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大将章邯前期那么厉害,为何后来不堪一击

匆匆
精选回答

章邯可以说是秦朝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而且也是一位很厉害的人物,章邯可以说是秦王朝的最后一位名将,也是秦朝的军事支柱,但章邯的经历却让人无法理解。原本的章邯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评价,但到了最后,章邯却越来越弱,甚至可以说是不堪一击,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章邯变成了这样的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章邯投降项羽

秦朝名将章邯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也是一个让人迷惑不解的人物。

说他特别,就在于他的打仗能力,简直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忽然之间就凌厉无比,忽然之间又什么也不会。让人完全捉摸不透。

他本来是一个少府。这个少府,事实上与打仗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只是一个负责朝廷中后勤保障的官员。之前也没有任何他曾带兵打仗的记载,从他当的官的情况,似乎也不像带兵打过仗。但是当时秦二世和赵高偏偏让他带兵打仗。不知道当时秦二世和赵高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策,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章邯提出坚决抵抗,因此赵高和秦二世这两个不学无术的人,觉得反正也没有人派去打仗,干脆就让章邯去打。

让章邯去打,又没有什么军队给他,只是让他领一帮骊山的民工就上战场了。可以说,在打仗之前,可能谁都不看好他。

没想到他打起仗来却非常的厉害。当时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打下了好大一片地盘。许多郡县对陈胜吴广都毫无办法,可是章邯却扑灭了陈胜吴广起义。

破灭农民起义,可能不算什么。但后来章邯还打败了六国诸侯,甚至还把项梁打死了。如果不是出现了一个千古奇才项羽,最终有没有谁能打败章邯,真的很难说。

说起来,章邯也不完全是被项羽打败。主要还是因为秦二世和赵高忌惮章邯,想杀掉他,章邯才起了反心。同时也是项羽的招抚,章邯才缴械的。

2、章邯战斗力为什么削弱

可以说那时候,章邯的战斗力爆棚。

可是等到项羽分封章邯为雍王,让他驻守在三秦之地的时候。韩信和刘邦暗度陈仓打过来,却很快就把章邯打败了。那时候的章邯,简直可以说不堪一击,根本没有任何抵抗。

有人可能会说,章邯之所以失败,是由于韩信是偷袭,章邯毫无准备。

这个说法显然是不靠谱的。因为事实上,项羽当时之所以把章邯封为雍王,让他驻守在三秦之地,目的只有一点,就是让章邯防守刘邦。可以预见,项羽在分封章邯的时候,是和他交代过这一点的。项羽也是把章邯当成自己的嫡系部队来对待。

当时项羽分封以后,唯一担心的,就是刘邦。他觉得刘邦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刘邦对他是有威胁的。所以他才让刘邦背井离乡,把他分封到汉中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但就算是如此,项羽对刘邦还是不放心的,所以他让章邯来防守。

既然项羽给章邯布置了这么重的任务,章邯自然就不可能不提防。作为一代名将,章邯当时至少应该做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加强城防,训练兵卒,这样就能够保持高度的戒心。另一方面,派出探子刺探刘邦队伍的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但似乎这一切章邯都没有做,所以最终他才败得那么惨。

3、章邯为何变化那么大

章邯从一个不会打仗的人,到战无不胜的大将,最后忽然又不会打仗了。如此看来,章邯确实是一个让人迷惑不解的人。

不过我认为,说章邯是一个让人迷惑不解的人,也不对。其实,章邯之所以能够打胜仗,以及他之所以会打败仗,都是民心所向的问题。

当初章邯指挥的那个部队,对章邯是非常支持的。那是一帮在骊山修秦始皇陵的刑徒组成的,这一帮刑徒,他们之所以打仗那么勇猛,主要是因为根据秦朝的军功奖励制度,他们只要能够打胜,获得更多的头颅,他们就可以去除刑徒的身份,甚至还能够获得封赏。所以他们打仗勇猛无比。

