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心理学课程是怎样的?文科生可以报考哪些心理学比较好的985,211院校?

开错季节的玫瑰 心理咨询师考试
精选回答

到高一分科时,读文科好还是读理科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见仁见智,很难分出个正方反方从而压倒对方。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高一学生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都怕“入错行”。我认为,一般而言,男生适宜读理科,女生适宜读文科;性格外向适宜读文科,个性内敛适宜读理科;物理化学好适宜读理科,历史地理强适宜读文科。我再声明,个体有差异,文科生中也有物理化学优秀的;理科生中有的文字工夫相当了得,文章写得特别棒。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试卷与分值,文理科都一样。数学好的,读文科胜人一筹,文科生往往输在数学上。物理脑瓜灵光的,读理科更有优势。不少女生是被物理弄得焦头烂额,沮丧不已,自暴自弃。在高一物理就学不好,应该激流勇退。如果文科理科都不擅长,呜呼!可怜,好为难。老师直截了当对你说,你适合读文科还是适合读理科,这句话老师不会轻易说,这句话说出来老师已经吃透你的学习成绩、个性特征、素质潜力与发展方向。你应该认真考虑老师的意见。因为在今天,学生的升学与老师的饭碗捆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区别只在于,你输了是百分之百,老师输了是几十分之一。所以,归根结底靠你自己拿主意。有人说,高一分科太早了,凭什么就断定谁适宜读文科谁呢?此说有理但不绝对。一,分文理科是围绕高考指挥棒转,早转早安,人头落实,责任包干,大家埋头整。二,俗话说得好,知儿女莫如父母,知学生不如老师。民言“三岁看老”。老师教书育人几十年,一般不会看走眼。 最难其实是文科。文科也有规律,但是相对于理科来说,它受人的因素的影响太大了。一个历史事件,昨天是周树人,今天就变成了周作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出尔反尔,“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如果只是混口饭吃,不谈理想不求真理,那也罢了。如果求真求实,那理科的东西是科学的,是真实的。无数先烈抱着科学救国的信念而献身,事业有所成,无怨而无悔。文科的知识分子,那就悲惨多了。政治,历史,地理,科科浩若烟海,门门汗牛充栋,背得昏天黑地、一塌糊涂,还不能拿到高分。两个学生背得一样,但是写在纸上,分数就不一样。为什么?文字功夫不一样,单是个材料排序就大有文章。法官断案八个字“情有可原,理无可恕”。四个字一组,那组在前那组在后,判若天壤,一个是生,一个是死。人命关天啊。用样一个案子,甲法官断上限,乙法官断下限,上下差距八年、十年,这个刑期对于犯人,对于犯人的父母、妻儿,那是望眼欲穿、度日如年啊。进一步春暖花开,退一步冰天雪地。而理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章可循,有案可稽,容不得半点走展。一出错,“哥伦比亚号”就回不来了。 文科还有一个不是特点的特点,政治性太强了。什么叫政治性?太深奥。换个简单的,什么叫北京时间?领导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会议什么时候开场?最大的领导不到场就等下去。领导来了,会议开;领导到了,北京时间就到了。领导的话叫指示,领导的话是真理。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如果一个文科生个性太强,恃才傲物,不把领导放在眼里,拒绝领导帮助,不愿意入党,不争取进步,不与领导保持一致。那你的文科知识等于零,整个人等于白痴。而理科技术人员,可以在大山深处,沙漠深处,制造原子弹,发射卫星,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做一颗永不生绣的螺丝钉。高一学生很年轻,这方面的“大书”还没有读到,更没有切身体会。有的家长深切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自己的孩子选择了理科,正是先见之明。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说法。女生到了高三物理化学就上不去了,无路可退了,只有等死了。这不绝对,因人而异。 文科主要与人打交道,社会性强,文科生就业多是“窗口行业”。这些行业招收员工要求很高,如身高、容貌、气质、普通话、微笑等等。空姐一笑八颗牙,颗颗晶莹,如珠,如贝,一笑倾城。单是这副笑容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文科生独有的魅力。所以,文科生女生亭亭玉立,男生玉树临风,风度翩翩,举止文雅,妙语如珠,不仅敢与陌生人说话,而且善于在百人、千人的集会上口若悬河。文科生从事的也多是“朝阳产业”、“明星”行业,星光灿烂,吃的是青春饭,开发自身的最大资源,早日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这分资源,一半以上是天生地产,与父母有关,而与老师关联不大。所以,今天女大学生求职艰难。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能说会道,能歌善舞。用人单位眼睛都挑花了。同时,不要女生成为用人单位的一个通病。为什么?女生麻烦啊。为祖国培养接班人,固然神圣,但是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土政策”规定,三年不准谈恋爱,五年不准生小孩,否则予以解聘。供大于求,四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多的是,一喊一串,一抓一把。文科女大学生,“微笑服务”的内涵深,专业技术的含金量却不高,任何一朵花儿草儿都差不多,容易被人取而代之。 反之,内心聪慧、思维灵秀,沉得住气的女孩子,凭本事吃饭,认认真真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再说“物以稀为贵”,理科单位和尚打堆堆。春天来了也看不到春天,清一色的灰色西装,人都霉起冬瓜灰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用人单位欢迎女理科生啊。最后一个问题,大学生就业主要靠爹,完全靠自己的真才识学在招聘会上找到的工作很少。一个单位尤其是金饭碗,没有后台关系是很难进去的。哪个城市都在公招公务员,只有那些“老少边穷”的地方需要人。你愿意去吗?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半首小情歌 2023-02-26 19:31:03

相关推荐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