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和什么一起走过作文

水晶年华 中考作文
精选回答
初三,和同学一起走过600字

站在时间的年轮前,我们停下脚步,漠然回首,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多半。--题记

四季交替,斗转星移。我已经是一个临近中考的初三学生了,已经忽然大家度过了三个春夏秋冬了,回想起以前的事即使是吵闹现在也觉得很有趣,可是当时却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人总是这样的,只有要失去时才知道珍惜。回想起我们以前一起走过发日子,真的很有趣……

我至今仍能很清楚地记得我初三时第一次考试的成绩:班上倒数第5名。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只感到犹如晴天霹雳,雨中响雷一般的震悚。我没有脸告诉我父母,因为他们对我期望可不是这样的。

我的家在农村,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可父亲却仍然缴纳高额的学费送我到城里来读书,他只是希望我有一个好未来。我在知道我错了之后,便开始很努力的读书。老师,同学也很乐意帮助我,我的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我从小就有哮喘病,上了初中后,我的哮喘病突然又复发了。我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父母在到处为我的医疗费奔波。一天,我们班上的几个同学来看我了,我看到他们很高兴,至少我知道了同学们也是关心我的。第二天,他们又来看我了,他们还带来了老师,同学的捐款,这让我很感动。很快我便出院了。

我们曾经一起去爬山,一起去郊游,一起去放风筝,一起努力地学习,一起向着目标勇往直前……我们曾一起走过千三万水,那段时光总是美好而愉快的!如今我们要分别了,我只能对你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怀着这一段美好的回忆走向新生活吧。

初三,和你一起走过作文

在初三的小院中,有一面墙上全是爬山虎,它的春夏秋冬,它的兴盛凋零,在他人看来,也许是自然现象,在我眼中,那是我成长的见证。

第一天走进初三小院,秋风已起,在暑气减退的温暖中有一丝凉意。爬山虎的叶子深绿,每个班级都会在爬山虎下面留影:着着翠绿的爬山虎,蓝白相间的校服,清一色的短发,灿烂的笑脸,这一刻,我有种慕名的感动。“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实验班的呐喊把我唤醒,从今天起,我就走上奋斗的战场了。站在爬山虎下,夕阳照过来,我举起双手,形成一个大大的“V”形,我留下了爬山虎前我的第一张照片。

初三的第一次期末大考就要来临了,这半年我跌跌撞撞,曾经名列前茅,也曾经被学霸们挤下红校,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拿出那张在爬山虎前拍的照片,看着自己胜利的造型,就又投入题海之中了。有时,我会抬起头,看看只剩下枯枝的爬山虎,它依然没有倒下,几片干枯的叶子女,静静地挂在枝头,仿佛在对我说“不要气馁,不要骄傲,我在陪着你。”雪天,爬山虎上积了雪,那造型让我在寒冷中感到一丝独享的喜悦。大考果然波澜不惊,没有绽放,也没有凋谢,妈妈说:“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了。”

春天在匆忙中就过去了,爬山虎悄然长大了。在百日誓师那天,在爬山虎前,我又留下了一张照片,这次没有“V字”手势,我知道,胜利不是喊来的,它是循序渐进,全力以赴拼搏得来的。照片中的自己,褪去了激动,留下了思考,这也许就是成长吧。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那绿色的爬山虎在初三的小院中正静静休息,等待下一批小主人的到来。初三,我和爬山虎一起走过,看似“荒诞不经”,却很有收获。

和奋斗一起走过作文

数不清在多少个寒风凛冽的夜晚挑灯夜读。也不清楚曾在多少个充满嘲讽与否定的荆棘丛中被划得遍体鳞伤,尽管这样,我仍然会继续坚持我的目标……——题记

桃一”是一个诱惑,它无数次地拨动我的心弦。“桃一”是一个梦想,它使我不停地奋斗。“桃一”是一股力量,它鼓舞着我不停地奋斗。

记得母亲在我小时候对我说过最多的是:“如果你选择进文昌中学,那你需要很强的自制力和毅力;如果你选择去莲花中学,那你需要更多的勤奋和努力。不过,不论你要去哪儿,你都要考上“桃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梦想。”随着时光的推移,我一天天长大,当我步入初中部的大门时,似乎懂得了父母亲为什么那么希望我考上桃一,并且慢慢地我也希望自己是一名桃一人。

同时,也清楚“桃一”只是我现阶段唯一值得奋斗的目标。

在步入初中的几个月,我明显感受到了学习的沉重,甚至有时候希望放下手中的笔。但是“桃一”这个对于任何人来说的追求梦想,在这个时候给了我无限的力量,让我不停地奋斗,奋斗……

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么努力。为什么?为什么?在心底我也曾这么问自己。是因为害怕失败后的无奈?父母亲失望的一声声叹息?还是因为我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其实答案已经在心中,我要考上“桃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每当我又一次跌倒在荆棘丛中时,眼前充溢着的是一片柔和的光晕,里面站着未来的我,她站在那向我微笑,朝我招手,仿佛对我在无声地鼓励。于是,我又一次带着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痕艰难地往前走去。不仅因为他们的鼓励,而且我坚信风雨过后必定有彩虹的出现。既然我已经将“桃一”定为我的目标,我会不管身后的荆棘丛生,我都会一路披荆斩棘,勇敢往前,奋斗到底。因为我是我的人生帝王,我的人生由我主宰。

我一定会奋斗到底!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唱响最震撼人心的一首!我一定会在属于自己的人生画簿上绘出最绚丽的一笔!

独行莽荒 2022-05-04 19:37:53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

在校大学生专升本要什么条件在校大学生选择统招专升本条件为需要满足为省内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的大三学生,报考对口专业,报考省内招生院校;在校大学生选择远程教育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等方式需要满足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泉思如涌还是思如泉涌

是思如泉涌。
思如泉涌,汉语成语,拼音是sī rú quán yǒng,意思是才思像喷涌的泉水,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旧唐书·苏颋传》:“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造句:
1、文章的得意之处,必是思如泉涌时而作,而搜索枯肠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2、对文章进行编辑可以在最后进行,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你思如泉涌,创造出最好的作品。
近义词:才思泉涌、文思如泉。

衣是独体字结构吗

“衣”是独体字结构,读作yī、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上衣,本义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后为衣服的总称。又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以上义读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盖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动词,读yì。
“衣”的出处:
1、《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
2、《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3、《小园独立》:“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
“衣”造句:
1、他胆大心细,每一件事都做得天衣无缝。
2、这真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啊!
3、爸爸卖的产品真是天衣无缝。
4、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5、他俩搭配演出的默契,真可说是天衣无缝。

怎么写诗押韵

写诗押韵的方法:
一、要明确古诗的绝句和律诗是不同的。
对于绝句:五字一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一般由四句组成,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对于律诗:五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二、押韵区别:
绝句在押韵上,根据形式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其中律绝最严格,和律诗一样,要讲究平仄相对,押韵严格。但是“古绝”一类的绝句就没有这么要求的严格了。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还有一句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为常用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于平仄相对,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平”对“仄”或“仄”对“平”。
三、写好押韵,要注重诗词上下句中,对子的使用。
对子歌,也是人们总结的平仄相对的对子,所组成的一首歌谣,是一种对偶句。它言简意深,词语对仗,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例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四、通过讲究诗中的“平”、“仄”相对,再配合对子歌,使诗中词语对仗,勤加练习就能写出押韵的诗。

形容清冷疏离的气质诗词

形容清冷疏离的气质诗词有:
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2、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李清照《丑奴儿》
3、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4、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李延年歌》
5、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李白《西施》
6、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