换一句话说,可能不是章邯领导,而是别的什么人来领导,也会打仗。因为这些将军们,获得了士兵的积极支持。

但是,当章邯在驻守三秦之地的时候,他手下的那些兵丁,就已经不是刑徒了。不但不是刑徒,而且他们对章邯还是充满仇恨的。

为什么说充满仇恨呢?因为章邯率军投降以后,项羽把章邯封为王,又把章邯的手下坑杀了20万人。

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显然就是三秦之地的那些青壮年们。这些人被坑杀了,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兄弟,心中怎么会不怨恨章邯呢?你是首领,我们把士兵交到你的手里,最终你自己当了王,而我们交给你的子弟们,却落得个被坑杀的结局!谁受得了这个!所以,可以说那时候谁也不会支持他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章邯能够获胜以及后来失败,都只有一点原因,就是民心所向。当他获得民心的时候,他就能够打仗,他就是千古名将。而当他失去民心的时候,他就啥也不是了。

成熟的身心疲惫 2023-09-23 12:45:55

相关推荐

英灵神殿亚麻怎么种植

1、工具/原料:演示平台:台式电脑。2、电脑系统:windows10。3、电脑游戏:英灵神殿。4、首先,打开英灵神殿。5、打开后,前往北境平原。6、到达后,选择耕地钯。7、然后耕出一块土地。8、然后选择亚麻。9...
展开详情

水准仪镜子里有水雾怎么办

1、水准仪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一般情况下里面的镜子是不能随意拆开的,若是上面镜子表面有水雾的情况下,这时候可将其放在温度高点的环境中,或者放在太阳光充足的位置处晾晒一段时间就能去除水雾,但要避免灰尘的侵入。2...
展开详情

卫生间水电安装方法

1.定卫生间地漏的位置时一定要先想好,量好尺寸。地漏最好位于砖的一边,如果在砖的中间位置的话,无论砖怎么样倾斜,地漏都不会是最低点。2.水槽和燃气灶上方装灯。卫生间空调插座均设专用开关.特别是卫生间电热水器,以...
展开详情

吃喝玩乐的朋友圈说说

1、把桂圆凑近嘴边,用手一捏表皮,桂圆就会“扑溜”一声滑进嘴里,轻轻一咬,嘴里顿时灌满了新鲜的汁水,甜津津的,细腻爽口。2、今晚就我们三个女人一间房K歌,和两姐妹在一起玩得也很嗨,开心,下次继续!3、心情不好我...
展开详情

小米手机不能截长屏的原因

1、小米手机是可以截长屏的,截图失败可能是没有掌握好技巧。2、按着电源和音量下键截屏(或者其他快捷方式都一样),然后点击右上角的缩略图。3、在新的图片编辑界面点击长截图。4、接着就会显示长截图的操作界面,界面自...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不雅是什么意思

“不雅”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ù yǎ,释义:不正、不雅观、不好看。
出处:
1、《荀子·儒效》:“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
2、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法后王》:“法贰后王谓之不雅,以居下倍上,是邪说也。不雅者,不正也。”
3、清·李渔《凰求凤·避色》:“我这园亭里面,常有附近的女子,借游玩为名,不时进来走动,旁人观看甚是不雅。从今以后,须要严词拒绝。”
4、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叫外人听著,不但我的名声不好听,就是妹妹的名儿也不雅。”
5、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这话好不通,你爱谁,说明了,就收在房里,省得别人看着不雅。”
6、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没有对证,赵姨娘那里肯认帐?事情又大,闹出来外面也不雅。等他自作自受,少不得要自己败露的。”
造句:
1、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2、后来罗贯中写书,觉得不雅,便改成望梅止渴,流传至今。
3、没有签名档就像没穿裤子,方便是很方便,就是有些不雅。

盼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盼》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盼》是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019年秋季修订版)第17课的课文,出自铁凝的《夜路》,并特邀张蕾、梓君参与本文音频的朗读。
原文节选: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本文中,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职校退学了换学校学籍还在吗

职校退学、换学校学籍还在,在学生离开学校后,所在教育部门会保留一段时间,方便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如果一年内没有继续上学或有严重违规被开除才会删除学籍。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2013年9月1日起,全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花木兰什么朝代

花木兰是南北朝。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明确载。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花木兰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3个行军记载切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魏书·世祖纪上》:“车驾东辕,至黑山”。《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渡燕然山”。《北史·列传第八十六》:“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