒了。虽然留下来的都是“强...
展开详情

脚臭是什么原因 南方人脚臭

身边的人或者自己有脚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概,只要脱下鞋子,距离方圆100米外的人都逃不出“生化武器”的伤害吧!我还记得那年网上有一个很棒的消息。小偷原本想脱鞋在房间里悄悄偷东西。他万万没想到,主人因为脚太臭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